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起飛方式上來看,戰斗機主要分為三種,一種是陸基滑跑起飛型和滑躍起飛型艦載機,這兩種戰機的起飛方式接近,第二種是經過彈射器進行初始加速度的起飛方式,這種起飛方式被稱為彈射起飛,第三種就是垂直起降戰機,英國、美國和俄羅斯都研發過垂直起降戰機,其中英國的海鷂戰斗攻擊機以及美國的F-35B垂直起降戰斗機都實現了大量列裝,現在來看F-35B已經取代了海鷂戰斗攻擊機,成為了當前全球唯一一款被多個國家大批量列裝的具備垂直起降能力的戰斗機。
海鷂戰斗攻擊機
垂直起降戰斗機的優勢是很明顯的,那就是可以像直升機一樣,不需要飛機跑道或彈射系統,只需要一個空曠的場地或者一個停機位,就可以實現垂直攀升,當戰斗機依靠可旋轉發動機噴口和升力風扇的雙重作用離開地面或甲板后,再通過發動機尾噴口的角度調整讓戰斗機獲得向前飛行以及爬升的動力。垂直起降型戰斗機對起飛場地的要求極低,并且可以實現快速升空作戰,并且可以憑借垂直起降的優勢展開一些特種作戰任務。
F-35B垂直起降戰斗機
垂直起降型戰斗機的大部分構造與常規戰斗機接近,但增加了一臺升力風扇,并且發動機尾噴口可以90度旋轉調整,因此其研發難度更大一些。近些年我國成功研發了殲-20、殲-35、殲-36以及殲-50這些先進的五代機和六代機,我國航空研發實力已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但此前我國一直沒有展開垂直起降型戰斗機的研發,而就在近日一張“垂直起降型殲-20戰斗機進行飛行測試”的畫面出現在網絡上,這也讓網友們感到非常驚訝:難道中國的垂直起降型戰斗機已經成功首飛了?
網傳的所謂“垂直起降型殲-20”
僅僅看這張所謂的“垂直起降型殲-20戰斗機”的圖片,看起來還是非常逼真的,不過這張照片并不是真實的照片,因為已經有分析人士找出了這張照片的出處,這張照片其實就是一款大型網絡游戲的視頻截圖畫面而已。其實我們無需對照片的真偽進行復雜的分析,只需要仔細推敲一番就可以斷定這張照片一定是假的,因為我國現在根本不需要研發垂直起降型戰斗機,垂直起降型戰斗機完全可以用另一種方案來取代,而且我國選擇的就是一種全新的方案。
F-35B的發動機尾噴口可以實現90度旋轉調整
上面說到了垂直起降型戰斗機的優點,而垂直起降型戰斗機的缺點也非常明顯,那就是在垂直起飛模式下戰斗機無法以滿油滿彈的狀態升空,導致其作戰半徑和火力強度都會受到影響,以F-35B戰斗機為例,這款戰斗機在滑跑起飛的情況下作戰半徑可達800公里,但在標準垂直起飛的模式下作戰半徑還不到500公里,即便是短距起飛的模式其作戰半徑也會受到一些影響,因此垂直起飛戰斗機通常不會被當作陸基主力戰斗機使用,大部分情況下是部署在沒有滑躍甲板和彈射系統的兩棲攻擊艦上面,作為航空母艦的補充力量。
F-35B搭載的升力風扇
也就是說,像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出云級準航母搭載F-35B的模式,與標準的航空母艦還是沒法比,既然垂直起飛戰斗機的缺點如此明顯,那就說明為兩棲攻擊艦研發一款固定翼戰斗機,并不是必須選擇垂直起降型戰斗機,在這方面我國選擇了另外一個方案,那就是直接給兩棲攻擊艦裝上電磁彈射系統,這樣殲-15T、殲-35這樣的大型固定翼艦載機就可以直接從兩棲攻擊艦的甲板上以滿油滿彈的狀態起飛, 這顯然比垂直起降型戰斗機更具優勢。
我國直接給076型兩棲攻擊艦裝上了電磁彈射系統和攔阻索
至于航空母艦,我國前兩艘航母遼寧艦和山東艦均可以搭載殲-15、殲-15T、殲-35等艦載機通過滑躍起飛的方式升空,福建號以及未來全新建造的航母噸位更大且搭載了電磁彈射系統,根本不需要垂直起降型戰斗機。由此可見,垂直起降型戰斗機不僅無法滿足我空軍的要求,在我海軍中也找不到合適的位置,所以說現在我國根本沒有任何研發垂直起降戰斗機的必要,更不會研發一款垂直起降型殲-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