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圖查看詳情
每天中午用餐高峰翻桌三次,不少顧客拼桌甚至等位置,還有人利用午休開車過來點菜吃飯……這不是哪個新潮網紅餐廳,而是濱江浦沿街道的社區食堂——鄰睦銀廚新浦未來社區餐廳。
一個社區食堂為何有如此魔力?
性價比高、口味不錯……杭州自5月1日實施城鄉助餐新政以來,越來越多的老年食堂轉型升級為社區食堂,相約去社區食堂吃飯的老年人多了,去社區食堂“蹭飯”、約“飯搭子”也成了許多年輕人的新型社交方式。
社區食堂如何留住老年人的“胃”
在濱江潮涌路與冠山路交叉口東200米有個交付十多年的老小區錢塘福苑。
小區沿江而建,是浦沿街道最老的拆遷安置房小區之一。而新浦未來社區餐廳就位于錢塘福苑靠南邊的3幢底層。
昨天上午(5月23日)10點半,拉開社區餐廳的玻璃門,一陣清涼襲來。
好幾位老人一邊吹空調,一邊“探菜”,看食堂又上了幾款新菜。而他們帶來打包的飯盒子在桌上“排著隊”。
一眼看去,整個社區餐廳分成兩個區域。中間以公共區域間隔,背后是一個大開間,能容納10桌人用餐,滿足老人聚餐的需求。
朝南沿街面的用餐區能容納80多人就餐,進門能看到兩排冷藏柜,一排是炒菜區,展示著已經配好的各式特色菜和小炒,大概二十多個菜品。除了大盆的小龍蝦、鐵板牛仔骨、紅燒雞爪,也有絲瓜筍干毛豆、手抓菜炒蘑菇等時令菜。另一邊的冷藏柜則擺放著各種葉子菜和處理好的江鮮水產。也有河蝦、基圍蝦、黑魚等鮮活水產。
這些菜可根據顧客需要做成小份和大份,小份適合兩三個人吃,標價在15到28塊之間。大份適合四五人以上的聚餐,60歲以上的老人還享受八到五折不等的折扣。
十多分鐘后,人漸漸多了起來。在快餐區,共三十多道燉菜和炒菜被擺了上來,有油爆蝦、酸菜魚、白灼蟶子、醬爆四季豆、番茄炒蛋等。
因為采用“稱重結賬”的靈活方式。顧客按需取餐、按量計價。
剛才早早來“探菜”的周阿姨打了一份白切雞、一份小炒和一份蔬菜,花了36元,這是她們家三個人每天中午的伙食。
“菜不錯的,我們主要圖方便。”周阿姨說白天家里不開火,他們家的早午餐都在餐廳解決。
11點過后,快餐區排起了長隊,餐廳內座無虛席。
在角落的一張4人桌上,擺放著稱重的兩大份快餐,有大蝦、尖椒牛柳、炒萵筍等五六個菜品。今天是張大伯請客,打完折后,他花了58元。
“好好好,你說得對!我敬你!”
三只酒杯碰在了一起。酒是76歲的王大伯從家里帶來的。
他們仨是餐廳的常客,盡管張大伯、華大伯陸續搬離了附近小區,但自從餐廳開業一年多來,他們一周要在餐廳聚三四次。
“外賣也要20元起步,不如我們這里吃得實惠又落胃。”
來阿姨也是這里的常客,他最喜歡的是燉菜區的紅燒肉和干菜仔排。
“好吃,入味,下飯。”
社區食堂越來越“潮”,年輕人也喜歡來“蹭飯”
中午11點半,最受歡迎的白切雞、白切肉、東坡肉等菜均已售完。
“來大伯,吃好啦?明天再來吃哦。”餐廳總經理蔣春玲站在門口,忙著跟一些用完餐的老人打招呼。
餐廳財務經理夏琦趕緊招呼服務員換上新菜,廚師也從后廚出來擇菜,準備再做幾道口味重的、適合年輕人的菜品。
外面車位上的車子多了起來,停好車的年輕人點菜打包,還有的坐下點了啤酒。
吳女士在附近社區醫院工作,穿著工作服來用餐,自從來這里吃飯后,她再也不用自己帶餐了。
夏先生是開著車子過來“搶位置”的,點完菜幫同事們占了四個座位。
剛入座,附近裝修的四五位師傅位置不夠,跟夏先生商量后一起拼了桌。
從去年8月社區餐廳開業至今不足一年,為何這家不起眼的“老年食堂”能成為新潮網紅、越來越受歡迎?
