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師利國
近日來,十堰氣溫持續飆升,我和愛人商量到神農架景區看看。說實話,我記不清楚這是第幾十次來這里。這個時間正是神農頂杜鵑花最佳開放期,再不去就要等到明年。
我們邊走邊欣賞美麗的風景。到了景區服務中心大門,“軍人優先,退役軍人免費”的招牌十分醒目。聽工作人員介紹,神農架所有景區對曾經的軍人都是免門票的。還別說,真是有點小激動,退役軍人優待證終于派上用場。
海拔低的地方杜鵑花已經凋謝,但被譽為華中屋脊,華中第一峰的神農架,正是觀賞杜鵑花的好時機。這里是資源最集中,種群狀態最原始,原生杜鵑林最多的地區。漫山遍野,燦若朝霞。我把車子停在神龍谷,這里的游客人山人海。競相綻放的杜鵑花,給人以直觀而強烈的視覺沖擊。三個一團,五朵一簇,花兒染紅了青山,映紅了綠水。開得那樣放肆,那樣熱烈。五顏六色的杜鵑與高山草甸劍竹林,秦嶺冷杉相互襯托,構成美麗的原生態畫卷。
漫步在杜鵑花叢中,淡淡的花香直往鼻子里鉆。微風拂過,杜鵑花搖曳著婀娜多姿的身軀,蜜蜂為其歌唱,蝴蝶為其舞蹈。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顯得是那么地美麗。由于賞花的人特別多,你不得不放慢腳步,去用心感受花朵的美麗和大自然的氣息。
深紅色的花瓣如同燃燒的火焰,層層疊疊涌動。純白色的花朵在晨霧中若隱若現,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羞羞答答。被寒風撕扯的花瓣飄落在樹梢上,草地上,簡直就是跳動的舞者。指尖輕觸花瓣,薄如蟬翼卻倔強挺立。俯身輕嗅,清香裹著泥土氣息直透心扉。每一棵杜鵑樹就像園藝師精心培育的盆景,有的生長在草甸上,有的生長在懸崖峭壁上。
今天的天氣十分晴朗,雖然不能近距離觀賞遠山溝壑的杜鵑,有些惋惜,但紅艷如火的杜鵑遠距離觀賞,讓你聯想翩翩。攝影愛好者忙碌不停,尋找不同角度。游客們各顯神通,擺出各種不同姿勢,記錄這美麗的瞬間。
在人們的印象中,杜鵑花仿佛是春天的故事,春天的意境。但神農架的杜鵑花恰恰是夏季盛開,這里海拔3106.2米,來這里你一定要穿一件厚衣服,否則你會瑟瑟發抖。杜鵑生長在這個環境,靠的是積極向上的力量,勇往直前的精神和頑強的生命力。這個季節來神農架,不僅可以欣賞大自然的景色,還可以欣賞夏季杜鵑花開,難怪來這里的游客特別多。
杜鵑花,又稱映山紅。我老家也有這種花,可惜當年物資匱乏,還沒等待開花,就被當柴燒了。1974年電影巜閃閃紅心》,映山紅歌曲廣為流傳,成為紅色經典,我才認識杜鵑花。若要盼望紅軍來,嶺上開遍映山紅,時常在耳旁回蕩。
李白《宣城見杜鵑花》“蜀月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滿滿的思鄉之情撲面而來。白居易《琵琶行》,用杜鵑滴血烘托孤寂?!都t巖》借滿山杜鵑隱喻烈士鮮血。張愛玲《傾城之戀》借杜鵑隱喻破碎的家國情懷。2022年我到湖北麻城欣賞杜鵑,寫了一篇《大別山頭紅杜鵑,遍野紅云下黃安》,這里的杜鵑太美了,都說生長在大別山的杜鵑,是近百萬烈士用鮮血染紅的。
人們對杜鵑的理解,根據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環境,不同人員各有不同。如今的杜鵑大多與吉祥,喜慶,繁榮,愛情,堅貞,祝福息息相關。如今很多庭院都養有杜鵑,不僅花期長,而且欣賞價值高,并且與富貴緊密相連。
2025.5.22十堰
☆ 本文作者簡介:師利國,1957年出生,1976年入伍,1993年轉業回湖北十堰。
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易書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