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后可能收不到推文,請星標本公眾號
燒烤這門煙火生意,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叛逆革命”!
當傳統炭火還在街角滋滋作響,有人已經把烤串搬進了菜市場、駕校大院,甚至便利店;當羊肉韭菜還在簽子上翻滾,仙人掌、冰溜子、菠蘿蜜已經躺上了烤架;當老式烤爐還在冒青煙,水流烤、金絲籠、紅泥爐正用 “技術流” 重新定義擼串 ——這哪是烤串?分明是燒烤人用想象力和焦慮點燃的突圍之戰!
01■
燒烤的邊界感正在“消失”
燒烤,本就是煙火人間的標配。它就像一位親切的老友,常常出沒于居民扎堆的社區街邊。在那里,炭火噼啪作響,煙霧裊裊升騰。
傳統的燒烤,食材大多圍繞著常見的肉類和素菜打轉。滋滋冒油的羊肉串、外焦里嫩的烤雞翅,還有翠綠的韭菜、爽脆的土豆片,這些熟悉的味道,承載著無數人的夜宵記憶。
然而,時代在變,燒烤也在悄然進化,不斷突破常規認知,打破傳統邊界,以令人驚嘆的方式闖入大眾視野。
1、一方面,打破選址邊界,燒烤店相繼搬進農貿市場、夜市、駕校以及便利店中。
在鄭州京廣的農貿市場,就隱藏著一家名為“串爺老馬家”的燒烤館子。
一元一串的羊肉串,吸引了不少周邊居民。此外店內還有涮牛肚、炸餅、砂鍋、灌湯包等特色菜相當不錯,且食材絕大多數來自農貿市場,價格絕對透明。
除了上述品牌,搬進農貿市場的燒烤店真的不少。
如滎陽市京城農貿市場院內的鄭喜旺燒烤,擁有30年歷史,門店占地面積6000㎡。
該店規模較大,每天可同時接待200 +桌,一天正常接待600 +人次,其招牌秘制蝦尾是桌桌必點菜品。
若是仔細觀察,還有些燒烤店老板為了不被固定場所限制,直接將燒烤店改為三輪車的形式,到各式夜市銷售燒烤。
這些三輪車燒烤主打現串現賣,食材以牛肉、羊肉為主,搭配的素菜多達20余種。
別看車身小巧,卻是“五臟俱全”——燒烤爐、冷藏柜、折疊凳、發光招牌一應俱全,活脫脫一間“移動燒烤店”。
這種經營模式雖難以精準估算銷量,卻憑借低啟動成本與高靈活度殺出重圍。更有甚者,部分老板將“任性選址” 發揮到極致 —— 把燒烤攤開進了駕校大院。
以鄭州二七區交運駕校院內的岳文生燒烤為例,作為《人生一串》唯一收錄的鄭州烤串店,其將攤子支在了教練車轟鳴的空地上。
店內只做五樣硬菜:三瘦一肥的羊肉串 5 元一串,30 元一份的羊腰子切成五串,炭火烤制后外焦里嫩,油脂爆香能飄半條街。
老板秉持「三不原則」:不預定、不外賣、不加班,每晚 8 點準時收攤,出攤與否全看當天食材品質 —— 這份隨性而為的江湖氣,反倒成了食客追捧的招牌。
更狠的是,不少燒烤店老板直接把燒烤店“搬進” 便利店,在便利店內“開店”。
據餐飲 O2O 觀察,重慶、成都、南京、鄭州、北京等城市已出現主打“燒烤+便利店”的門店—— 裝修上以 ins 韓系風格融合工業風與韓流元素,打造網紅打卡點;
產品端提供20多種按份計價的肉類,人均60元即可實現 “吃肉自由”;目前該模式已在社交媒體爆紅,僅小紅書就斬獲數萬篇種草筆記。
2、另一方面,粉碎食材邊界,烤仙人掌、蓮蓬、冰溜子等各種奇葩食材頻現,令人大跌眼界。
從去年開始,各種“奇葩燒烤’相繼出現。如燒仙人掌,老板將堅硬仙人掌,放在烤架上進行翻滾,撒上辣椒面、孜然等,油光閃閃,口味不知如何,但確實博人眼球。
更狠的是,一些成都燒烤店更是將西瓜當成燒烤食材,穿在鐵質的烤架上,來回翻滾,涂撒條路,在火爐只考下,西瓜顏色更加深紅。
