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了農歷的五月初一,這個時間比較的特殊,它是在五月的開始,而農歷的五月,一直被稱之為“毒月”、“惡月”。之所以這么稱呼,主要是因為其天氣氣候有關,這個時候氣候濕熱,病蟲害比較的活躍,需要防范各種疾病還有自然災害。
而且作為五月的開端,這個時候的天氣,也至關重要,不僅僅是因為它會影響到人們的出行安全,另外還要考慮的是,這個時候作物的一個豐收,因為出現(xiàn)極端的天氣的話,肯定會影響到作物的晾曬還有豐收。
農諺就有提到“不怕初一雨,就怕初二陰”,明日五月初二,為啥怕?農諺咋說?那么我們應該如何來理解這句話呢?
不怕初一雨,就怕初二陰,為啥怕?
這句話比較好理解,五月初一下雨還不可怕,可怕的是初二還一直陰著天氣,五月初一下雨,按照老輩的說法,后續(xù)可能會出現(xiàn)降雨比較頻繁,這對于北方小麥收割和晾曬會造成威脅。
農諺就有“五月初一開江雨,端午劃船到月底”即指初一下雨可能導致整個五月多雨,影響夏收。而出現(xiàn)這種情況,人們還不擔憂,反而是擔心初二的時候,出現(xiàn)陰天,則是怎么回事呢?
其實這里說就怕初二陰,它指的是五月初二出現(xiàn)的陰雨天氣,如果這個時候出現(xiàn)陰雨天氣,對于作物是極其不利的。
農諺稱“五月初二雨不歇,陰陰雨雨到六月”,預示持續(xù)降雨可能導致農田積水、作物倒伏,尤其對北方小麥和南方水稻不利。
如果說初一雨,只是擔憂北方的小麥還有晾曬,那么在農歷的五月初二,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會比較的單擔心,這個時候的作物,不管是小麥還是水稻,都要提防雨水過多,所造成的一個后果。
而且,像在我們當地,還有“五月初二淋,三伏熱如蒸桑拿”的說法,指初二降雨可能引發(fā)后續(xù)干旱,因雨水蒸發(fā)加劇土壤缺水,形成“澇旱急轉”。
也就是說,初二如果出現(xiàn)下雨,就會導致天氣容易出現(xiàn)極端,在該晴的時候,出現(xiàn)連續(xù)降雨,在需要雨水的時候,一直大太陽,這對于作物來講,是非常致命的,甚至還有可能出現(xiàn)顆粒無收的情況。
為啥初二陰比初一雨還要可怕?
按照諺語的說法,初一下雨僅影響短期農事,而初二陰雨預示長期天氣異常。例如,初二陰雨可能引發(fā)“三伏雨水到處流”,導致夏季洪澇;后續(xù)還可能出現(xiàn)“三伏熱如蒸桑拿”,加劇干旱的一個情況出現(xiàn)。
農諺還有提到:“初一沒有初二靈”,意思就是,五月初一代表過去一個月的天氣,初二則預示未來趨勢。古人認為初二的陰晴比初一更具預測價值,如“初二下雨半月無晴天”等。
所以說,五月初一作為“毒五月”的開端,其天氣直接影響夏收;五月初二則被視為夏季氣候的“風向標”,陰晴預兆旱澇。這樣看來五月初一的天氣,遠沒有五月初二的天氣更準確,當然這些也都帶有一定的地域性,都是民間的一個說法,真正是下雨還是干旱,還得看具體天氣的一個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