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手掌真的能噴火!”
“快看,‘飛機’被擊落了!”
活動現場。
5月21日,2025年畢節市科技館校園科技文化節走進黔西二中活動啟動。這場以“科技融入理想 探索創造未來”為主題的科技盛宴,通過沉浸式互動體驗與內容豐富的科學展演,點燃了該校2400余名師生對科學與文化的求知熱情。
上午9時,隨著畢節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鄭娟宣布活動開幕,校園瞬間變身“科學實驗室”。科技館工作人員與黔西二中學生聯袂呈現的“火焰掌”實驗率先引爆全場。在科技館工作人員的示范帶領下,學生志愿者雙手浸滿洗潔精和丁烷氣體的泡沫液被點燃,藍色火焰在掌心升騰卻毫發無損的奇觀,引發臺下此起彼伏的驚嘆。
活動現場。
隨著學生志愿者的操作,空氣炮發出的白色煙圈隔空擊倒了桌上堆積的一次性杯子,臺下再次發出陣陣驚嘆。“這主要基于空氣動力學和伯努利原理。當空氣炮圈內的空氣受到擠壓并通過小孔噴出時,小孔中心的空氣流速比周圍空氣流速快,根據伯努利原理,流體流速快的地方壓強小,因此小孔出來的空氣形成漩渦狀的空氣圈,這種快速的空氣圈能夠吹倒一次性杯子。”科技館工作人員適時講解。
畢節市航空運動協會帶來的航模飛行表演中,穿越機、3D特技機、三角翼機、F3P等各類航模機型先后起飛,或圍著運動場環繞,或直線上升、或連續翻轉,高超的航模表演吸引著大家的目光不斷追尋,不時發出陣陣掌聲和歡呼聲,直到最后一架航模機降落,大家還意猶未盡。
活動現場。
伯努利星環裝置前,學生們爭相體驗氣流托舉圓環懸浮的奧秘;視覺錯覺展臺旁,高一(3班)學生黃艷芳和同學圍成圈討論“時間錯覺”的神經學原理。最受歡迎的無人機和機器人體驗區圍滿了提問和前來體驗的學生。
因為太過喜愛,七年級(5)班學生羅文博的一句“這個賣不賣?”引得同學們大笑。“今天的活動科技感滿滿,為我們搭建了一個了解科技的舞臺,讓我們拓寬了視野,今后我將加強學習,積極培養創新思維,投身創新實踐。”羅文博說。
活動現場。
“今年4月,畢節市科學技術館與黔西市第二中學簽訂館校合作協議。通過館校合作,將實現青少年教育資源互補,助力教育教學創新和提升公民科學素質。”鄭娟表示,本次校園科技文化節是畢節市2025年科技活動周和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動之一,今后將繼續深化館校合作,開展更多科技教育活動。(圖/文 羅紅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