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24年生人,差不多將近一個世紀了,是一個老人。我一生漂泊,現在回想從前,真是往事如煙,前塵若夢,很多詳細的情況都追憶不起來了。不過幸而我有作詩的習慣,這讓我隨時內心有什么感動,常常用詩記寫下來,我記寫的都是當時我非常真誠的感情。
晚風翻怯舞衣單
我1924年出生,那是民國建立各地軍閥混戰的時期。當時很多的有志之士都希望能夠從事有建設性的事業以復興祖國,因為甲午之戰清朝海軍潰不成軍,至于空軍更是一無所有,所以我的父親北大外文系畢業后就進入了當時中國第一個從事航空建設的機關——國民政府的航空署工作,后來改名叫做航空公司。當七七事變后,北平淪陷、天津淪陷、南京發生大屠殺、上海也陷落了,我父親就一路隨著國民政府退到重慶,而母親帶著我和我的兩個弟弟在淪陷區北平。由于父親多年沒有音信,母親憂傷患疾,到天津租界進行手術治療,在從天津回北平的路上,母親因術后傷口感染病逝在火車上。我從小就遭遇到國和家的各種苦難,母親早逝,父親杳無音訊,我和兩個弟弟由伯父伯母照顧。
我對于外面的事情不大留意,幸而我有詩記下來,從我的詩中還可以回憶到當年的情景。1939年,我15歲,寫了《蝴蝶》這首小詩:
幾度驚飛欲起難,晚風翻怯舞衣單。
三秋一覺莊生夢,滿地新霜月乍寒。
當年我在北平的老家是一個大的四合院,方磚鋪地,我母親在我們西屋的房前開辟了一片小小的花池,夏天螢火蟲、蝴蝶都在花叢中翩躚起舞。一個秋天寒冷的傍晚,一只小小的白蝴蝶落在院子中間地上后再也飛不起來了,我一個小女孩就蹲下來看了它半天,當時真的覺得生命是如此之短促,如此之脆弱。我也沒有什么清楚的想法,就寫了這首小詩。
1940年的夏天,我又寫了首小詩《詠荷》: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
如來原是幻,何以度蒼生。
這首詩有一個引起我寫作的動機。那個時候我的父親已經多年沒有音信,只知道父親所在的地方國民黨軍隊一個城一個城地陷落,而我的母親已經去世了,我就想到人世間有這么多的戰爭、這么多的災禍、這么多的苦難,我們都是在人生的苦海之中迷失了自己,我們不知道這苦難的一生有什么價值,我們來到世界到底該做些什么,反省些什么,什么才是我們人生的目的。
還有一個很巧合的事情,我出生在六月,在中國傳統說法里六月的花是荷花,所以我的小名就叫作荷,我從小就對荷花有一種特別親切的感覺。荷花從佛法上說,是一種救度的蓮舟,而我們家里沒有宗教信仰,所以我說“如來原是幻,何以度蒼生”。我想我也是蒼生中的一員,什么時候才能夠被度脫?
