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希爾德·多敏:在墜落的邊緣,走向奇跡與家園

0
分享至


希爾德·多敏(Hilde Domin),一個和“流亡”共生的名字。

她1909年出生于德國科隆一個猶太家庭,生活安穩富足,卻因納粹上臺,被迫踏上流亡之路。在意大利、英國等地暫留幾年后,她和丈夫于1940年漂泊至遠離故鄉的小島,多米尼加(Dominican)。兩人在此生活了十四年,多年后,多敏在《上岸》中寫到她的自我命名:“我用一個島嶼的名字/稱呼自己……它的海岸/允許停靠”。語調中透著感激之情。

正是在流亡多米尼加期間,多敏開始寫詩。1951年母親的去世讓她瀕臨崩潰,于是她試圖用詩拯救自己。當一個人墜入無底黑洞,就要被吞噬,這種近似死亡的體驗像重創后的傷口,難以療愈,又必須療愈。在《異鄉人》中,她說:“我像一個死者/掉進每一張網。//我穿網而過。/像無土的種子,沒有重量”。流亡和母親的死讓她幾乎失去所有支撐,若想繼續生存,她需用盡全力確認自我的存在:“你在……你似乎在墜落/但并沒有落下/目光接住了你。/你在……”(《你在》)這“目光”或許源自他人,也可以源于自我的覺知,無論如何,多敏確認著自己的“在”,并在詩中直面生命。

和其他流亡者相同,她的生命充滿憂傷與恐懼。這像是一片強加于她的土壤,她不得不在其上耕作。悲傷、疼痛、淚水與死亡在詩中一一出現,但僅僅傾訴這些還不足夠,她希求更強大的力量以實現重生,就像希求奇跡:“不要墜入疲倦/而是輕輕地/為奇跡/遞上你的手/像迎候一只鳥。”(《不要墜入疲倦》)因此,多敏雖傷痕累累卻不停滯于此,而是從內心最深處汲取勇氣,“繼續往下走去”,一直“走到陽光下,走進鮮花盛開的花園”。對她來說,這種穿越與抵達是“最難的路”。在《生日》中她說,“我不曾強迫任何人進入光/除了詞”,讓詞進入光,或說讓內心之光進入詞,是她的自愈,也是她連接、擁抱其他生命的方式。

多敏的現實生活和她的詩歌是完全同一的嗎?未必。寫詩更像是一種“祈求”,在命運的大洪水中,“我們可以祈求/太陽升起時,鴿子/銜來橄欖枝”(《祈求》),對于我們普通人,有時也許正是靠這看似不那么理性的力量,度過苦厄。


本文內容出自新京報·書評周刊5月23日專題《希爾德·多敏:在墜落的邊緣,走向奇跡與家園》的B04-05版。

B01「主題」希爾德·多敏:在墜落的邊緣,走向奇跡與家園

B02-03「主題」希爾德·多敏:愛那些,即使愛也無法挽救的事物

B04-05「主題」希爾德·多敏:強迫“詞”進入“光”

B06-07「歷史」古人“手賬”的讀法:單調生活中的歷史斷面

B08「文學」《伊麗莎白·芬奇》:走得越近,離得越遠

撰文|婁燕京

希爾德·多敏,德國猶太裔詩人,1909年出生于科隆,為躲避納粹迫害,曾先后流亡意大利、英國、多米尼加等多個國家,歷盡漫長的漂泊,最終于1960年代“回歸”德國,定居海德堡。這些人生簡歷,尤其是“猶太人”這一“標簽”,大概會使我們產生一種自覺的閱讀期待:被譽為“德國戰后最優秀的抒情詩人之一”的多敏,又是一位在奧斯威辛之后寫詩的策蘭式的詩人,她的詩或許也在抗爭著言說的不可能性,屬于那一強勁的德語詩歌傳統。在閱讀多敏之前,我們務必要做足準備,整理心情。


希爾德·多敏(1909-2006)。德國當代著名猶太裔詩人。她的詩歌語言簡潔而質樸,溫柔中帶著力量,呈現出深刻而憂傷的意境。其作品獲得了諸如海涅文學獎、里爾克文學獎、奈莉·薩克斯文學獎等重要文學獎項。

