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在重慶市醫師協會肝膽外科醫師分會腔鏡學術交流會上,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肝膽胰腫瘤中心主任李德衛分享了該中心近年來勇攀高峰的創新技術——“U8”胰腸吻合術,該技術經過大量臨床實踐和統計,成功將術后胰瘺超過30%的發生率降低到5%以下。
據了解,作為腹部外科最為復雜,難度和風險最高的手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一直被稱為“珠穆朗瑪峰”。其中,“胰腸吻合”又是該手術最難的部分之一,需要在直徑僅有幾毫米的胰管與腸管實現吻合,保障患者術后不發生致命性的胰瘺,在業內號稱“天下第一吻”。
5月24日,重慶市醫師協會肝膽外科醫師分會腔鏡學術交流會現場。(供圖)
據了解,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是治療胰頭癌、膽總管下段癌、十二指腸乳頭部腫瘤等疾病的主要手術方式。但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尤其是胰瘺發生率平均超過30%。一旦出現嚴重胰瘺,易引起出血、感染等嚴重并發癥,不僅影響患者生存質量,還會導致死亡。
5月23日上午8點30分,一臺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正在進行著。手術經過患者及家屬同意實時直播,畫面轉到大會主會場,數百名參會專家現場觀摩。
實施手術的是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肝膽胰腫瘤中心李德衛、王瑜教授團隊。手術過半,在“胰腸吻合”環節,兩人熟練地操作手術器械,開展“U8”胰腸吻合術:他們先將吻合口內層在吻合口前后壁及上下側進行8字縫合,使吻合口的張力分布更均勻并增加密封性。吻合口外層3個“U”字貫穿縫合則減少了吻合口張力并增加吻合口的牢固性,進一步降低了胰瘺和出血的風險。
很快,手術順利完成,患者返回病房。王瑜教授表示:”我們團隊非常有信心,這項技術對于我們來說,已經是輕車熟路了。”
(供圖)
82歲的李爺爺也是該項技術的受益者之一,如今已經康復出院。今年4月,李爺爺因“間斷出現腹痛不適10余天”就診,完善相關檢查后懷疑胰頭腫瘤,經過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多學科聯合會診后認為,李爺爺胰腺腫瘤分期為早期,無遠處轉移,手術指征明確。同時,李爺爺雖然年齡大,但心肺功能良好,可耐受手術。
李德衛教授介紹,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有著創傷小、恢復快、費用低等優點。但是相應的,其手術難度也直線上升,對醫生的經驗、技巧要求更高。“這對于我們實施‘U8’胰腸吻合術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但像李爺爺這樣情況的患者,手術其實是最適合的治療方式。”4月15日,李德衛教授團隊開始手術,歷時近4小時,術中出血僅為30ml。術后第2天,李爺爺便可以進食,第3天下地活動,恢復期未出現胰瘺等并發癥。術后10天,李爺爺順利康復出院。
李德衛教授介紹,與其他吻合方法相比,“U8”胰腸吻合術的技術關鍵點在于采用特定的雙層吻合,可以更好地貼合胰腺和空腸的組織,增強胰腺和空腸之間的連接穩定性。“新方法為患者在減少胰瘺及出血方面帶來了諸多好處,包括提高手術安全性與成功率、促進患者快速康復、優化醫療資源利用等。”
李德衛教授表示,近年來,肝膽胰腫瘤中心已經為500余名患者實施開展了“U8”胰腸吻合術。經過不斷優化改進及康復隨訪,胰瘺發生率大幅降低。
據了解,重慶市醫師協會肝膽外科醫師分會腔鏡學術交流會由重慶市醫師協會主辦,重慶市醫師協會肝膽外科醫師分會、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承辦,來自北京、上海、廣州等省市數十位肝膽胰外科領域專家就熱點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并分享最新研究進展,推動重慶市肝膽胰醫學全面發展,提升醫師肝膽胰疾病的診療水平。(中國日報重慶記者站 譚英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