燒烤人“想象力”還不止于此。在貴陽、蘇州等地,不少燒烤店會將海綿寶寶、派大星、玫瑰形狀的面包,放在烤爐上,進行炙烤,吸引了無數人的關注。
而在東北地區,烤芝麻、烤東北老冰棍、烤冰溜子等獵奇吃法陸續登場,更有“整活玩家”將龍眼、草莓、菠蘿蜜、芒果等水果與牛肉大膽混搭烤制,視覺沖擊拉滿。
面對這些“奇葩燒烤食材”,網友調侃金句頻出:“燒烤已經瘋成了我看不懂的樣子”,更有甚者直言:“它的小腦正在叛逆生長”
3、最后,烤肉方式也突破傳統邊界,水烤、泥爐、金絲籠等小眾烤肉形式開始流行。
社交媒體上,周業鴻雪花牛肉大排檔的“水流烤” 火了!食材扔進高溫湯鍋蒸煮幾十秒,待湯味滲進肌理、水分飽和后,再經炭火快烤,撒鹽和醬料收尾。
這招讓烤肉嫩得能掐出水,肉香裹著湯鮮直沖天靈蓋,靠“先蒸后烤”的跨界技法,硬生生在燒烤圈劈出一條新路。
保定蓮池區王莊街的福樂園燒烤涮,用“金絲籠燒烤”玩出了科技感 —— 定制不銹鋼滾筒架在炭火上,外圍金屬籠屜由電機驅動,以每分鐘15轉的速度讓食材 360 度 “公轉”。
均勻受熱的肉串不焦不糊,廚師省心到只需加料,食客看得新奇又過癮,“轉著烤” 的噱頭直接把流量焊死在攤位前。
泥爐燒烤更是憑“物理外掛” 殺瘋了!紅泥夯制的厚壁爐體,往炭火里一擱就形成環狀熱循環,溫度像裹著肉串啃似的,均勻得挑不出毛病。
西塔老太太泥爐烤肉靠著這口泥爐,在全國懟出上百家店,把 “炭火鎖鮮” 的硬邏輯,烤成了品牌的金字招牌。
當燒烤不再困于“炭火 + 孜然” 的老套路,當湯鍋、滾筒、泥爐都成了破局武器,這些玩出花的燒烤新形態,正用技術感撕開同質化的鐵幕 ——在這個連烤串都要拼“技術專利”的時代,沒點硬核創新,根本扛不住市場的炭火淬煉。
02■
奇葩食材、花式烤法、無邊界選址
——燒烤人正在集體陷入焦慮!
這些年,燒烤市場過得并不如意。截至2024年7月,全國烤串門店總數超33萬家,可 2024 年 1-5 月新增燒烤相關企業同比銳減三成,注吊銷企業卻同比激增約28%!
曾經的網紅品牌接連折戟:呷哺集團高端烤肉“趁燒” 爆火不足 2 年,2024 年上海五角萬達廣場店、杭州湖濱銀泰 in77 店等多家門店接連關停;黃曉明代言的 “燒江南” 烤肉去年突然撤店,杭州 5 家門店一夜清零。
燒烤門店大面積關店,三大“致命傷”直擊要害:
其一,消費降級猛如虎,社交需求大幅萎縮,曾經扎堆擼串的熱鬧場景不再,燒烤店客流銳減; 其二,人工依賴與大店模式雙重絞殺,穿串、腌制全靠人工,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大店租金與裝修投入更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三,淡旺季鴻溝難以跨越,夏季煙火氣沖天,冬季卻門可羅雀,單靠幾個月旺季根本撐不起全年經營。
當“網紅濾鏡” 碎成渣,燒烤行業正站在 “生死劫” 前 ——33 萬家門店廝殺的戰場,誰能扛住成本重壓、抓住消費真需求,誰才能在這場寒冬里活下去。
在這樣的形式下,激活燒烤需求,降低成本、打破季節限制成了關鍵的一環。
首先,為了激活消費需求,“花式創新”自然成了解決方案之一。
以上述燒烤 “奇葩食材” 為例,即便口味未必經得起推敲,卻實實在在產生了流量提振效果。
在抖音上,# 萬物皆可烤 話題曝光高達20多億,其中淀粉腸做的章魚哥、西瓜做的豬豬俠、茄子做的高跟鞋、黃瓜做的青蛙等相關視頻,均斬獲幾十萬到上百萬點贊及上億曝光。
與這些奇葩食材相關的門店,也借此吸引來不少食客。如湖北教育新聞報道,某家燒烤店因烤冰溜子走紅后,門店新增大量預約客戶。據悉,該冰溜子為免費產品,僅用于引流。