不過,打開黃雪媛翻譯的《只有一朵玫瑰支撐:希爾德·多敏詩選》,真正進入多敏詩歌內部時,卻有一種強烈的“反差”之感。與前述期待視野不同,與中文語境中讀者熟悉的保羅·策蘭那種隔著“語言柵欄”與詩歌“相遇”的詞語的黑暗不同,多敏的詩,恰恰是出奇的簡潔、干脆、清澈,詞語和意象溫情而優美。


《只有一朵玫瑰支撐:希爾德·多敏詩選》

作者:[德]希爾德·多敏

譯者:黃雪媛

版本: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25年3月

非凡的“輕盈”

在保羅·策蘭的閱讀軌道上,我們似乎無法遇上多敏。從直觀的閱讀感受而言,多敏與策蘭,或是兩條平行的詩歌線,又或是在某個點上隱秘的相交,這也許正要求我們,重新尋找進入多敏詩歌的路徑。

不妨,首先從多敏的一首詩——《突圍》讀起:


這根繩

以囚犯的方式

由床單編織而成

我哭泣過的床單

我把繩子繞到身上

一條潛水繩

繞住我的身體

我縱身一躍

潛入水中

遠離白天

潛到地球的另一端

我浮出水面

在那里我想

更自由地呼吸

在那里我想發明

一種新的字母表

每一個字母都有效

這首詩有一個很長的副標題:“致保羅·策蘭,彼得·松迪,讓·阿梅里,他們不想再活下去”。多敏此詩致意的三位人物,都是二十世紀著名的猶太裔知識分子和作家,三人都有十分慘痛、難以言說、無法擺脫的集中營經歷,如讓·阿梅里(又譯讓·埃默里)就是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幸存者,他們因背負著集中營、大屠殺的精神創傷,而在1970年代先后自殺辭世。多敏寫這首詩,既是與三位“同時代人”的靈魂對話,但多少也帶有某種自我辯駁的意味,彰顯出多敏特殊的身份與位置。盡管有遷徙多國、顛沛流離的流亡經歷,但與策蘭他們的遭遇相比,多敏的經驗還是顯得相對“輕松”,而不那么難以化解。對多敏來說,作為一個戰后的幸存者,語言、寫作并未形成某種沉默的深淵,相反,卻是拯救自我,向外“突圍”的“潛水繩”。


希爾德·多敏。

因此,在多敏的筆下,一方面,可以看到令人驚悚的對流亡經驗的刻畫:

他像置身于緩慢的時間廚房

被高壓淚水烹煮

直到骨頭上的肉變軟

再壓入最細的苦篩

不會遺漏一點一滴

無情的濾布將他過濾

直到最后一粒自尊

也被留在了上面

但另一方面,對流亡的書寫,多敏總是會透露出非凡的“輕盈”,就如在這同一首詩里,同一個“被擊中者”:


或者仿佛從第十層

或第二十層

——差異微小——

冒險跳下

沒有保護網

雙腳落在

時代廣場的中央

在紅燈亮起前

僥幸逃脫汽車瘋狂的喇叭。

但一種輕盈

留在了

他身上

如同鳥的輕盈。

——《被擊中者》

生死流亡的沉重,在劫后余生的回望中,內在地含有一種輕捷之感。仿佛歷經磨難、流轉遷徙的候鳥。多敏詩歌關于流亡與回歸主題的表達,往往關注某些日常的時刻,采用溫暖的意象,充溢著明亮的色彩,盡管背后的悲傷與驚懼總會在輕柔的詞語間流出,但最終又都歸于希望與信任。從這一意圖出發,流亡與回歸,沉重與輕盈,族群與個人,種種纏繞的兩難關系,被多敏以一個十分凝練的意象傳達出來,從而在創傷記憶的糾纏之中,保留一次突圍的契機:


爐中盤,

你被燒灼。

被淚水刻蝕,

釉色來自謙卑

覆蓋了微笑

羞澀的微光。

你每天都在經受

點點滴滴的傷害,

直到愿望與哀嘆熔化,

直到一片玫瑰花瓣

或一只蝴蝶翅膀

變得粗糙。

你,被遺忘的盤子,

在舉起你的那只手中,

一道彩虹飛落,如此自然,

就像鴿子起飛

在特拉法加廣場

——《爐中盤》

多敏的人生經歷,雖不如多數同時代的猶太人慘烈,但同樣是“被擊中者”,是一只“爐中盤”,在時間的廚房、歷史的火爐中,被反復烹煮、燒灼、過濾、刻蝕,身心遍歷累累傷痕,戰后被人遺忘。但或許,正是憑借相對安穩的經歷,以及女性自身特有的情感方式,多敏將個人與集體的沉痛經驗編織成了一道道詩歌的彩虹。

