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巴中市恩陽區玉山中學迎來了四川省2024年欠發達縣整縣托底性幫扶教師培訓第一年第二階段實地指導活動。本次活動由北京師范大學繼續教育與教師培訓學院協同推進,聚焦“教師專業成長與校本研修實踐”,通過實地考察、校長匯報、學科展示、專家評課及專題講座等形式,為學校發展注入新動能。
實地考察與匯報 把脈學校發展現狀
上午9時,教育部國培專家黎萬江校長及專家團隊在玉山中學行政班子陪同下,實地考察校園文化建設與教學設施。隨后,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趙敏德以《玉中教師專業成長與校本研修》為題作專題匯報,從黨建賦能、專業學習、教研實踐、外引內訓等方面介紹學校在教師培養方面的探索,同時提出跨學科教學能力不足、校本研修成果推廣受限等現實困惑,引發與會者深入思考。
學科展示與評課 聚焦課堂教學實踐
在學科展示環節,初中語文教師伏濟民執教《怎樣給文章擬標題》,以 “房梁與眼睛” 為喻闡釋標題功能,通過 “直擬 + 曲擬” 案例對比與教材篇目改寫實踐,引導學生掌握標題提煉技巧,課堂互動生成《班級吹牛皮大賽紀事》等趣味標題。初中數學教師李亮星以《生活中的軸對稱》為課題,借故宮、趙州橋等實例引入概念,通過折紙實驗與小組探究活動,直觀呈現軸對稱圖形的性質,課堂設計體現 “從生活中來,到思維中去” 的教學邏輯。
評課環節中,黎萬江校長高度評價兩位教師 “目標定位精準、教學激情充沛,善于以情境激活學生思維”,同時指出 “課堂節奏稍顯緊湊,可增設‘靜默思考’環節,讓學生在觀察、操作后充分沉淀思維成果”。他建議教師在 “知識傳授” 與 “能力生長” 間把握平衡,通過 “問題留白” 提升學生深度學習質量。
專題講座 引領校本研修新方向
下午,黎萬江校長帶來《教師成長的時代要求與實踐路徑》專題微講座。他指出新時代教師需具備師德踐行、教學創新等十大核心能力,發展路徑上要科學規劃、構建團隊、任務驅動,通過專業閱讀與行動研究實現成長。同時,應針對入職教師、骨干教師等不同階段分層培養,構建全周期體系。講座聚焦教師專業發展與校本研修,理論結合實踐,為教師成長提供了清晰路徑與方法指導。
總結與展望 凝聚共識再出發
活動尾聲,主持人杜宇總結指出,本次培訓既是一次教學實踐的展示,更是一次思想碰撞的盛宴。學校將以此次幫扶為契機,認真梳理專家建議,將“現場診斷”轉化為“行動改進”,在教師專業成長,校本研修深化等方面持續發力,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為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供稿:龍雪華 審核:趙家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