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茫萬頃競爭春,竹柏松杉遍地金。林徑輕摩活化石,山坳笑語李時珍。雪花頂上云粘草,翡翠湖上月浸銀。誰教騰身臨錦繡,昆侖蜿蜒入龍門。”
因為一座山的震撼
當代作家秦牧寫就了以上詩句
他筆下氣勢磅礴宛若昆侖的錦繡之地
便是久負盛名的南國避暑天堂
——南昆山
《廣東印記》之
《廣東南昆山國家森林公園》
帶你走進南昆山
感受南粵避暑勝地的清幽與壯美
北回歸線上的綠洲
南昆山,為九連山脈支脈,位于惠州市龍門縣西南部,面積129平方千米,平均海拔600多米,主峰天堂頂海拔1228米。
南昆山古稱藍瀵山、藍糞山,素以險峻壯美而著稱。據《廣東省志 地名志》(1999年版)記載:“昔山植蓼藍需施糞,稱藍糞,諧音南昆,作山名。”
清咸豐元年(1851)《龍門縣志》稱“其山最屬險要,特設巡檢、千總于廟子角以控扼之,東西相距四十余里,南北相距五十余里,峰巒錯雜,溪澗環行”。
南昆山
南昆山古木參天、青篁遍野,24萬畝原始森林、6萬畝竹海起伏延綿。因北回歸線穿山而過,森林覆蓋率達98.2%的南昆山,被人們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洲”。
南昆山脈
1993年,經林業部批準建立廣東南昆山國家森林公園。
步入南昆山國家森林公園,宛若置身于大氣磅礴的山水畫廊。
主峰天堂頂,高聳入云;九重遠眺,群山奔涌;川龍瀑布,一瀉千里。層巒疊嶂間,怪石密布的石河奇觀,一池清波的觀音潭,煙波浩渺的七仙湖,壁立千仞的一線天,每一處景觀,都承載著動人的傳說。
川龍瀑布
七仙湖
廣東省物種寶庫
作為廣東省森林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南昆山被譽為“廣東省物種寶庫”。
地處南昆山國家森林公園西北部的南昆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面積1887公頃,恰如點綴在綠洲上的一顆明珠。各種野生動植物在此繁衍生息,構成一個和諧的生態家園。
保護區內的1939種野生維管植物生機盎然,其中包括“冰川元老”穗花杉、“活化石”桫欏、紫紋兜蘭、紅花荷、竹柏、銀杏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達45種。大羽金星蕨、長梗木蓮、南昆山耳草、南昆山莪術、南昆山蜘蛛抱蛋、南昆山蝦脊蘭等6種野生植物為南昆山獨有物種。
穗花杉
紅花荷
大羽金星蕨
南昆山蜘蛛抱蛋
據《龍門縣志》(1995年版)記載,南昆山藥用植物有數百種之多,相傳,明代藥學家李時珍,曾到此采集走馬胎等中藥材。《本草綱目拾遺》載,“走馬胎,出粵東龍門縣南困山(即南昆山)中,屬廟子角巡司所轄”。
走馬胎
這里是336種陸生脊椎動物、731種昆蟲共同的家園。占全國已知蜻蜓種類近四分之一的156種蜻蜓,在林間翩翩起舞。
松鼠
林麝
蜻蜓
白鷴
南粵避暑勝地
南昆山地勢較高,峽谷幽深,氣候溫和濕潤,夏季涼爽,古來即為南粵避暑勝地。
石河奇觀
南昆山自然保護區提供的資料顯示,保護區森林中空氣負離子平均含量為4134個/cm3以上,最高可達11萬個/cm3,是全國森林中負離子含量最高的地區之一;水質均達到Ⅰ類水的飲用標準。
在炎熱的夏天,南昆山平均氣溫比廣州、東莞、惠州等地低5~7℃,是理想的天然避暑勝地和森林旅游目的地。
南昆山風景
獨特的文化魅力
千百年來,人們享受著南昆山毛茶、觀音菜、青梅酒等豐厚的大山饋贈,也為南昆山注入濃郁的人文氣息。
南昆山毛茶
南昆山造紙業,興起于清初。據清咸豐《龍門縣志》記載,“藍瀵紙,出藍瀵山。近歲出紙,多于從化流溪運赴省城、佛山、石龍者不絕”。
被收錄于民國《龍門縣志》的中山大學報告稱,“南昆遍山皆竹,人皆以制紙為業,最盛時紙廠百余家”。當時,隨著“藍瀵山”改名為“南昆山”,藍瀵紙也改稱為“南昆紙”,成為龍門縣的支柱產業之一。
南昆紙
南昆山還是華南解放斗爭的重要根據地。
1948年3月,中共江北地區工作委員會擴大會議在南昆山召開,會議決定成立中共江北地方委員會。這一時期,廣東人民解放軍江北支隊輾轉南昆山,開展武裝斗爭,為解放廣州掃清障礙。
中共江北地區工作委員會擴大會議會址
憑借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2007年,南昆山國家森林公園獲評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2016年再獲“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殊榮。
News
策劃 | 廣東發布、方志廣東
編輯 | 張源
校對 | 裴玉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