或者,在多敏那里,與其說沉重內在地包含輕盈,不如說,在沉重之內,必須保存乃至發明一個輕盈的位置,唯其如此,才有“活下去”進而言說沉重的可能性。多敏并非不懂、不與策蘭式的黑暗共情,而是多敏領受了不同的詩歌使命,如她在詩中所寫,“我不曾強迫任何人進入光/除了詞”(《生日》),她的職責,是強迫詞進入光,在“地球的另一端”,“愛那些即使愛/也無法挽救的事物”(《溫柔之夜》)。

與德語之間的悖論性困境

如果,多敏流亡與回歸的人生經歷,可以被概括為歷經燒灼、過濾之后呈現出“如同鳥的輕盈”,那么,多敏對這一經歷的言說,在詩歌中對語詞的處理,就構成了自身經歷的同一性隱喻。這既是多敏的人生實踐方式,也是她尋找詞語以呈現人生的寫作方式。多敏在此遭遇的,或許是與策蘭相同的困境:


垂死的嘴唇

竭盡全力

試圖說出

一個正確的

陌生語言的

詞。

——《流亡——致父親》


這門語言充斥著

你用過的詞。

每一天

我使用你的詞

仿佛我是一個囚徒

只擁有這個杯子

和那個盤子。

——《監獄》

不管具體的創作背景為何,這兩首關于“語言”的詩,象征性地表現出多敏身為猶太裔詩人與德語之間的悖論性困境。它是一門劊子手的語言,是一座語言的監獄,但詩人又命定地身陷其中,仿佛一個囚徒,不得不使用“你用過的詞”。如何從這門“陌生語言”中尋找到“一個正確的”“詞”,如何從已有的“杯子”和“盤子”中汲取到言說自己的可能性,從而完成“突圍”,就成為多敏必須努力的方向和必然面對的難題。


年輕時的希爾德·多敏。

當多敏試圖“更自由地呼吸”,她就發現“自由”這個詞已變得“光潔如舔”,“像個時尚妞”,因而,“自由,你這個詞”,就需不斷地打磨,“我要把你磨糙/我要用玻璃碎渣把你填充/讓人說起你,舌頭就變得沉重/讓你不再是任人嬉戲的球”(《我要你》)。只有經過反復地錘煉和鍛打,已經光滑而時尚、了無歷史印記的“詞”,才會重新具有切身性,才能與經驗的粗糲之感“正確”對接,才可以拿來“命名”,并最終得以“說出”:


用我們體內上浮的一點空氣

用我們僅有的呼吸

元音和輔音

鑲成一個詞

一個名字


它馴服

不可馴服的

它迫使

我們的物

存在,一次心跳那么長。

——《救救我們》

簡言之,正如多敏的人生,詞語在遭受烹煮、刻蝕之后,再度及物。它與身體、呼吸直接相關、一一對應,簡短、直接地由“元音和輔音/鑲成”。經受如此磨煉的詞,與人生異質混成,融為一體,從而具有用以言說經驗的能力,進而迫使物存在,使經驗顯影,詞也就真正變成物,成為“正確”的詞。

輕盈的生存與語言哲學

與此相應,多敏還有一種強烈而明確的歷史意識。“我們身后,無人/再說起過往/無人接手完成/我們的未竟之事”,多敏及其一代人“站在一小塊/封隔之地”,即將在歷史中消逝,因此,如何“保存我們的影像”,就是詩歌需要承擔的“見證”的責任。而這種保存與見證,則要求詞語的精確性與實體性,就如“走路時/必須比別人更頻繁地/感受腳下的土地”,“必須穿上薄底鞋/或赤腳走路”(《身后無人》)。詞語更為直接地指向物、指向經驗,一代人/“我們”的歷史才能真正完成。

