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深水財經社 倪大九
王健林又雙叒賣萬達廣場了!
這一次,他一口氣賣掉了48座萬達廣場,接盤的還是騰訊、京東這些“老熟人”。
先說這次交易有多夸張——這48個萬達廣場,涉及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成都等多個一、二線重要城市的項目,接盤方也是掏了500億真金白銀。
有人說老王這是“割肉續命”,也有人夸他“硬氣不躺平”。但說句實話,老王現在這處境,比電視劇里被逼到絕境的商戰大佬還慘烈。
5月26日上午,“王健林再賣48座萬達廣場”話題沖上微博熱搜。
5月2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無條件批準經營者集中案件列表顯示,太盟投資集團(PAG)、騰訊控股、京東旗下潘達商業、陽光人壽等組成的“熟人團”,通過合營企業收購大連萬達持有的48家萬達廣場100%股權。
這批資產覆蓋北京、廣州、成都、杭州等39個城市,交易金額據傳達500億元,堪稱中國商業地產史上最大宗并購案。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王健林首次“斷臂求生”。
自2023年對賭協議失敗觸發380億回購款以來,為了緩解債務壓力,萬達已累計出售超20座萬達廣場,接盤方不乏新華保險、中聯基金等資本巨頭。
但此次交易更具標志性意義:
一是參與方多為萬達“老朋友”——騰訊、京東曾于2018年戰略投資萬達商管,陽光人壽近年多次接盤萬達資產;
二是交易結構采用“太盟主導+銀團貸款+夾層融資”模式。
由太盟來主導進行投資,太盟計劃注資約50億元認購基金次級份額,承擔主要風險并獲取超額收益;一些國有大行組成的銀團將提供300億元貸款授信,剩下的150億元將通過夾層融資渠道募集,目的是吸引險資、產業基金等多元主體參與。
據悉,交易完成后,萬達商管將繼續負責這些廣場的日常運營,但萬達廣場的所有權將徹底轉移,交易預計將在2025年下半年正式交割。
據相關報道,2023年至2024年,王健林已陸續出售超過30座萬達廣場。今年以來,這一出售節奏加快,僅年初就有7座萬達廣場被出售。
王健林如此頻繁地甩賣萬達廣場,讓吃瓜群眾直呼看不懂:難道曾經“一個億小目標”的王老板,真的缺錢了?萬達廣場不是“搖錢樹”嗎,咋說賣就賣?
深水財經社認為,這事兒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就是萬達面臨的巨額債務。
萬達集團近年來不斷出售旗下資產,獲取大量現金流,不過,從結果來看,萬達仍然債臺高筑。
今年以來,大連萬達集團新增多條股權凍結信息、被執行人信息。企查查信息顯示,大連萬達集團被執行總金額已超75億元。
此外,蘇寧、融創等早年戰略投資者的仲裁追債(合計約145億元)仍未解決。
與此同時,據企查查風險信息,王健林于2025年5月8日新增一起股權凍結,涉及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約3億元股權。
此前的3月18日,北京萬達文化產業集團新增1條股權凍結信息,被執行人為大連萬達集團,凍結股權數額為80億元。
因此除了加速賣資產套現,萬達也找不到什么好辦法。
王健林此次集中甩掉48個“重包袱”,還有個原因:輕資產轉型。
實際上,萬達從2017年就開始轉型“輕資產”,不再自己花錢建商場,而是幫別人管理,賺運營費。
通過出售這些重資產,萬達可以將更多資源和精力投入到輕資產領域,比如文化、旅游、體育等產業的運營和管理。
截至目前,王健林掌控的大連萬達集團仍穩操大連萬達商管集團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約44.65%,王健林個人持股約1.47%,而其他內資股東持股約39.47%,外資股東持股約14.41%。
換言之,王健林仍牢牢擁有“萬達廣場”這塊商業招牌,只是各個項目股東換成了各路背景的資方,各自做好自己擅長的。不過話說回來,萬達商管“輕資產運營”轉型戰略,在方向上是沒錯的,也是商業地產存量時代,為數不多的出路。或許這場交易,在以后的時間看,其意義遠比我們想象的深遠。可問題是,被“負債”拖累的萬達商管,能不能撐到“柳暗花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