菲律賓中期選舉結果已定,執政黨小馬科斯僅在參議院拿下五個席位,這不僅意味著小馬科斯推動的莎拉彈劾案難以繼續,還標志著未來三年小馬科斯都將成為跛腳鴨,關鍵議題恐怕將受到多方阻力。
然而,面對這種狀況,小馬科斯仍不思悔改,還要繼續在南海問題上搞事情。
(蒙古國外長和菲律賓外長)
我們也知道,小馬科斯在南海問題上的策略,就是自己惹不起,我就拉人一起惹。過去一年多時間里,美西方國家已經被他拉個遍了,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也在持續動搖當中。近日,其甚至將目光放到了中國鄰國蒙古國身上。
日前,蒙古國外交部長巴特策策格,就應菲外長之邀,對菲律賓展開了為期三天的正式訪問。從蒙古國方面報道來看,此次訪問主要是完成去年菲外長的回訪,并借此機會和菲律賓擴展友好合作關系,加強兩國政治對話。
然而,在會談期間,菲方不出意料地再次提到了南海問題,并試圖拉攏蒙古國方面站隊菲律賓。
菲外長表示,兩國除了擁有經濟聯系之外,還都是亞洲“民主國家”,擁有共同的自由、人權和法治價值觀,在這樣的背景下,菲蒙應該重申對不斷變化的亞太格局,以及維護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的共同利益。之后,菲方還拉著蒙古國重申了對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承諾。
對于菲方的這一系列行動,蒙方持有相對謹慎的態度,只是表示“支持菲律賓為和平解決爭端所做的努力”,并未答應和菲方在南海展開聯合行動。
對于菲律賓來講,在南海問題上拉攏蒙古國站隊,做法可謂極其荒謬,甚至可以被視為是一場不合邏輯的“外交鬧劇”,本質上更是對地緣政治基本常識的無視。
作為全球第二大內陸國,蒙古國的領土被中俄完全環抱著,距離南海最近的海岸線也超過了3000公里,既無一寸南海海域主張,也無參與南海事務的任何地緣邏輯。菲方指望這樣的旱鴨子海軍撐場子,真是鬧國際笑話。
(蒙古國“海軍”)
同時,蒙古國國內憲法也明確規定,“外交政策以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為核心”,歷史上從未在任何海洋議題上發聲。
如今菲律賓的“拉票”行為,如同試圖說服梵蒂岡介入北極航道爭端,既違背國際關系中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基本準則,也暴露了其病急亂投醫的心態。正如蒙古國學者扎爾嘎勒所言:“讓蒙古討論南海,猶如讓魚評價天空的顏色。”
此外,中蒙之間的深度聯系,也使得蒙方在對菲方的支持上非常有限。
中國是蒙古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最大的投資來源國,以及其能源出口的唯一陸路通道,其中95%的煤炭都得經中國口岸運往全球。這種“臍帶式依存”,就決定了蒙古國在涉華核心利益問題上必然謹慎。
而菲律賓這邊,2023年菲蒙雙邊貿易額僅500萬美元,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蒙古主要出口礦產,菲律賓則依賴農產品和工業品,雙方既無互補需求,也無產業鏈關聯。
菲律賓若指望這樣一個深度依賴中國經濟的內陸國在南海問題上“反華挺菲”,無異于癡人說夢。即便菲律賓提供所謂的“援助”,蒙古國也絕不可能為短期利益葬送與中國的戰略伙伴關系。
對于菲律賓而言,當下拉攏蒙古國的這一鬧劇,也折射出了其在南海問題上的三重困境。
首先就是東盟內部的離心傾向。越南、馬來西亞等南海聲索國雖與中國存在爭議,但均拒絕在中美間選邊站隊,更反對菲律賓將問題“國際化”。2023年東盟外長會上,就曾因菲律賓強行加入南海議題導致聯合聲明難產,這件事情已完全暴露出了其孤掌難鳴的處境;
(菲總統小馬科斯)
其次,就是西方對菲律賓的支持,是口惠而實不至。美日雖表態“支持菲律賓”,但從未在仲裁結果法律效力、軍事介入等關鍵問題上給出實質承諾。美國務院甚至私下承認,“南海仲裁是政治工具,不具備國際法約束力”;
最后,則是法理基礎存在根本性缺陷。菲方所謂“南海仲裁案”,本身就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爭端解決程序,連國際法院前法官都批評其“程序濫用”。蒙古國若跟進支持,將淪為國際法治笑話的共犯。
總之,菲律賓的“拉票外交”,本質是試圖用虛假的“國際統一戰線”,來掩蓋自身法理與實力的雙重短板。但國際政治的現實是:蒙古國既無能力在南海“幫上忙”,更無意愿為菲律賓火中取栗。這種荒誕操作不僅無助于解決爭議,反而會加速東盟國家對菲律賓“破壞地區穩定”的警惕,最終讓其在南海博弈中更加孤立。
而小馬科斯也應該明白,真正的出路,只有回到《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框架下,通過雙邊協商妥善管控分歧。任何背離現實的“國際表演”,都只會讓菲律賓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