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南,作為賈平凹文學藝術館館長,以其獨特的書法創作與藝術理念脫穎而出。他的書法,尤其是榜書作品,不僅展現出穩健的書寫技法,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與哲學思考,為書法藝術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也為我們探討書法在當代文化語境下的價值與意義提供了豐富的研究素材。
書法與自然:審美之源與超越之境
書法藝術從誕生之初便與自然緊密相連。中國古代書論中,諸多大家都強調自然對書法創作的啟迪作用。蔡邕在《九勢》中曰:“夫書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木南的書法創作深刻地踐行了這一書論理念。
木南在日常的藝術探索中,對自然有著敏銳的感知和深刻的體悟。他從山川河流的磅礴氣勢、樹木花草的生長姿態、飛鳥走獸的靈動形態中汲取靈感。在書寫時,木南將這些自然的元素和韻律融入筆畫之中。比如,木南書法的起筆筆畫如蒼松扎根,穩健而有力,透著一種堅韌不拔的力量;他的行筆過程則似潺潺流水,流暢而富有變化,既有平和舒緩的段落,又有跌宕起伏的節奏;收筆時又仿佛飛鳥歸巢,干凈利落卻又余韻悠長。
這種對自然借鑒的真趣書道并非簡單的模仿,而是一種內在精神提取與升華的自然道法。木南的書法高于自然之處在于,他通過筆墨將自然的美感轉化為一種抽象的藝術表達,賦予了自然元素以文化和情感的內涵。他的榜書作品,在宣紙上構建出一個獨特藝術大廈,這個藝術大廈既有著自然的生機與活力,又超越了自然的物質形態,成為一種承載人類審美理想和精神追求境界的真趣書道。
木南榜書的視覺呈現與技法精義
榜書,又稱“署書”“擘窠書”,是書法中的大字書法,其獨特的視覺效果和書寫難度對書法家提出極高要求的審美旨意。木南的榜書作品,以其雄渾大氣的視覺沖擊力和精湛細膩的書寫技法,在當代書壇獨樹一幟。
從視覺形成的角度看,木南的榜書作品具有強烈的形式美感。注重字與字之間的呼應關系、筆畫的疏密對比以及整體的布局平衡。以“光明正大”為例,四個字在整體上呈現出一種端莊穩重的態勢,仿佛一座巍峨的山峰,給人以堅實可靠的視覺感受。每個字的大小、間距控制得恰到好處,既不顯得擁擠,也不會讓人感覺松散。筆畫的粗細變化富有節奏感,“光”字的撇捺舒展,如同大鵬展翅,與“明”字相對緊湊的結構形成鮮明對比,這種疏密對比使畫面充滿動態感和韻律美的大美不勝收!
在書寫技法方面,木南對榜書的精義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榜書的書寫需要運用全身的力量,通過手臂、手腕的協調運動將力量傳遞到筆尖。木南在書寫時往往以一種沉穩而有力的節奏揮毫潑墨。他的用筆剛健有力,筆畫厚實飽滿,線條富有質感。在轉折處,運用提按、頓挫等技法,使筆畫的轉折自然流暢,既展現出力量感,又不失靈動性的書道大美。例如,在“正”字的橫畫與豎畫的交接處,他巧妙地運用提按,使筆畫的轉折處呈現出一種方中帶圓的形態,既增強了字的穩定性,又增添了幾分柔和之美。
木南對墨法的運用游刃有余,深知墨色變化對于榜書作品的重要性,通過控制墨的濃淡、干濕,營造出豐富層次感和藝術效果的不二選擇。在“龍門”這幅作品中,他運用濃墨書寫“龍”字,使整個字顯得莊重而神秘,仿佛一條潛伏在云霧中的巨龍,蓄勢待發;而“門”字墨韻書寫,給人一種空靈、悠遠的感覺,仿佛是通往神秘世界大門的“門"之力,神之韻。這種墨色與禪意的對比,不僅增強了作品的視覺沖擊力,也為作品增添詩意和韻味,給一種視角震撼宏大氣勢的高標審美旨意!