不過,該店在引流一段時間后,便將此類產品下架—— 對老板而言,獵奇產品僅是引流手段,而復購的關鍵,仍在于能為店鋪帶來二次消費的日常經營菜品。
流量狂歡終會退潮,靠“奇葩”博眼球只能解一時之渴。當熱潮散去,燒烤店能否在激烈競爭中存活,終究要靠扎實的產品力說話 —— 畢竟,吸引顧客進店靠噱頭,留住顧客心卻要靠真味道。
其次,成本控制成為燒烤創新的核心考量。以近年流行的菜場燒烤為例,藏身菜市場的門店深諳“煙火氣即流量密碼”:放棄豪華裝修,用土味場景強化 “隨意、親切、社交” 屬性,省下的不僅是裝修費,更將租金成本壓縮到極致 ——避開核心商圈,借菜市場天然的人流與煙火味引流,每平米租金僅為商場店的 1/5。
燒烤三輪車更是把“輕資產” 玩到極致:無租金、無轉讓費,一輛車、一個烤爐就能啟動,成本門檻低至萬元以內,讓 “低成本試錯” 成為可能。
再看“泥爐燒烤”,看似復古的紅泥爐實則是 “降本利器”:無需復雜設備,僅靠物理結構實現均勻受熱,省去了標準化烤具的研發投入,還能以“傳統工藝”為賣點拉高溢價,創新成本幾乎為零,卻讓毛利提升15%以上。
03■
燒烤絕不是“奇技淫巧”,
而是性價比
隨著消費能力的降級,這些年燒烤人均客單價呈持續下降趨勢。《中國餐飲大數據 2022》顯示,中式燒烤客單價大部分在60-80元之間。
燒烤客單價的降低,讓主打性價比的燒烤品類趁勢崛起。以淄博燒烤為例,其風靡的核心在于親民價格:肉類1.5-3元/串,海鮮3-6元/串,素菜1元/串,小餅2元/袋,小蔥醬5-10元/份,整體人均消費40-70元。
近些年再度翻紅的韓式燒烤,也以自助模式將客單價控制在百元以內。例如,阿親家?韓式無限烤肉、尹三順首爾自助烤肉等團購價約60-70元 / 人,姜胖胖分為69-79元、89-99元兩個價格帶。
當然,燒烤要出圈,除了在“價”上下功夫,“質”也必須過硬。
淄博燒烤的優勢在于打出“小餅、小蔥、小烤爐” 的差異化半自助 “靈魂三件套”,爆發出顧客的參與感和圍爐社交屬性的強共鳴;
韓式自助燒烤則憑借韓式風格裝修、百種菜品(如豐富的五花肉、牛肉)脫穎而出,品牌“流浪泡泡” 更以原切肥牛為戰略單品,采用整肉西切工藝,嚴拒合成肉,兩年內開店300家,用品質硬實力撕開市場缺口。
此外,燒烤作為社交屬性強的品類,強化“社交屬性”、營造氛圍感也成為不少創業者的發力重點。如近些年燒烤 + 露營、燒烤 + 酒屋方式的流行。
露營燒烤往往會提供炭火烤肉、野外風味串燒、鐵盤燒烤等更具“野性” 的菜品,還會定期舉辦主題活動,如露天電影夜、戶外音樂會、手沖咖啡體驗等,將參與感和粘性狠狠拉滿;
而燒烤酒屋則將燒烤和小酒館兩種業態融合,讓燒烤店氛圍感直接爆棚,為年輕人的聚會場開辟全新選擇。
小結:
當行業內卷到靠“獵奇” 博眼球,當創新方向偏離 “好吃” 本質,當門店開遍菜市場、停車場甚至露營地,燒烤人正困在 “流量焦慮” 與 “生存壓力” 的雙重漩渦里 ——是跟風追熱點速朽,還是沉心做品質長青?這場關于行業未來的博弈,早已不是選擇題,而是生死局。
但燒烤邊界的消融,恰是江湖本色的注腳:在這片煙火江湖里,從沒有“該在哪烤” 的設限,只有 “想怎么烤” 的野望;從不存在 “能烤什么” 的桎梏,只有 “敢烤什么” 的瘋勁。
作者 | 小貝
出品 | 餐飲O2O
餐飲O2O商學院4--6月課程表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加微canyinjun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