后來我考上了輔仁大學,顧隨先生教我唐宋詩,有時就叫我們作詩。我從小就在家里作詩,將舊作抄了幾張紙送給老師看,顧先生看了以后對這些詩很贊賞,這更加激發了我寫詩的興趣。有一天,顧先生把我作的詩發回來,說都寫得不錯,想幫我發表,問我是否有筆名?我當時沒有筆名,顧先生讓我起個筆名,我突然想起有種鳥叫迦陵,想迦陵和嘉瑩的讀音差不多,我說就叫迦陵吧,我就有了一個迦陵的筆名。
1944年秋冬之際,我突然間想寫律詩,就一口氣寫了好幾首。第一首詩叫《搖落》,那是寫秋天剛剛來的時候的景色。我寫道:
高柳鳴蟬怨未休,倏驚搖落動新愁。
云凝墨色仍將雨,樹有商聲已是秋。
三徑草荒元亮宅,十年身寄仲宣樓。
征鴻歲歲無消息,腸斷江河日夜流。
我到現在讀這些舊詩,當年的情景就恍如仍然在眼前。我們家里有棵很高大的柳樹,前兩天蟬還在鳴,沒想到一場秋雨一場寒,轉眼之間盛夏就過去了,我就寫了這首詩。
秋天越來越深了,我就寫了5首晚秋雜詩。后來我將《搖落》和《晚秋雜詩五首》交給了顧隨老師,老師讀后,不僅一字未改,還以《晚秋雜詩六首用葉子嘉瑩韻》和了我6首詩。這時候已入寒冬,我繼而又寫了一組詩,題為《羨季師和詩六章用晚秋雜詩五首及搖落一首韻辭意深美自愧無能奉酬,無何,既入嚴冬,歲暮天寒,載途風雪,因再為長句六章仍疊前韻》,其后顧隨先生再和了我6首詩。
這組詩中,有一首我寫道:
盡夜狂風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聽。
晴明半日寒仍勁,燈火深宵夜有情。
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禪不借隱為名。
伐茅蓋頂他年事,生計如斯總未更。
第一句是寫實,呼嘯的北風吹得好像大地都要搖動了,那是1944年,是勝利的前一年,也是抗戰最艱苦的一年。我們在北平,傍晚至深夜,就能聽到日本人在街道上喝醉酒唱著歌,開著卡車呼嘯而過,所以我說“盡夜狂風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聽”。當時已經是抗戰的后期了,有時有一些好消息傳過來,但是畢竟戰爭還沒有結束,我們仍然承受著苦難,所以我說“晴明半日寒仍勁”。
盡管外面是這樣的戰亂,但是我在淪陷區中關在自己的房間,還有一盞煤油燈,還有一爐火,我就還有光明還有溫暖,我也就還有希望,所以說“燈火深宵夜有情”。后四句是說你身為人活在世界上,就該為人類做一些事情,你要做事就會有責任,就會有人批評指責,你要有這種擔荷和犧牲的精神,你的心必須要有一定的持守。
昨宵明月動鄉思
我還寫過一首詩是《轉蓬》:
轉蓬辭故土,離亂斷鄉根。
已嘆身無托,翻驚禍有門。
覆盆天莫問,落井世誰援。
剩撫懷中女,深宵忍淚吞。
24歲時,有人給我介紹了一個男朋友。我天生就是個好學生,從初三到高三畢業,我一直是第一名,大學從二年級到四年級畢業,也是第一名,但是我從來沒有爭過第一,我只是覺得我應該盡我的力量把書讀好。我的老師都喜歡我,不僅教我詩詞的顧隨先生喜歡我,中學時候一個教英文的女老師也喜歡我,這個女老師有個弟弟,于是這個老師就很熱心地把我介紹給她的弟弟了。
1948年,我們結婚后,他在南京工作。轉眼之間國民政府敗退,當時我父親是中國航空公司的人事科長,我先生在海軍學校教書,他們都要隨國民政府去臺灣,所以我們就在1948年11月來到了臺灣。到了臺灣以后,我在彰化女中找到了一個教書的工作,1949年生下了我的大女兒。1949年12月的一個晚上,我先生趁著假期從左營來看我們。12月25日圣誕節的一早,天還沒有亮,來了一群官兵,把我的房間都翻搜遍了,然后就說要把我先生帶走,說他有思想問題。我不知道有什么事,當然我要探尋個究竟,所以我就匆匆忙忙地拿了一個小包袱,把女兒的尿片尿布裝一裝,就跟他走了。那個時候,臺灣只有火車,而且是一站一停的慢的火車,我和先生上了火車。到了左營的海軍軍區,就把他帶走了。我等了兩天,什么消息也等不出來,后來我就回了彰化。