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南亞火藥桶快炸了!印度“陣風”戰機在巴鐵殲-10C面前栽了跟頭,臉上無光。
結果不專注應對區域緊張,反而突然高調派遣“史上最大”官方代表團訪問臺灣。
印度政府為何在此敏感時刻“玩火”?其真實意圖何在?
自家門口起火
最近的南亞,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印度和巴基斯坦那點兒停火協議,早就成了擺設,雙方的火氣一天比一天大。
先是外交上唾沫星子滿天飛,印度撂下一句“不受歡迎”,就把巴基斯坦的外交官給打發走了,這下子,兩國關系怕是要雪上加霜。
緊接著,巴基斯坦西部一輛校車挨了炸,孩子們的傷亡讓巴方怒火中燒,一口咬定是印度搗的鬼。印度這邊呢?自然是賭咒發誓概不承認。
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爛賬,在南亞早就不是新鮮事,往往最后都成了一盆臟水,你潑我我潑你,大家一起把地區和平這鍋清水攪得更渾。
更讓印度臉上掛不住的,還是軍事上的小摩擦。前不久一次空中交鋒,印度寶貝得不得了的法國“陣風”戰機,據說到巴基斯坦空軍面前沒討到好,吃了癟。有鼻子有眼的消息說,巴基斯坦那邊亮出的是有中國技術血緣的殲-10C。
這下印度可炸了鍋,不少人指天罵地,說都怪中國在背后給巴基斯坦撐腰,又是防空系統又是衛星情報,搞得印度飛機一上天就跟裸奔似的。
軍事上吃了虧,國內民族主義情緒一點就著,甚至有人嚷嚷著要跟中國掰手腕。總理莫迪更是放出狠話,說什么要讓巴基斯坦付出軍事和經濟雙重代價,連陳年舊賬都翻出來了,一副豁出去的架勢。
新德里盯上了臺灣海峽
就在南亞本土這點破事兒還沒理順的時候,印度卻把目光投向了千里之外的臺灣海峽。說是有印度至少四個邦的政府官員組了個團,浩浩蕩蕩地去了臺灣,號稱是印度“史上最大規模”的官方代表團。
名義上倒是冠冕堂皇,說是參加什么“投資策略伙伴論壇”,來的官員大多來自印度南部那幾個想在電子信息、人工智能這些高科技產業上大展拳腳的邦,眼巴巴地盼著臺灣能砸錢投資。
臺灣方面那自然是喜出望外,熱情得不得了,趕緊安排了一堆企業代表跟印度代表團對接,把印度各邦的產業潛力和投資機會夸得天花亂墜。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臺灣當局這是想借著這股東風,給自己那個所謂的“國際交往空間”再添磚加瓦。也不是頭一回了,之前臺灣就琢磨過從印度引進勞工啥的,沒少向新德里拋媚眼。
可問題是,全世界都知道“一個中國”原則的分量,臺灣問題的敏感性更是不用多說。印度作為跟中國建交幾十年的大國,不可能不清楚這里面的道道。這次派“政府代表”去臺灣參加論壇,怎么看都不像是單純的商業串門,政治味兒濃得都快溢出來了。
臺灣牌誰也不能打
有人分析,印度在臺灣問題上突然這么“高調”,八成是對中國長期力挺巴基斯坦心里不爽,想打打“臺灣牌”惡心一下中國,指望北京能因此在南亞政策上松松口。當然,也不排除是在別的地方吃了癟,找個地方撒撒氣,刷刷存在感。
畢竟早在今年六月,莫迪就公開說過“期待與臺灣建立更親切的關系”,看來在臺灣問題上玩模糊、搞試探,也不是一天兩天的心思了。
可問題是臺灣牌這么敏感,中方怎么可能沒有防備。
尤其是中國和巴基斯坦建立的“鐵哥們兒”情誼,這關系不光是感情好那么簡單,還是中國在南亞地區長遠戰略布局和國家利益的需要。
中國對巴基斯坦的軍事支持,更是全方位、體系化。從天上飛的殲-10CE戰斗機、各種型號的導彈,到地上跑的VT-4主戰坦克、遠程火箭炮,再到守家護院的紅旗系列防空系統、預警機雷達,還有海里游的054AP型護衛艦、常規潛艇、反艦導彈……
這一套套硬家伙,實實在在把巴基斯坦的腰桿子給頂起來了,讓它在跟印度掰手腕的時候多了不少底氣。
印度自家后院起火
退一步說,就算印度真心想拉攏臺灣投資,也得問問人家愿不愿意來。印度自身的投資環境,那可是個老大難問題,能不能吸引到外資,尤其是精明的臺資,還真不好說。
就拿大名鼎鼎的富士康來說,在印度的投資經歷那叫一個磕磕絆絆,什么勞工問題、地方政府配套跟不上、稅務審查刁難,各種麻煩事兒層出不窮,最后不得不灰溜溜地調整在印度的投資規模。
印度政府對待外資企業的某些做法,時不時就被外界吐槽是“殺豬盤”,今天把你當財神爺供著,明天就可能翻臉不認人。
這么一來,就算印度把投資環境吹得天花亂墜,外資企業真要掏錢的時候,心里也得打個大大的問號。
臺灣企業在商場上摸爬滾打這么多年,嘴上熱情歸熱情,真金白銀投進去,恐怕比誰都謹慎。
更關鍵的是,臺灣問題是中國絕對的核心利益,是碰都不能碰的紅線。印度要是敢在這上面持續拱火,中國不做出針對反制措施是不可能的。而反制措施可能就是外交、經濟、邊境合作多管齊下。
印度經濟現在對中國市場還有不小的依賴,真要是貿易上卡你一下,印度經濟受得了嗎?
放眼國際,印巴那點爭端,美國、俄羅斯這些大國基本都是和稀泥,勸和不勸分,沒誰會明確站隊印度。南亞那些小兄弟們,也沒幾個敢公開給印度撐腰的。
莫迪的棋局
有分析就說,印度這輪操作,純屬戰略誤判。可能是太高估了自己的斤兩,也太低估了這地區局勢的復雜性,更沒把中國反制的能力和決心當回事。
在美國那個“印太戰略”的大棋盤上,印度被某些人吹捧成了個重要棋子,可這個角色到底能不能給印度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還得打個問號。
搞不好,最后反倒成了替別人火中取栗,把自己給坑了。歷史上因為頭腦發熱、輕率冒進而栽跟頭的例子還少嗎?
南亞這盤棋越來越難下,新德里每一步都走在鋼絲上。想撬動別人的核心利益,可得當心,別最后把自己給搭進去了。
參考資料
巴基斯坦與印度互相驅逐對方一名外交官——新京報2025-05-22
巴基斯坦一校車遭襲致6死,巴總理稱由“印度資助的恐怖分子”發起,印度否認 ——環球網2025-05-22
莫迪強硬表態引發擔憂:不會與巴基斯坦進行貿易或談判——財聯社2025-05-22
高官團竄訪臺島,印度果然故技重施,拿巴鐵沒轍,改為反華挑釁?——鳳凰網軍事2025-05-23
莫迪稱期待與臺灣建立更緊密聯系——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024-06-06
作者聲明:內容由AI生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