榜書“光明正大”“龍門”中的真趣之境與文化內涵
木南的榜書作品“正大光明”“龍門”,不僅僅是書法技藝的展示,更是他對生活、對人生、對文化的深刻感悟和表達,蘊含著獨特的真趣之境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正大光明”這四個字,在中國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它代表著一種高尚的道德品質和正直的人生態度。木南在書寫這幅作品時,通過筆墨將這種精神內涵生動地展現出來。筆畫剛正不阿,每一筆都透著一股正氣,仿佛在向人們傳遞著一種正能量本身含有的正大氣象。觀看這幅作品,我們仿佛能看到一個胸懷坦蕩、光明磊落的君子士大夫形象,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堅守著自己的原則和信念,不為世俗的誘惑所動搖。這種從書法作品中傳達出來的精神力量,正是木南所追求真趣之境體現奉獻無私的文化情懷。它不僅僅是一種視覺上的美感,更是一種心靈上觸動和啟迪的公而忘私,讓觀者在欣賞作品的同時,也能反思自己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
“龍門”這個題材,在中國文化中有著豐富寓意,一種與萬物齊一,與萬類同生主體自身的物化寓意。它象征著機遇、挑戰和成功的跨越。傳說中,鯉魚躍龍門,一旦跳過,便化身為龍,實現了生命的蛻變和升華。木南的榜書“龍門”,以其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將這一文化內涵詮釋得淋漓盡致。筆下的“龍”字,氣勢磅礴,猶如一條騰飛的巨龍,充滿了力量和活力;“門”字則高大雄偉,給人一種莊重而神圣感覺的“門之道宗"。整個作品仿佛在向人們展示充滿挑戰和機遇的天然淳樸鯉魚躍龍門之大化,激勵著觀者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努力跨越人生道路上的重重困難。在這幅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木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憧憬躍龍門之大美大合,他用書法的形式表達了對人生積極向上的態度,這種充滿真趣的藝術表達,使作品具有了強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在當今社會,物質文明高度發達,人們的精神需求也日益增長。書法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在當代文化建設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它為人們提供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精神供養。木南的書法創作,尤其是他的榜書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藝術魅力,成為當代文化精神的重要載體。他的作品不僅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文化擔當,還融入了當代人的思想情感和審美觀念,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通過欣賞木南的書法作品,人們可以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領略到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從而在精神上得到滋養和慰藉。
書法作為一種文化精神供養,還具有教育和啟迪的作用。木南的榜書作品所傳達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能夠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重要的是,書法藝術還能夠促進文化交流與傳播。木南的書法作品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文化內涵,吸引了眾多國內外藝術愛好者的關注。木南書法作品不僅在國內展覽中頻繁亮相,還多次成為賈平凹文學藝術館傳播中國大文化的重要窗口。通過書法藝術的交流,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們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和友誼,促進文化的多元共生。
文徵明的兒子文彭問家翁,“您認為您的書法中有什么遺憾嗎?″文徵明沉思了一會,說“我遺憾的是,書法沒有寫出與世無爭。我的字雖有一定的聲名,但終會歸于寂靜,因為少了與世無爭,就沒有空靈,就聽不懂夕陽暮語下的鐘聲″。文彭沉默了,因著這一沉默,文彭已然獲得了新生。相信木南以他的才情和努力,再去聽聽夕陽暮語下的鐘聲,去體會與世無爭的大自在,在書道的宏大無極中見眾生、見自己。
楊青云,筆名三道快槍,梅雪,汝愚。常駐北京。著有《范曾論》《范曾新傳》《<范曾新傳>導讀》《孔祥敬詩論》《周恩來詩劇》《范研范學的修學重構簡論》《范學有道本體論》《范曾研究學何以成學?》《范曾詩魂書骨美學思想窺探》《憂樂精神的范學本體論》《賈平凹美術論》《太陽之子婁德平》《北京虎王馬新華新論》《忽培元淺論》《王闊海新漢畫初探》《櫻花結》長篇小說等。現為范曾研究會會長,北京周恩來紀念館籌委會秘書長。(2024年于范曾老家舊居門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