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記者 李靜 北京報道
從小使用QQ,對騰訊等互聯網公司有比較強的好奇心的喬子江,在本科時選擇了西安郵電大學的計算機專業。大二時,喬子江就報名參加了騰訊的校園大使。
今年3月,騰訊實習生招聘開始后,喬子江就積極報名。“因為之前校園大使等經歷,所以我對騰訊的業務很熟悉,面試官對我也比較認可,最后成功被招錄到了騰訊CSIG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的技術產品商務培訓生崗位,從事實習工作。”喬子江說道。
今年,騰訊實施系統性擴招,計劃在未來三年新增2.8萬個實習崗位,其中僅2025年就將招聘1萬名校招實習生,并加大轉化錄用。騰訊今年開放校招實習崗位涵蓋技術、產品、設計、市場、職能五大類70余種崗位,包括大模型、研發、算法、市場、策劃、運營、銷售、美術等多個崗位職能,并且技術類崗位“擴招”力度空前,占比超60%。這次的系統性擴招堪稱騰訊歷史上最大的就業計劃。
“從外部環境來看,今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222萬人,再創歷史新高。疊加全球經濟形勢的不穩定和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的影響,大學生就業面臨相對嚴峻的形勢。”騰訊全球招聘負責人羅海波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平臺企業被稱為“就業蓄水池”,在帶動就業上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因此在穩就業方面,騰訊都責無旁貸。
近期,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5月份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李超表示,當前,外部環境仍然復雜嚴峻、具有不確定性。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加快落實既定政策基礎上,已會同有關部門加快推出穩就業穩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舉措。
三年新增2.8萬個校招崗位
今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已經公開表示,今年的高校畢業生為1222萬人,同比增加43萬人,再創歷史新高。疊加全球經濟形勢的不穩定和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的影響,傳統制造業對大學生的吸納能力減弱,就業壓力進一步增大。
羅海波說道:“就業是民生之本,尤其是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更是‘穩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對于騰訊來說,一直以來都高度重視人才的培養,在互聯網行業中最早把校園招聘作為吸納人才的重要渠道。”
據了解,過去五年騰訊通過校招獲得 1.6萬名人才,未來三年將新增2.8萬個實習崗位并加大轉化錄用,其中僅2025年就將招聘1萬名校招實習生。
從招聘崗位上來看,今年騰訊開放的校招崗位涵蓋技術、產品、設計、市場、職能五大類70余種崗位,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游戲引擎等技術類崗位的“擴招”力度空前,占比超60%。
“隨著騰訊自身業務的發展,尤其是一些‘新芽業務’比如AI大模型的發展,需要持續引入人才‘活水’,保持創新活力。”羅海波表示,尤其是最近幾年,大模型產業風起云涌,騰訊也看到了產業對大模型的龐大用量和深切訴求。
據悉,騰訊還推出了“青云計劃”招聘專項,將大模型作為投入力度最大的關鍵領域,持續在全球范圍內招募頂尖學生,提供專項培養、與高管對話、學術頂會資源等機會,并深度參與核心業務崗位的前沿技術課題研究。
騰訊還為技術人才打造清晰、多元的成長通道。騰訊內部建立了“雙通道發展體系”,讓技術人才既能深耕專業領域,也能拓展管理視野。如果應聘人員對技術專業的通道更感興趣,騰訊提供了從工程師到高級工程師,再到技術專家,最后到公司杰出科學家的發展路徑;如果員工希望走管理通道,騰訊也有成熟的管理晉升機制,提供充分的戰場。
目前,騰訊已進入36所高校展開校園宣講會,除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院校外,宣講足跡覆蓋華北、華南、華中、華東、西部五大地區院校。線上空中宣講會更是為學生提供了綜合場、技術專場、產品專場、游戲專場、騰訊元寶專場、to B專場、HR專場、留學生專場八大專場,深度解讀騰訊的業務分布需求,覆蓋人才超40萬人。
騰訊生態帶動就業機會超5000萬
除了近幾年騰訊自身的招聘規模穩中有增,持續引進優質人才外,騰訊生態也在持續創造新的就業機遇。
由微信公眾號、小程序、視頻號、微信支付、企業微信等構成的數字生態,也在持續創造新的就業機遇。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統計顯示,微信生態拉動直接和間接就業機會超5000萬個,對穩就業、促就業和就業結構調整發揮了積極推動作用。
騰訊提供標準化產品工具,服務商等合作伙伴在此基礎上深化應用,為企業提供小程序開發、視頻號運營等業務,合力服務13億名微信用戶,實現價值創造與就業帶動。騰訊方面透露,這些微信生態的服務商企業規模從幾十人到幾千人不等,共同衍生大量就業機會。
騰訊聯動生態合作伙伴助推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升級,激發社會對數字化人才需求,還催生上百種新職業、新工種。例如,小程序開發、運營人員崗位以及視頻號運營師等。
“調研顯示,微信生態內大專、中專、初中及以下學歷從業者占據半壁江山。隨著微信生態加速向三四線城市下沉,越來越多的小鎮青年獲得新機遇實現個人價值。”騰訊方面表示。
騰訊還將促進就業的思考融入平臺生態建設,積極發揮連接力優勢。
去年10月,騰訊在“出行服務”中推出“零工市場”服務,并在此基礎上于今年3月上線“附近的工作”小程序。目前,該服務已在全國上線5個城市,上線崗位2.6萬個。同時,微信也上線搜索工作能力,聚合全國200多個地市3000多個公眾號發布的招聘信息,幫助用戶更便捷找到工作信息。
2023 年 2 月,商務部強調要積極推進便民生活圈建設,推動補齊便民服務設施短板。在這個背景下,騰訊地圖主導打造了便民修補小店專屬地圖,幫助從事“小修小補”的小店主在騰訊地圖APP、微信小程序里“出道”,為數字生活注入“人間煙火”,也為有技能的殘障人士、困難人群提供就業機會,目前200多座城市近60萬家修補小店已搬上了地圖。
另外,騰訊還與政產學研相結合,提供技能培訓,提升就業效能。包括與政企校三方聯動,定向提供人才培訓方案;組織AI培訓,助力職業技能人才提升復合能力;培育高水平興鄉人才,助力創造鄉村就業收入機會等。
(編輯:張靖超 審核:李正豪 校對:顏京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