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菲律賓在南海頻繁采取激進侵權措施。在此前多次侵闖黃巖島附近海域受挫和4月底組織人員非法登上鐵線礁后,菲于5月21日又以生態調查為名,派遣公務船先后闖入中國南沙群島渚碧礁、鐵線礁附近海域,并派員登上鐵線礁,嚴重侵犯中國在南海的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
中方對此持續保持監控,并依法實施有效海上管控與必要查證處置。期間,菲3002號船還無視警告,故意制造與中國海警21559艇的碰撞。
中國海警公布視頻顯示菲兩艘公務船非法闖入中國南沙群島渚碧礁、鐵線礁附近海域。
應當注意,上述行徑并非是偶發和孤立的事件,而是反映出馬科斯政府在南海問題上一意孤行,著力推進持續性、系統性侵權的政策抉擇。
馬科斯政府在早些時候已公開宣稱,將制定一項在南海全面對抗中國的長期政策,意圖將本屆政府在南海問題上的激進立場,轉變為能夠持續影響菲未來政策選擇的國家戰略。這意味著,至少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菲很可能持續開展更加激進的侵權活動,以展現其在各爭議區域對中國依法管控的系統性挑戰。
頻繁侵闖無人島礁及其附近海域和制定所謂“長期政策”的背后,是馬科斯政府試圖以更激烈的舉措掩蓋屢屢受挫的心虛,也是其急于向特定域外國家展示其“價值”的焦慮。
馬科斯政府南海尋釁的最大目標就是煽動國內國際輿論、炒熱南海問題,從而對內引導民族情緒以攫取政治利益,對外迎合特定域外國家需求,聒噪鼓吹老掉牙的“中國威脅論”、試圖攪亂中國周邊。
然而,馬尼拉顯然在這兩方面都“辦事不力”。
中國海警公布視頻顯示菲3002號船無視警告危險接近中國海警船艇。
盡管馬尼拉持續在南海花樣百出、四處“轉場”,但在中國依法依規、冷靜克制的處置管控之下,并未能掀起多大波瀾,更遑論使菲受益。
在其國內,馬科斯政府的激進南海問題立場未能轉移國內民眾對民生問題的不滿,并沒有成為其在中期選舉中的“加分項”。
在國際上,菲頻繁的“上躥下跳”不僅未能引發其余東盟國家的共鳴,反而使國際輿論對此關注減少、對菲觀感下降。
在此情況下,孤注一擲的馬科斯政府不得不制造新的錯誤,來掩蓋其南海政策的方向性錯誤,向特定域外國家證明其對圍堵打壓中國仍有價值。
南海漫評《失信的“肇事者”》
事實上,馬科斯政府推動南海激進侵權活動的“長期政策”在法理上缺乏基礎、在政治上沒有支撐、在實施上缺乏能力,既不可能獲利,更不可以持續。
在法理方面,中國對南海諸島享有主權,對其附近海域依其法律屬性享有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菲大而化之地將非法、無效的南海仲裁案“裁決”奉為圭臬、單邊推進其立場,是對歷史事實的漠視,且構成對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的違反。
在政治方面,馬科斯政府忽視國內民眾真正需求、一味饜足特定域外國家指令,在當下已經引起民意反彈,更不可能要求未來的政府遵從其錯誤偏激的南海政策。
在實施上,菲沒有在中國管控下持續開展高強度海上侵權活動的能力,域外國家也不可能替其冒險出頭、長期投入“真金白銀”。
當地時間2025年4月9日,菲律賓馬尼拉美國大使館附近,菲律賓民眾舉行集會抗議菲美軍演。
由此可見,菲近期在南海采取的激進侵權措施和推動其“常態化”的嘗試,不過是馬科斯政府在內外承壓之下的孤注一擲。為掩蓋失敗、迎合他國,在注定無法成功的賭局中用國家利益“加注”,既不符合菲國內民眾期待,也不會得到其他南海周邊國家的支持。
馬科斯政府應當認識到,或者其事實上也早已認識到——在這場賭局中,最終吞下苦果的不會是中國,也不會是遙遙助威的特定域外國家,而將是菲律賓自己。
(作者:陳曦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南海研究專家委員會”特邀研究員、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原標題:《孤注一擲:菲律賓南海激進侵權“常態化”?》
欄目主編:顧萬全 文字編輯:施薇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雍凱
來源:作者:南海之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