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魯曉夫有個糟糕的童年。
當他上了一兩年學,能夠數30個數時,他的父親就勸他放棄學業,轉而放羊放牛。
不過,他仍然堅持了下來,最后上完了小學。
這個完整的小學教育,恐怕是赫魯曉夫一生最正規的國家學歷教育了。
是的,之后他再也沒有系統地上過高中、大學。
但這并不影響他成為國家領導人。
這是為何?
赫魯曉夫
一、15歲赫魯曉夫的夢想
1908年,14歲的尼基塔·赫魯曉夫,隨父母外出務工,在距離老家卡利諾夫卡五六百公里遠的一個煤礦,安頓下來。
這個地方叫尤索夫卡,現在叫頓涅茨克,在烏克蘭境內。
1869年,英國佬與沙皇政府簽訂協約,在此建造鋼鐵廠,生產鐵路鐵軌等。
尤索夫卡上屬頓巴斯,是烏克蘭最大的煤炭生產基地。
這里是勞工的海洋、黑炭的世界、噴霧煙囪的競技場。
赫魯曉夫的父親,在這里比較容易地找到了一份體力活。
母親為別人洗衣服。
14歲的赫魯曉夫,在這里最初干的是“老本行”——為地主家放羊放牛,兼照看花園。
赫魯曉夫小時候
不久,他有了一份更適合他的工作,煤礦鍋爐清理工。
有一定力量,又身材瘦小,方便跳到煙囪里,用鐵棍將爐渣清理出來。
當然,每次都是一身灰。
又干了一段時間,鍋爐車間需要學徒,他趁機報了名,進入了車間。
赫魯曉夫有個天生的優勢:腦子好使,計算快。
小學時,他日常生活中的計算能力,已經引起了老師的注意。“我計算快,能很快弄清楚他們提出的問題,然后通過心算得出結果。”
這為他帶來了很多機會。
老師需要進城辦事,有時候就委托他去辦。
現在,在車間,他這個優勢又引起師傅的注意,當學徒實習期結束時,師傅說他可以選擇當一名車工,或者鉗工。
車工是某一車床上的工人,負責該段車床的運轉生產;
鉗工是修理切削裝備零件的,是個掌握機械運轉和技術的修理工,整天拿個虎鉗不離手;
赫魯曉夫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鉗工,這是他夢想了很久的職業。
因為一個車床只能造一種零件,而一個鉗工,卻可以組裝所有的設備。對他來說,這種工作“好像是給機器賦予了生命”。
同時接觸的機器和人物也多。
舞臺大,夢想就大;
夢想大,舞臺也越來越大。
經過簡短的培訓,師傅終于給了他一把老虎鉗和其他工具。
這是標志性的“畢業典禮”,心情無比激動,猶如唐三進入了怪物學院,晉升了武魂環。
從此,15歲的他,正式成為一名驕傲的工人。
二、赫魯曉夫的3個特點
工人,是那個時代“偉光正”的身份。1910、20年代的他們,改變了世界,革新了文明。
不過此時,赫魯曉夫還是一個進步中的少年。
在勞工社群中,年輕的工人赫魯曉夫,除了數學好之外,還有3個特點:
一是好說話
說話,是一個人語言表達能力的表現。
有一種人,在上學時就不自覺地形成了話癆,他的話總能成為議題,而且是大家喜歡聽的那種。
赫魯曉夫在和大家相處時,喜歡開玩笑,也總能形成話題,有諂媚的傳記稱,此時的他,是大家心目中“靈魂式的話題人物”。
二是好跟年長的人接觸
有人心理年齡年輕,有人顯得老成,赫魯曉夫寧愿和年長的人呆在一起,也不愿和同齡人相處。
這是早熟的表現。
三是激進
在小學老師家,他就開始接觸違 禁政 治書籍,此時當工人之后,他接觸的勞工領導和進步組織機會更多了。
一個黨派組織對他很有吸引力,他總從那里得到先進的理念,由此豐富了他的講話,演講也更加激進。
1917年之前的勞工運動,是相當危險的。
赫魯曉夫表現活躍,好演講,還組織為被殺的勞工捐款等,2次被單位解雇。
不過,他總能很快又得到一份新的工作,繼續干修理。
多年后他不無驕傲地說,此時的他,已經在廠區和工友間小有名氣,“每當他們想改善條件,或者提高待遇時,工人們就推選我作為他們的代表,去與老板交涉。”
勇氣、技術、智慧,以及漸漸積累起來的聲望,為他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機會。
赫魯曉夫和妻子的新婚照片
三、赫魯曉夫的工資比普通人高兩三倍?
