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熱詞,透過這些熱詞,我們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這個時代。
比如58年出生的王朔老師,就對80后十分不屑,曾說過這代人是吃麥當勞長大的,沒什么出息。
但事實上,王朔這代人,包括60、70后,他們在歷史上吃的紅利是最多的,不說別的,就說他們年輕的時候買的房子是個啥價格,現在是什么價格。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光在房子這塊,就賺到了后來人望塵莫及的財富。這代人中,也極容易出現各個領域的弄潮兒,牢牢把自己焊死在各個優(yōu)勢生態(tài)位的最頂端。
而80后、90后,很多也延續(xù)了這種時代發(fā)展的浪頭,盡管與上代人沒法比,卻依然可以透過互聯(lián)網這些新興工具,搶占一些為數不多的山頭,比如85年的梁文鋒,90年的王興興。
而00后就比較復雜了。從近些年出現的熱詞來看,19年開始,“00后整頓職場”的話題,就在互聯(lián)網上燒了起來。00后跟前面幾代人都不一樣,他們已經過了代際之間需要通過“殺馬特”和“小清新”這些另類行為來展示獨立意識的叛逆期,他們厭倦酒文化,一生下來就活在信息高度爆炸、上網極其便宜的互聯(lián)網時代。有時候跟他們聊天,發(fā)現他們早就通過互聯(lián)網獲得了很多認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對俄烏關系洞若觀火,對網上的熱梗如數家珍。
但是顯然,他們也沒賺到什么錢。
“牛馬”這個詞,伴隨00后走入社會,火了起來。后來“打工人”“內卷”之類的詞語,也頻頻出現,時髦又寒酸。
由此呈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代際差異,60、70后,普遍機會多,屬于拼搏的一代,80后,還能利用技術紅利找到一些機會,所以這代人喜歡創(chuàng)業(yè),是造夢的一代。90后開始趨于安穩(wěn),但是依然對互聯(lián)網“大廠”抱有迷戀,渴望成為“大廠”崛起的一份子。
但是00后,卻成了一群懂得很多道理,熟悉“內卷”這類高級詞匯的哲學家。只是在就業(yè)市場上,略顯乏力。他們沒等到整頓職場,就先成了牛馬。
他們感慨自己就是苦命的打工人,并用“牛馬”這樣的黑色幽默來調侃自己,并時刻懷揣著考編、考研的心,渴望“上岸”,他們很清楚“世界是個草臺班子”,卻無計可施。讓《被討厭的勇氣》這種書成了大暢銷,讀完卻恍然發(fā)現,自己還是缺乏被討厭的勇氣,因為這種勇氣需要有個強勢的家庭在背后撐腰。
他們在互聯(lián)網上爭論黃小姐的耳環(huán),董小姐的學歷,對姚安娜入職阿維塔,還由長安汽車董事長親自陪同參觀車間感到艷羨不已。
他們?yōu)閯姈|對美團的“開炮”感動不已,為張維為的侃侃而談而熱淚盈眶。
他們在豆瓣平臺上刷新自己的閱讀和觀影經歷,他們懂得很多道理,可以預料的是,他們中會出現了不起的哲學家和作家,正如他們如今的姿態(tài):拼命握緊拳頭,卻不知如何是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