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之光
文/周鐵再
每個人都有專屬的名字,其由來各有故事:普通家庭多隨父母心意而取,講究些的家庭會全家推敲,大戶人家按字輩延續,達官貴人更會求神問卦、算八字擇時辰,幾經周折才定下。
名字是厚望人生的解碼。無論取名時是隨意為之,還是費盡心思,出發點都是一致的——蘊含著對吉祥如意、勵志前行、平安幸福的人生期望。它忠誠地陪伴著人的一生。
名字是人生修煉的內涵。美好的人生,其實就是踐行自己的名字,讓名字成為追求的目標。若能做到“名”副其“實”,便是人生的贏家。我們不能小視、浪費、玷污或愧對自己的名字。
名字是最好的自我教育。以我的名字“周鐵再”為例,父母賦予的這個獨一無二的名字,引領我在成長中分三個階段自我磨礪:上學時,老師說這名字像山里的青岡木棍,我便以此為標準磨練,最終“練出了大山”;當兵時,軍事素質差,班長說要像手榴彈一樣有鐵頭、炸藥和木柄才能殺敵立功,我從扔手榴彈38米艱難練到58米,還從連隊走進軍校,從士兵成為軍官,從淺薄無知變得鐵血柔情;23年從軍路結束,回到家鄉,我覺得僅用青岡木標準歷練太單一,便瞄準家鄉的熊耳山繼續磨礪,領悟到山清水秀是家鄉之美,大愛之簡能鎖心鑄魂,做人做事不忘兵心,以小善造福為民,終極目標是做個硬邦邦的男人。
人生不是贏在聰明,而是輸在格局。最科學的人生格局,其實蘊含在名字里——這是看得見、摸得著、能拓展的真實格局。人生的奮斗與意義,就在于實現名字的內涵。名字不應只是符號或擺設,若不起到勵志求真的作用,就白費功夫了。守著“金子”當“黃銅”太可惜,舍本求末、舍近求遠都是傻事。名字是最好的勵志牌,能實現自己名字的夢想,就是最好的中國夢。
中華民族兒女的名字根脈必須是優秀的。如今,一些特殊行業、行規賦予特殊群體的名字,從中不難看出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人生追求。我們必須清醒認知:以名字為載體的文化滲透和侵蝕后果可怕,切勿盲目崇拜。
每個人的名字都是一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光。這束光應充滿正能量,既能照亮自己,也能溫暖他人、拯救心靈,引領我們奔向未來。
【作者簡介】周鐵再(男),河南省盧氏縣人,二十三年從軍路,戎馬半生一世緣。2006年5月的某一天,突想用文字記錄些生活感受,于是就這樣做了,樂此不疲,與朋友共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