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萬杰托著成熟的冰激凌甜瓜滿臉喜悅。
五月的晉源區王郭村,愛農晉祠現代農業園的大棚里綠意盎然。撥開層層瓜葉,奶白色的冰激凌甜瓜如珠玉般垂掛,工人們挎著竹籃穿梭采收,空氣里浮動著清甜香氣。“頭茬瓜剛熟,訂單就追著來了!”農場負責人鄧萬杰托著沉甸甸的甜瓜,黝黑的臉上滿是自豪。
這片面積達25畝的甜瓜基地,曾經是撂荒數十年的鹽堿灘。為了讓荒灘變良田,鄧萬杰帶領團隊進行土地改造:用大型機械深挖清淤,開挖1米深排水溝防澇排堿,請來農科院專家現場測土配方。通過鋪防草布抑雜草、施礦源黃腐酸鉀調酸堿、每周精準追肥等科學管理,讓這片“不毛之地”重獲生機。去年首次種植甜瓜就大獲豐收,也讓更多人看好農業園的大棚種植項目。
“我們的甜瓜喝的是有機肥,住的是‘空調房’。”鄧萬杰切開一個甜瓜,翡翠色的果肉清香撲鼻。大棚采用無農藥化肥種植,每株瓜藤都施用定制配比的有機肥。目前12個棚年收兩茬,每茬產量3000至3500公斤。收獲后,棚里還會輪作綠葉菜,實現“一地多收”。
大棚另一側,幾名年輕人正照料新引進的彩虹西瓜。“這種西瓜成熟后瓜瓤紅黃相間,像彩虹,預計8月就能上市。”鄧萬杰介紹。園區還推出“共享菜園”,市民可認領地塊體驗種植,既盤活閑置土地,又帶動村民就業。
最讓鄧萬杰欣慰的是,盧育、盧文斌、鄧云龍等5名“90后”“00后”青年也陸續加入創業隊伍。他們每人免費承包2座大棚,全程參與種植實踐。“年輕人帶來新技術、新思路。”鄧萬杰指著裝箱區說,工人們正將甜瓜套上防震網套,準備發往各地市場。這群“新農人”的加入,讓傳統農業煥發出青春的活力。
如今,甜瓜藤蔓編織著鄉村振興的新圖景。通過科技賦能和模式創新,這片土地不僅種出了“致富瓜”,更孕育著農業現代化的無限可能。記者 畢晶晶 文/攝
來源:太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