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上期我們講到了“人生四季五行”,說的是人的一生就像自然四季一樣,有春、夏、秋、冬,對應著木、火、土、金、水五種不同的生命狀態。近期身體健康成了大家關心的話題,那我今天就聊聊關于五行身心健康的法門——五行率性法。
所謂五行率性法:就是通過調整你的性情,來調理你的身體;通過改變你的心念,來治愈你的疾患。
很多人會問:“我身體有恙,吃藥打針都不見效,難道喊幾句話就能好?”聽起來不可思議,但如果你細細品味其中的道理,你會發現它并不迷信,而是一種非常深刻的身心調節方法。
我們知道,人體最根本的能量來源,不是食物,也不是藥物,而是心性。一個人如果心性偏了、情緒亂了、念頭雜了,五行就會失衡,身體也就跟著出問題。比如肝氣郁結的人,容易怒;心臟不好的人,容易煩;脾胃虛弱的人,容易疑;肺虛的人,容易悲;腎虧的人,容易恐。
這些問題,靠吃藥只能緩解癥狀,真正要根治,還得從“心”入手。
這就引出了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方法——五行率性法。
它的核心原理是:通過口呼具有五行陽面含義的字音,喚醒內心潛藏的正能量,從而平衡五行、調和陰陽、恢復健康。
舉個例子:
肝屬木,若木氣太陰,就容易怒、容易郁結,這時候可以經常口呼“有主意”,這是陽木之氣,能幫你立起正見,平復情緒;
心屬火,若火氣太旺或太弱,就容易煩躁或健忘,可以經常口呼“明理”,這是陽火之氣,讓你學會冷靜思考;
脾胃屬土,若土氣不足,就容易懷疑、焦慮,可以經常口呼“信實”,這是陽土之氣,幫助你建立信心;
肺屬金,若金氣不足,就容易悲傷、退縮,可以經常口呼“響亮”,這是陽金之氣,讓你敢于表達自己;
腎屬水,若水氣不柔,就容易恐懼、自卑,可以經常口呼“柔和”,這是陽水之氣,讓你變得溫潤包容。
這些字音不是隨便選的,它們背后都有五行生克的關系邏輯。比如“木克土”的人,可以通過呼“明理”(屬火)來化解,因為木生火,火生土,這就是以順制逆;再比如“水克火”的人,可以呼“有主意”(屬木),因為水生木,木生火,同樣是以順化克。
當然,這個方法也要講究方式:
你可以請親朋好友配合,采用“一問眾答”的形式,效果更佳。所謂“一問眾答”,就是患者喊:“我明理!”大家回應:“明理!”形成一種集體共鳴的氛圍。
這個方法的關鍵在于:你的發問,代表自我內在的一種呼喚。眾人回應,象征外界環境給予的支持與認同。產生聲音共振,形成重復和一致的聲音頻率磁場感應,激發內在正氣。從而讓自己的內心在眾體回應中強化正向的信念,潛移默化地改變性格偏差。
如果條件不允許,你也可以獨自練習,在安靜的地方,站立或坐著,放松身心,專注吐音。 每次呼完一個音后,緩緩吸氣,意念下沉丹田,然后再呼下一次。 聲音不必太大,也不必太小,以自然舒適為度。 若實在不方便發聲,也可默念,只要心中清楚明白,也能起到作用。
五行率性法不僅適用于成年人調理強身,針對長期困擾的疾患,也收效甚佳。并且特別適合從小培育孩子心性。比如新生兒剛出生時,哭聲急的是火性,慢的是水性,時哭時停的是土性,忽大忽小的是木性,連續清亮的是金性。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稟性特點,常常引導他們呼相應的字音,慢慢就能糾正性格偏差,培養良好的心性基礎。
這種教育方式,古人稱之為“教性”,就是從源頭上塑造孩子的氣質,而不是等長大了再去矯正行為。
說到這里,我想起佛經里有一句話:“心若調伏,諸病自愈。”這句話和五行率性法的思想邏輯是一致的。所謂“境由心造”,其實病也是心造出來的。一個人如果長期處于怨恨、憂慮、憤怒之中,身體怎么可能健康?反過來,如果我們能用一句句正面的言語,去喚回內心的光明,五行自然流轉,百病自消。
就好比道家講究“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強調的就是一種由內而外的自我調和。五行率性法也是這種“煉神”的模式,它通過簡單的語言和呼吸,調動五臟六腑的能量,使身心歸于和諧。這不是什么神秘的咒語,也不是玄乎其玄的法術,而是一種源于生活、回歸生活的養生智慧。
我們要明白:身體的疾患,往往是從心里來的;而療愈的方法,也可能就藏在一句話里。愿我們能理解并學會用聲音調心,用正念養身,讓五行順暢、氣血調和、身心安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