第二年,我的女兒還沒滿周歲,彰化女中考完了學期考試放暑假,彰化警察局又派了一群人把女校長、我,還有另外一個住在那里的女老師,把我們3個人都帶到警察局了,我到警察局一看不只我們3個人,把彰化女中的老師抓了六七個,說我們都有思想問題,就叫我們寫自白書。后來警察局長看了我寫的自白書,說這人真是不懂政治,就是教書作詩,就把我和我女兒放出來了,放出來我就無家可歸了。所以我就投奔了我先生的姐姐家,他們家在左營,可以順便打探我先生的消息。他姐姐家里也不寬敞,只有兩間窄小的臥室,姐姐、姐夫住一間臥室,她的婆婆帶一個孫女和一個孫子住一間臥室。所以我跟我的女兒,到晚上等更深夜靜,大家都睡了我就拿一個毯子鋪在他們的走廊上,帶我女兒睡覺。你要知道一個婦女,要等人家都睡了我才能睡,第二天早上要在人家都沒起床以前,我就要把一切收拾干凈,把毯子都卷好了。下午人家睡午覺,我女兒要哭鬧呢,我就把女兒帶出去。海軍軍區在左營,那是比臺南還要更南的地方,烈日當空,我就抱著我的女兒在一個樹陰下走來走去,這就是我當年的生活,所以我就寫了《轉蓬》,我說從漂泊到歸來,這是我的漂泊。
我的詩說“轉蓬辭故土,離亂斷鄉根”,那時我們在戰亂之中,真是身不由己,人飄落到哪里都不是自己的選擇。離別戰亂斷了鄉根,那個時候我們不敢和大陸通信,連家書家信都不敢寫,完全沒有一點故鄉的消息。“已嘆身無托,翻驚禍有門”,是說我沒有托身之所,災禍無緣無故就降臨了?!案才杼炷獑?,落井世誰援”,當時臺灣白色恐怖非常可怕,你要是被懷疑有問題,你的親戚朋友都不敢跟你來往?!笆釕阎信?,深宵忍淚吞”,我在別人家里寄宿不可以痛哭流涕,只有自己把淚咽下去。
在這樣苦難的日子,我就常常做夢,總夢見我回了老家,回到我的故鄉北京。有一天我夢見我在北京教書,在黑板上寫了一副對聯:“室邇人遐,楊柳多情偏怨別。雨余春暮,海棠憔悴不成嬌。”人在夢里腦筋糊里糊涂,夢里的詩通常是我以前讀過的詩中的句子?!笆疫內隋凇背鲎浴对娊洝?,是說你雖然住得很近,但是人很遠,就像我夢到我回到老家四合院里,門窗都是關的,一個人都見不到。楊柳的柔條本來代表綿長的相思情意,因此古人才折柳送別??墒菞盍亩嗲椋瑓s總是在留別的時候被人折斷送別的,所以“楊柳多情偏怨別”。1949年的冬天我先生被關,1950年我被關,我只有二十多歲,我真是“雨余春暮”,經過了多少風雨的摧殘,春天就走了,我的青春就走了,所以“海棠憔悴不成嬌”。
那時公立的中學我不敢申請去教書,我在臺南的私立光華女中有一個親戚,他找到更好的工作空出了職位,說你去替我代課吧。我帶著孩子需要一個宿舍,所以就到這個有教職員宿舍的女中教書了,在那里教書教了3年。1951年,我寫了一首《浣溪沙》:
一樹猩紅艷艷姿,鳳凰花發最高枝,驚心節序逝如斯。
中歲心情憂患后,南臺風物夏初時,昨宵明月動鄉思。
臺南有一種給人印象特別深刻的樹叫鳳凰木,非常高大,夏天在樹頂上開出火紅的花,非常漂亮。李商隱寫過一首絕句:“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鶯啼如有淚,為濕最高花。”李商隱一生都漂泊在外地的幕府之中,妻子兒女都隔絕了,他說在我漂泊孤獨的天涯又是一天過去了,假如黃鶯鳥要是有眼淚,會把眼淚灑在最高的花朵上,那是何等的悲哀。所以我說“一樹猩紅艷艷姿,鳳凰花發最高枝”,這是多么美麗多么高的花,卻又是多么大的悲哀。我真是沒有想到我經歷了抗戰的苦難,經歷了漂泊流離的苦難,經過了牢獄之災,所以說“驚心歲月逝如斯”?!爸袣q心情憂患后”,其實我那個時候只有二十多歲,可是我經過了那么多憂患,我的心情已經是中歲的心情。“南臺風物夏初時”,是說我眼前看到的是南臺灣的景色,這不是我故鄉的景色,北京沒有這么高大的鳳凰木。“昨宵明月動鄉思”,是說我昨天晚上看到天上的一輪明月,想到往事如煙,前塵若夢,當年在故鄉的那些歡樂的時光永遠不會回來了。
節選自《記住鄉愁,就是記住春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