“我們在富陽五豐島上有自己的蔬菜種植和水產養殖基地,每天早上6點,新鮮的食材都會從島上送到店里。”蔣春玲認為菜要好吃,食材是關鍵。
蔣春玲是本地人,從事餐飲16年。2023年,她開始承辦老年食堂,并創立“鄰睦銀廚”品牌。
除了富陽的土味,餐廳還有千島湖的甲魚、金華蘭溪的土豬肉、舟山的海鮮等。
“種類豐富,口感好。早餐二十多個品種,粥、面條、包子、油條等等。中、晚餐各有30多種菜品。”
慢慢地,來吃的人多了,口碑也有了。
其次,消費模式不同。
蔣春玲說,他們采用自助稱重的計價模式,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合適的菜品,最后放在一起稱重結賬,葷素同價。這種模式在老年食堂不多。
“老年人吃飯,如果單點一個菜,品種不夠豐富,營養跟不上。點多了吃不完又浪費。選擇這種形式,可以在同等價格的情況下,吃到更多的種類。”
既留得住老年人的“胃”,也能抓住年輕人的“心”。
之前有顧客跟食堂提出了月子餐的需求,餐廳馬上定制菜譜,每天更換,還送餐上門。
老年食堂全齡友好后,在滿足老年人用餐需求后,餐廳又針對年輕人推出了多種菜品,比如現在比較受歡迎的有小龍蝦、意面牛排、腦花等。
全齡友好!社區食堂受大家歡迎的訣竅
“小夏,晚上給我安排7個人的位置。”
“黑魚三吃,大一點的幫我留一條。”
下午一點,餐廳人漸漸散去,夏琦忙著安排晚上的訂餐。
一位送完餐的美團小哥出現在門口:“我中午取餐時聽說騎手來吃飯可以打7折?”
夏琦點點頭,熱情地迎了進來,讓他自己選菜。
全齡友好,公益在前。這也是這家網紅社區食堂能夠受到大家歡迎的訣竅。
2025年除夕前兩天,有外賣小哥前來求助,想預訂7桌年夜飯,每桌1千塊的預算,之前他們已經問了好多飯店都不接單,餐廳是他們最后的希望。聽到小哥們的難處,蔣春玲和員工們商量后馬上拍板。
那天晚上,江魚、土雞、杭三鮮等近20道菜擺了滿滿一大桌,近百位外地小哥在異地他鄉的社區食堂熱熱鬧鬧地過了個團圓年。
“我們曾給社區80歲以上老人贈送每人每年500元,共送出了50萬元。”蔣春玲說,重陽節,60歲以上老人來餐廳吃飯,當天會每人贈送20元的消費券。這僅僅是他們助老的一份心意。
目前,包括錢塘福苑的餐廳在內,鄰睦銀廚已在濱江浦沿街道開出了四家社區食堂。像六和社區食堂也有很多有特色菜,現烤的北京烤鴨、鐵板帶魚都很受大家歡迎。
像新浦未來社區餐廳這樣的助餐點,在浦沿街道還有不少。
“目前還有16家助餐點主要依托三種運營模式經營,讓老人不再為吃飯問題而發愁。”浦沿街道社區治理服務中心副主任馬倩倩介紹,模式一,“公辦民營”引入市場化經營,像新浦社區就是該種模式。其他還有與高校合作和社會化合作。
“助餐模式的多樣,是為了讓食堂持久地為老年人服務。”
16家助餐點信息
你家附近也有社區食堂嗎?都有哪些特色菜可以推薦?對于社區食堂,你有什么建議和想法?歡迎留言評論。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濮小燕
攝影 江玥
編輯 陳伊
審核 毛迪 陳奕
BREAK AWA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