基于上述語言與歷史的觀念意圖,多敏詩歌的寫作追求和語言特點,就不會是自鑄新詞,而是如她自己所說,力求“在翅膀拍打的瞬間/我們必須精確無誤”(《身后無人》)。有人曾如此總結多敏詩歌、包括小說的語言特征:“語言的簡練,幾乎達到了干瘦的程度”;“多用短句結構,極少有越出第二行的句子”;“精心斟酌的字詞”,在多敏的詩里,“沒有裝潢和點綴的地盤,也沒有美化粉飾和含混不清”(蘇珊娜·鮑曼《談談H·多敏的小說藝術》)。或者用多敏自己的詩來說,是“詞與物/緊密相依/相同的體溫/在物和詞中”(《詞與物》)。在這種詞與物的直接而親密的關系下,多敏的詩,“就像我/簡單的詞/散發著人類的氣息”(《閱讀巴勃羅·聶魯達》)。


晚年的希爾德·多敏。

但是,“簡單”并不等同于了無意趣,味如嚼蠟,而是在詞與詞、詞與物的簡約、直接的排列、對接中,延伸出一個更為詩意的審美與歷史空間:


非詞


拉伸在

詞與詞


之間

——《詩》

這首簡短的“詩”,蘊含著強烈的形式意味。“非詞”這一多敏發明的詞語單獨成“節”,同“詞與詞”“拉伸”開更遠的距離,恰切地應和著詩歌本身所要表達的內容,可謂一首典型的“元詩”。更為重要的是,《詩》呼應著多敏在《突圍》中所要發明的“一種新的字母表”,經過錘煉、打磨之后的詞,才有可能在“詞與詞//之間”拉伸出“非詞”,使得“每一個字母都有效”。“非詞”所暗含的沉默與空白,預設出一片廣闊的語言空間,也昭示著多敏詩歌中的“輕盈”。或者,詞語的“拉伸”所內蓄的張力,就是那一條無形的“潛水繩”,將多敏的人與詩拉向“地球的另一端”。

因此,我們不禁要問,那一“遠離白天”,可以“更自由地呼吸”的“另一端”,究竟是什么樣子?多敏對自己的人生與詩歌圖景有過一番誠懇而形象的陳述:


我還有點與眾不同之處:今天,人們都同意卡夫卡的說法。他說他的鴿子飛回故鄉,沒有找到“綠葉”。我的詩睜大眼睛,看見草地被吞噬一空,樹枝無葉,到處一片荒蕪。我的詩嚇得越飛越高,最終它還是找到了一片已經是完全透明的藍或綠。其實,我們大家真的都在這么做,否則我們就無法活在世上。完全否定是個姿態。

——《我的詩歌和新生》

如《突圍》那首詩一樣,多敏的這段表白,似乎也是意有所指,隱隱然有自我辯護的痕跡。經過戰亂破壞之后,世界呈現為一片廢墟,要想繼續在這世上活下去,就必須找到一次契機、一重遠景,實現人生的突圍,完全的否定或者拒絕,只能是一種棄世的姿態,而無助于實際的生存。這是人之常情,是大家已在做、都在做的事情。正是基于這種認識,多敏的詩才“越飛越高”,她的生活與寫作也就展示為一種舉重若輕的狀態:


誰能

把世界

高高拋起

讓風

穿過它。

——《誰能》


不要墜入疲倦

而是輕輕地

為奇跡

遞上你的手

像迎候一只鳥。

——《不要墜入疲倦》

世界本身是沉重的,墜入疲倦也是容易的。但如何以輕盈的方式穿越世界之重,如何在掙扎中迎候奇跡的降臨,如何“在雨中”能像“一只蜜蜂”,“透過陰云/感覺到陽光”,“尋芳而去”(《寫在雨中》),或許更加艱難,但是作為有效地拯救自我與世界的方式,卻值得努力為之。


《只有一朵玫瑰支撐》手稿。

由于這種信念,多敏和她的詩“找到了一片已經是完全透明的藍或綠”,到達了“地球的另一端”,在那里,多敏發現了新的字母表,它是一門植物的“語言學”,“在粉紅的,潔白的語言中”(《語言學》),它居于“月亮的另一面”,是更加“真實的日子”,“裹著金色的衣裳/安居于皎皎之地”(《在月亮的另一面》),進一步地說,它就是多敏用詩歌創造出的一個烏托邦:“我在空中畫出/一個小小標記/無形也無影/它將展開一座新城,/耶路撒冷/金色之城/烏有之鄉”(《勇氣歌》)。這座澄明的、語言的天空之城,溫暖,明朗,與世界相對,但又并不“完全否定”,而是以輕盈的方式承載著人世之重。

