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周日(5月25日)在Truth Social平臺上點名批評哈佛大學,指責其招收大量來自海外的留學生,卻沒有任何回報。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寫道:“為什么哈佛不坦白,幾乎31%的學生來自外國?而這些國家中,有些甚至對美國并不友好,卻分文未付這些學生的教育費用。他們不但現在不掏錢,以后也壓根沒打算掏!”
他補充道:“我們想知道這些外國學生的身份,這是一個合理的要求,我們給了哈佛幾十億美元的撥款。但哈佛卻不愿配合。哈佛有5200萬美元的儲備金,用你們自己的錢吧,別再向聯邦政府伸手要錢了!”
一、哈佛對簿公堂
特朗普的這番話并非空穴來風。就在幾天前,美國國土安全部宣布將取消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理由是該校未能按要求提供大量關于持學生簽證者的背景資料和行為記錄。
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的要求,這些記錄包括但不限于:涉及抗議活動的錄像(即使該活動沒有違法)、過去五年內所有學生的紀律處分記錄、任何違法或危險行為的證據,以及對其他學生或教職員工造成威脅的相關記錄。
哈佛大學旋即向法院提起訴訟,指控美國此舉嚴重違反憲法和行政程序法,強調這是對其學術自由的粗暴干涉。
根據哈佛的法庭文件,這項政策將直接影響超過7000名持學生簽證的國際學生,占全校學生總數的近四分之一。
哈佛在訴訟中表示,此舉措公然違反憲法第一修正案、正當程序條款以及《行政程序法》,并指責美國通過簽證政策對哈佛施加壓力。
訴狀中寫道:“這是美國對哈佛行使第一修正案權利的明顯報復行為,強行干涉哈佛的治理、課程設置,以及教職員工和學生的思想自由。”
二、科研資金凍結
除了學生簽證問題,美國還凍結了近30億美元原本撥給哈佛用于科研活動的聯邦資金。白宮稱,哈佛在處理校園抗議中表現不力,未能采取足夠措施應對反猶太主義言論。
白宮方面還指責哈佛未能取消“多元化、公平與包容”(DEI)的相關政策,認為這些政策“助長了校園分裂”。
哈佛對此回應稱,此行為已經超越了合理監督的范疇。
事情發展到現在,已經有至少12名哈佛學生因為校園抗議活動,學術簽證被撤銷。
美國國務卿馬爾科·魯比奧在國會作證時表示,可能已經撤銷了數千份學生簽證,表示未來將“更加堅定地撤銷更多簽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