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日,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訪華,有外媒消息稱巴鐵想要搶購40架殲-35,這可能嗎?
我們先說說,莫迪又帶著印度吹上牛了,最近,國外媒體報道說,有個印度官方的智庫出來爆料,說最近印度和巴基斯坦打架的時候,中國偷偷給巴基斯坦提供了防空系統和衛星方面的幫助。
這個智庫還說,印度軍方評估后發現,中國的防空系統表現得很一般,甚至還稱中國的導彈和防空裝備在一些情況下完全“失敗了”。
但搞笑的是,這個智庫說了半天,卻連具體細節都沒提,也對巴基斯坦擊落印度飛機的事一句話都不敢說。
自從印巴沖突爆發后,印度總理莫迪就像是打開了什么奇怪的開關一樣,突然變得特別自信,思路也變得特別奇葩,讓人完全猜不透他下一步要干嘛。先是帶著全國人民慶祝了整整十天,接著又一次又一次地去挑釁中國。
從政治角度來看,莫迪這一連串的舉動可能是想在國內搞點氣氛,讓印度老百姓覺得他們在沖突中又一次贏了,從而鞏固自己的支持率,讓大家相信印度總是能贏。
但換個角度想,這種表現,不正說明印度自己心虛了嗎?
印度一直覺得自己比巴基斯坦強太多了,經濟、軍事上都遠遠領先。比如說,印度的GDP差不多是巴基斯坦的10倍,外匯儲備更是巴基斯坦的幾十倍,軍隊的整體實力也比巴基斯坦強不少。
但沒想到,這次印巴一打起來,印度卻被巴基斯坦揍得灰頭土臉,丟盡了面子。
現在印度總理莫迪的各種奇葩操作,就是破防了,這種情況下,誰都不知道印巴沖突會不會突然又打起來。
巴基斯坦那邊顯然也是這么想的。
最近,巴基斯坦外長達爾飛到中國來,除了跟中國聊聊貿易、安全合作之外,據印度媒體說,巴基斯坦還想從中國買殲-35A戰斗機。
其實早在去年,就已經有消息說巴基斯坦軍方多次表示想買40架殲-35A,還透露雙方已經開始談判了。
殲-35是一款中型的艦載第五代戰斗機,不僅能隱身,還能遠距離作戰,執行各種任務。
雖然現在中國海軍還沒有大規模裝備殲-35,但出口版的殲-35AE已經可以賣給其他國家了。
如果巴基斯坦真的買到了殲-35,那他們就會成為南亞第一個擁有第五代戰斗機的國家。
那么這個消息到底靠不靠譜?巴基斯坦真的可能買殲-35嗎?我覺得吧,這事其實沒那么確定。
首先,殲-35實在太貴了,巴基斯坦一下子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錢。
巴基斯坦一年全部的軍費也就120億美元左右,可是他們要養著一支60萬人的大軍啊,還得維護幾千輛坦克和幾百架戰斗機,錢早就不夠花了。
再看看殲-35,一架至少就要1.5億美元以上。
如果買40架,最低都要花60億美元,這差不多是巴基斯坦一年軍費的一半了。巴基斯坦要一次性拿出這么多錢,實在太困難了,壓力不是一般的大。
中國自己也很需要殲-35啊,不能光想著賣給別人。
殲-35到2024年才剛剛開始服役,才剛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中國自己都還沒裝備多少呢,要出口的話,首先得保證國內自己夠用,滿足自己的軍事需求,不能為了賣給別人,結果自己反而不夠用了。
第三點,雖然我們總說巴基斯坦是“巴鐵”,但有時候其實也沒那么鐵。
比如之前巴基斯坦國內最大的銅礦項目,他們就沒交給中國企業,反而給了澳大利亞公司去開發。另外,巴基斯坦本來想用美國的F-16戰斗機去對付印度的“陣風”戰機,結果美國直接不給他們用。這種事情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第四,這個消息很可能就是印度媒體自己瞎炒作出來的。
印度媒體為什么這么熱衷于炒作“中國要賣殲-35給巴基斯坦”這個話題呢?其實背后有個原因,就是印度很怕中國幫巴基斯坦打破南亞地區的軍事平衡。
最近幾年,印度買了不少先進裝備,比如俄羅斯的S-400防空導彈、法國的“陣風”戰斗機、美國的MQ-9無人機等等,目的就是想在軍事上徹底壓倒巴基斯坦。
而中國呢,就一直在各方面幫助巴基斯坦,讓巴基斯坦有能力跟印度抗衡。
印度媒體把這個話題炒得沸沸揚揚,目的就是想在印度國內制造緊張氣氛,讓軍方和政府官員感到焦慮,也激起普通老百姓的民族主義情緒。
這樣一來,莫迪政府就能趁機轉移大家的注意力,把老百姓的目光從國內的問題轉移到外部的“威脅”上去,從而更容易為自己的軍事采購和國防政策爭取更多的支持和預算。
所以說到底,這其實大概率就是印度自己導演的一場戲,莫迪也是實在沒招了才出這種主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