也是由于這種輕盈的生存與語言哲學,多敏自謙地說“我何其無用”,留下的只是“小小的聲音”,是“我的笑和我的淚”,“還有一小張紙上/黃昏樹的問候”(《我何其無用》)。雖然,這一自我認定,的確可以概括多敏詩歌總體上帶給讀者的風格印象,沉痛中自帶輕盈,哀婉又不失希望,不過,或許也同樣會窄化、以致標簽化對多敏的理解。因為,如若仔細聆聽,在多敏“小小的聲音”中,在“細微之物”的皺褶里,那一片“透明的藍或綠”,仍然隱藏著一種尖銳:


一只無腳的鳥是一曲哀歌

沒有樹枝,沒有手掌,沒有鳥巢。


一只在逼仄中受傷的鳥,

一只在廣闊中迷失的鳥,

一只在海洋中淹溺的鳥。

一只鳥

是一只鳥,

是一塊石頭,

它在尖叫。


一只啞巴鳥,

無人聽見它的尖叫。

——《鳥怨》

一首傷感無助的自喻之詩。這只無腳的鳥,沒有任何歸宿之地,只能在不斷地流離失所中,受傷、迷失、淹溺,漸漸化作一塊凝縮著人世艱危的冷硬的石頭。但它還在尖叫,即使變成一只啞巴鳥,也仍然急切地呼喊,卻無人聽見。這只無腳、啞巴,無人聽見它的尖叫的鳥,大概可以視作多敏對自己一生流亡與回歸經歷的深度寫照。面對多敏,似乎不能只是簡單地對一種輕盈的詩風進行確認,在輕盈之下還必須要辨別出難以言喻的沉重。就像不管多敏如何強迫“詞”進入“光”,也無法避免黑暗的劃痕,無論多敏詩歌的聲音多么簡潔、溫柔,或許都是一種更加內在的尖叫,它既是一聲呼喊,也是一次次的召喚,要求我們仔細地傾聽。

本文系獨家原創內容。撰文:婁燕京;導語撰文:張進;編輯:張進 申璐;校對:薛京寧。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最近微信公眾號又改版啦

大家記得將「新京報書評周刊」設置為星標

不錯過每一篇精彩文章~


2024書評周刊合訂本上市!

點擊書封可即刻下單


了解《新京報·書評周刊》2024合訂本詳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42 分狂潮席卷!森林狼絕地反擊,沒有裁判幫助西決懸念重起?

42 分狂潮席卷!森林狼絕地反擊,沒有裁判幫助西決懸念重起?

常談體育
2025-05-25 19:24:59
老婆健身回來內褲沒了,我還沒問,她先說了:跟教練無關,別多想

老婆健身回來內褲沒了,我還沒問,她先說了:跟教練無關,別多想

今夜故事匯
2025-05-17 16:48:54
比三峽大3倍,投資10000億的水電巨無霸,印度再也攔不住了

比三峽大3倍,投資10000億的水電巨無霸,印度再也攔不住了

boss外傳
2025-05-25 19:15:03
特朗普:我們在大批量制造高超音速導彈

特朗普:我們在大批量制造高超音速導彈

參考消息
2025-05-25 10:55:07
曾被吹捧上天,如今卻“淪為笑柄”的凈水器,你還在用嗎?

曾被吹捧上天,如今卻“淪為笑柄”的凈水器,你還在用嗎?

裝修秀
2025-05-18 11:45:03
各級領導都同意了的事,卡在辦事員那辦不了該咋辦才好?

各級領導都同意了的事,卡在辦事員那辦不了該咋辦才好?

娛樂圈人物大賞
2025-05-25 00:15:12
妹子“比胸小”挑戰賽女菩薩紛紛拍照參賽:被這個沙灘比基尼絕殺了哈哈

妹子“比胸小”挑戰賽女菩薩紛紛拍照參賽:被這個沙灘比基尼絕殺了哈哈

經典段子
2025-04-25 23:00:58
抖音全面封殺,這些「女總裁」終于涼了!

