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個四月廿八,莊稼人都抬頭瞅天景。
老輩人常說“旱不旱,就看四月廿八”,這話到底準(zhǔn)不準(zhǔn)?頭一條,得看日頭毒不毒。
“廿八曬破瓦,旱到割麥茬”,太陽毒得能曬裂瓦,后頭怕是要鬧旱。
前年就遇著這么一回,大清早曬場飄熱浪,晌午井沿燙著手。那年秋收,玉米稈子剛過膝,收成直接折了三成。
再看下雨的講究,“廿八雨打墻,谷穗壓斷粱”。去年四月廿八連陰雨,溝渠水漫過田埂,秋后谷子穗子沉得壓彎扁擔(dān)。這老話應(yīng)驗得讓人直點頭,您瞅瞅,這可不是瞎掰扯。
第三看風(fēng)向,“北風(fēng)刮過廿八夜,旱龍翻身六月天”。
刮起干熱北風(fēng),怕是春旱接伏旱,有年刮大風(fēng),楊樹葉子半天卷了邊。整個夏天水塘見底,澆地都得排隊等井水,莊稼人急得直跺腳。
節(jié)氣反常也有說法,“廿八逢芒種,水井要見底”。芒種本該雨熱同季,節(jié)氣趕得急,雨就憋著下不來,跟蒸饅頭掀早鍋蓋一個理。
晚上動靜也得聽,“蛤蟆夜叫廿八晚,秋后谷倉堆破檐”。蛙聲連片時,八成暴雨要來,前些年半夜蛙鳴吵醒,開窗見月亮戴毛圈。后頭梅雨下整月,秋糧反倒多收兩成,老講究還真不是空口白牙。
有人問,現(xiàn)在有天氣預(yù)報,老黃歷還管用不?手機(jī)能報明天下雨,可老話能琢磨仨月后的光景。
那年修水庫,照著“廿八無露水,伏天井底干”提前蓄水,硬扛過大旱。您要留心看,四月廿八天象能提個醒,西邊晚霞紅似火炭,趕緊收拾曬場。
東南邊堆起蘑菇云,保不齊半夜得起來苫糧垛,這些門道刻在莊稼人骨頭里。農(nóng)諺就像老天爺打啞謎,四月廿八是謎面,猜透少走彎路,猜不透得交學(xué)費。
“節(jié)氣不饒人”,老話里藏的,都是保飯碗的大學(xué)問。
今年這天是晴得晃眼,還是陰得發(fā)沉?是刮燥風(fēng),還是飄雨星?這些蛛絲馬跡里,藏著今年旱澇的密碼,老祖宗的講究,教人看天眼色。
如今氣候變化多,咱既信老經(jīng)驗,也得聽氣象預(yù)報,雙保險才穩(wěn)當(dāng)。您那兒今兒啥天兒?快來說說,看看老諺在您那兒靈不靈。
種地靠天吃飯,多留個心眼總沒錯,關(guān)注天氣號,咱接著嘮農(nóng)時。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