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美聯(lián)社),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禁止銷售刀具,因為此前在郊區(qū)購物中心發(fā)生了一場暴力幫派斗毆,導(dǎo)致一名年輕人受傷。維多利亞州州長杰辛塔·艾倫周一宣布,禁止銷售大型刀具的禁令將于周三生效。
墨爾本的諾克斯購物中心,平時是家長遛娃、年輕人逛街的熱鬧地兒,誰能想到突然成了 “江湖戰(zhàn)場”?8 個手持砍刀的幫派成員在商場里追砍,20 歲小伙胳膊被砍斷,地磚上的血漬嚇得逛超市的老太太直哆嗦。這事鬧得不小,維多利亞州州長艾倫 48 小時內(nèi)拍板:5 月底禁售 20 厘米以上砍刀,9 月起全面禁帶,違者直接蹲監(jiān)獄 + 罰大錢。
您猜怎么著?這禁令來得快,但 “坑” 也不少。說是禁砍刀,可廚房刀、園藝刀不算,但得憑 “用途證明” 買 —— 比如廚師得拿營業(yè)執(zhí)照才能買商用砍刀,普通老百姓想備把長點的砍柴刀?對不起,先去警察局 “嘮清楚” 用途。寬限期里倒是收了 1.2 萬把刀,可偏遠(yuǎn)地區(qū)的人懶得跑警局,直接把刀藏谷倉里;二手平臺更絕,賣家把砍刀喊成 “重型園藝剪”,價格翻三倍,買家心里都明白:這哪是剪樹枝的?
老百姓這邊兒,有人舉雙手贊成 —— 諾克斯區(qū)十萬人聯(lián)名支持,家長們說孩子做完噩夢直哭,就盼著街上沒刀能睡個安穩(wěn)覺。可五金店老板愁壞了,Bunnings 連鎖超市的砍刀貨架空了 80%,店員都開始輪崗裁員。更熱鬧的是收藏家協(xié)會把州政府告了,說 “禁刀違憲,得聯(lián)邦立法才行”,這官司 7 月開庭,不知道會不會鬧得全國沸沸揚揚。
要說這禁令有沒有用?看看英國就知道。去年英國禁了砍刀,持刀犯罪少了 12%,但青少年轉(zhuǎn)頭用棒球棍、匕首,倫敦街頭混混拿弩箭傷人的事兒都多了。澳洲也沒逃過 “替代危機”,黑市冒出一堆 19.8 厘米的 “擦邊球砍刀”,磨得锃亮還故意做舊,就為了躲過檢查 —— 您說這政策是 “一刀切”,還是給犯罪份子逼出了 “創(chuàng)意”?
再往深了看,墨爾本的幫派問題哪是禁把刀能解決的?30% 的幫派成員是戰(zhàn)亂國家移民后代,語言不通、文化沖突,警察破案率才 28%。西邊布魯克林區(qū),18% 的人沒工作,幫派給年輕人開 2000 澳元月薪,比餐館刷盤子高 3 倍,難怪十五六歲的孩子輟學(xué)跟著混。學(xué)校老師也犯難,一個班 35 個學(xué)生就 1 個老師,哪有精力管孩子會不會走上歪路?
現(xiàn)在州長一邊推禁令,一邊試點 “街頭導(dǎo)師” 項目,找社工帶著問題少年學(xué)手藝、做心理輔導(dǎo),聽說再犯罪率降了 37%。可聯(lián)邦和州政府還在掐架 —— 聯(lián)邦說 “禁刀是州的事兒”,給維州的犯罪撥款比悉尼少一半;警察也喊苦,500 多人里才有 1 個警察,出警到幫派聚集區(qū)得 20 多分鐘,等趕到現(xiàn)場,架都打完了。
您說這事兒鬧的,禁刀像給城市貼了塊創(chuàng)可貼,可傷口底下的膿水 —— 窮、沒教育、文化斷層 ——更重要的是連槍都還沒清理干凈。墨爾本的太陽照常曬著購物中心的玻璃,可那些藏在暗處的刀刃、徘徊在街頭的少年,還有政客們辦公室里的扯皮,哪是一道禁令能剪斷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