抖音全面封殺,這些「女總裁」終于涼了!

雷科技
2025-05-25 13:47:07
一個被低估的健身動作——引體向上,你能一次性做多少個?

一個被低估的健身動作——引體向上,你能一次性做多少個?

增肌減脂
2025-05-25 15:35:26
上海教委要求老師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犯了一個致命性錯誤!

上海教委要求老師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犯了一個致命性錯誤!

莊志明律師
2025-05-25 15:45:12
ChatGPT引爆教育革命,學習效果暴漲86.7%!

ChatGPT引爆教育革命,學習效果暴漲86.7%!

新智元
2025-05-24 12:36:30
做掉丞相府,建立軍機處

做掉丞相府,建立軍機處

求實處
2025-05-24 23:52:44
陰道里的那些故事……哦不,是事故!

陰道里的那些故事……哦不,是事故!

恩哥聊健康
2025-05-25 16:27:55
銀行新規,全國已開始實施,以后,死者的存款不再受銀行的氣!

銀行新規,全國已開始實施,以后,死者的存款不再受銀行的氣!

巢客HOME
2024-12-04 07:25:03
朝鮮驅逐艦下水失敗,朝鮮為啥用最難下水方式,不學美國側滑下水

朝鮮驅逐艦下水失敗,朝鮮為啥用最難下水方式,不學美國側滑下水

藍星雜談
2025-05-22 21:21:54
劉卿,被查

劉卿,被查

魯中晨報
2025-05-24 20:44:02
胡春華前往越南駐華使館吊唁越前國家主席陳德良逝世

胡春華前往越南駐華使館吊唁越前國家主席陳德良逝世

新京報
2025-05-25 17:03:07
楊采鈺現任男友身份曝光!是福建某富三代,長相帥氣,爺爺很厲害

楊采鈺現任男友身份曝光!是福建某富三代,長相帥氣,爺爺很厲害

傲傲講歷史
2025-05-24 21:50:46
哈佛天塌了!特朗普一聲令下,已離境留學生或無法返美。

哈佛天塌了!特朗普一聲令下,已離境留學生或無法返美。

娛樂看阿敞
2025-05-25 14:42:32
山東夫妻生下黑皮膚小孩,4次鑒定均為親生,妻子說出真相

山東夫妻生下黑皮膚小孩,4次鑒定均為親生,妻子說出真相

林林故事揭秘
2025-05-06 18:05:36
2025-05-25 19:55:00
新京報書評周刊 incentive-icons
新京報書評周刊
最專業的書評,最權威的文化
12155文章數 210387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頭條要聞

石破茂:要求美撤銷所有附加關稅是日方堅定不移的立場

頭條要聞

石破茂:要求美撤銷所有附加關稅是日方堅定不移的立場

體育要聞

武漢女足:從大學校園,到亞洲之巔

娛樂要聞

朱媛媛只留給女兒一句話,卻字字千金

財經要聞

重組膠原測不到膠原?800億醫美巨頭回應

科技要聞

馬斯克宣布回歸7x24小時工作狀態

汽車要聞

賽博風旗艦轎車 全新小鵬P7申報信息曝光

態度原創

教育
時尚
家居
數碼
軍事航空

教育要聞

高校明確!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充實科級崗位

伊姐周日熱推:電視劇《陷入我們的熱戀》;電視劇《在人間》......

家居要聞

輕奢品質 開闊的三口之家

數碼要聞

三大套路!顯示器618最強選購指南出爐:合適比參數更重要

軍事要聞

特朗普:美國正在大批量制造高超音速導彈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旌德县| 武山县| 香河县| 富锦市| 九龙城区| 永年县| 新巴尔虎右旗| 鄂州市| 循化| 安化县| 巴楚县| 宝清县| 内乡县| 苍梧县| 灵川县| 盐边县| 海口市| 额敏县| 邵东县| 囊谦县| 高阳县| 晋中市| 海兴县| 温泉县| 五寨县| 朝阳区| 府谷县| 宜宾市| 蓝山县| 福安市| 宜良县| 津市市| 平湖市| 临漳县| 济南市| 阜平县| 中牟县| 高邮市| 南宫市| 弋阳县|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