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mym17801
如今的醫者,多執西醫之名,輕中醫之實,動輒就開營養神經藥,連小腦萎縮(髓海空虛)分"精、氣、神"之陰陽虛實都辨不清,何談補髓?
見過太多患者,藥越吃越貴,走路越發不穩,最后臥床不起,這才明白老祖宗的話:"醫者不察,誤人一生"并非危言聳聽!
《黃帝內經》早有論斷:腦為髓海,腎主骨生髓。若腎精虧虛,則髓海不足,腦轉耳鳴,發為萎證!
小腦萎縮陰陽之辨:
腎精虧虛(髓海不足):行走不穩,言語含糊,伴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健忘癡呆,舌紅少苔(精髓虧耗,元神失養)
陽氣衰微(命門火衰):動作遲緩,畏寒肢冷,小便清長,舌淡胖大(陽不化氣,髓海凝滯)
很多人只知道營養神經,卻不管身體是寒是熱,就像給冰凍的河流只撒種子——越治越僵!
臨床上,如遇到腎精虧虛的小腦萎縮患者要如何調理呢?下面我來通過一個門診案例詳細給大家講一講。
案例分享
男性患者,72歲,走路不穩3年,最近需要攙扶才能行走,說話也不清楚,西醫讓他吃營養神經藥,結果越吃越沒力氣!后來找到李俊才醫生。
刻診:形體消瘦,舌紅裂紋,步態蹣跚,言語謇澀,伴耳鳴如蟬,夜間盜汗。
于是,李俊才醫生給開方:
熟地、山茱萸、枸杞子、龜板、鹿角膠、懷牛膝、遠志、石菖蒲等。
此方中熟地、山茱萸、枸杞子,填補腎精;龜板、鹿角膠,峻補髓海;懷牛膝,引藥下行;遠志、石菖蒲,開竅醒神。
治療效果如何呢?
患者服藥半月后反饋:“腿腳比從前有勁了,說話也清楚些”。
繼續服藥三個療程后,已能拄拐獨自行走,耳鳴減輕大半!
調整藥方加了紫河車(血肉有情之品),又調理一段時間,言語基本清晰,生活可自理。
其中的道理?
患者是典型的"腎精虧虛,髓海不足",光吃營養藥就像往破桶里灌水——留不住!
所以用熟地、山茱萸"補腎填精",龜鹿二膠"充養髓海",牛膝"引精歸腦",遠志菖蒲"醒腦開竅"。
中醫治病,陰陽就是根本。所有病都逃不過陰陽失衡這個規律,想徹底治好病,必須先搞清陰陽哪里出了問題。小腦萎縮看似在腦,其根在腎,腎精充足,髓海自滿,何萎之有?
(注:本文僅供參考,具體用藥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