雖然他個頭不高,其貌不揚,但仍然贏得了姑娘們的芳心。
在鐵路連接起來的幾個煤礦環繞的尤索夫卡,有七八萬人口,礦區生活配套完備。
從小學到高中、從醫院到劇院,1917年前,生活區已經相對成熟。
他看中了一個工人師傅的妹妹,姓皮薩雷夫,叫葉夫羅西尼亞。
她紅頭發,有雀斑,但很可愛,比他小2歲。
他經常去這個師傅家,和他女兒接觸。
他的孔雀綻屏,是秀能力。作為一個技術工科男,他會改造自行車,修廢摩托,還會用工資買時髦的照相機和手表。
加上愛說愛笑,性格開朗,有技術和工作聲望加持,瘦小的他,很快在皮薩雷夫家,成為“很有魅力”的人物了。
幾個女兒私下議論他:
“身材瘦小結實,心靈手巧,什么都會干,能和父親一起修房子,并總是衣著整潔。
“而且他不喝酒,也不抽煙,沒有任何壞習慣……”
1914年,20歲的赫魯曉夫,與18歲的葉夫羅西尼亞結婚了。
這是他的首次婚姻。
3年內,他的女兒和兒子先后誕生。
此時的他,在尤索夫卡已混跡10年。
赫魯曉夫和他的子女
從一名放牛娃到工人階級的小康之家,浩瀚的煤礦工廠,林立的煙囪排出的遮天蔽日的濃煙,給了他打怪升級的空間。
1914年發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也沒能影響他的安穩生活。
這是因為他是一名經驗豐富的鋼鐵工人,國家需要技術型人才,因而被免去了兵役。
喜歡接觸年長者的赫魯曉夫,現在看上去越來越成熟了——22歲,他的頭發已經開始變白。
這或許是個人體質不同,22歲少白頭,一般人都會感到恐懼和不安。
但赫魯曉夫卻感到放松和欣慰,因為這讓他看起來更加老成持重了。
多年后,當他在維也納和美國總統肯尼迪會晤時,他說自己喜歡那種成熟心智的人,年輕時,如果誰認為他比實際年齡要小,他就會很生氣。
看起來,少白頭成了他夢想中的男子成熟的標志,所以他才不憂反喜。
此時的赫魯曉夫,已經積累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邁上了飛黃騰達的第一個臺階。
由于出色的工作,他得到了很高的工資和優厚的待遇。直到晚年他還能驕傲地告訴自己的兒孫:
“當時我的工資是30個金盧布,是普通工人的兩三倍。
“由于我有高技術的工作,我馬上有了一套公寓,公寓內有起居室、廚房、臥室和餐廳……”
此時的他,兒女雙全,家庭幸福,事業美滿,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工人階級的中層之家。
1959年,當上蘇聯最高領導人的他,曾出訪美國。
與紐約市長尼爾森交談時,尼爾森旁敲側擊,問他為啥當年他不和許多高職一樣,移民到美國來。
“20世紀初,有50萬俄羅斯人為了追求自由與機會,移民到了紐約……如果你也那樣的話,你就會成為迄今為止我們最大的商會之一的主席。”
赫魯曉夫說:
“不要跟我說這些,他們來到這里,只是為了更高的工資。我差不多也和他們一樣,我也認真考慮過此事。”
赫這段斬釘截鐵的表述,從側面印證了尤索夫卡期間,他優厚的工資待遇,即使移民美國,也對他沒有什么吸引力。
赫魯曉夫的青年發跡史,是一個草根到小康的理科生路線,高級工程師或許更適合他未來的發展,但他最終走向了權力的寶座。
這是為何呢?
請繼續關注飛春讀傳,下期為你揭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