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保苗事關群眾切身利益,更關乎糧食安全大局。連日來,受持續晴熱高溫天氣影響,全縣部分地區出現不同程度的干旱。面對旱情,宣漢縣各地各部門扣緊責任鏈條、強化協同配合,堅持科學調度、精準施策,干群齊心、多措并舉,全力以赴打好抗旱保苗攻堅戰,筑牢糧食穩產豐收防線。
四川漢潤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集團公司堅決貫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超前預判、系統謀劃、精準施策”為工作方針,統籌推進抗旱保供與防汛備汛,累計投入1500萬元保障城鄉供水安全,用實際行動詮釋“厚植水業、達善社會”的企業擔當。
截至目前,集團公司已累計開辟應急水源7處、新建臨時取水設施4個,鋪設應急管道約120公里,投入資金約1500萬元。同時加強智慧監測平臺建設,完善供水調度中心,實現2處水源地、10個加壓站數據實時監測,供水調控響應速度提升20%。
集團公司還對臨河、臨邊風險點開展全面排查,推動風險防控由“被動處置”向“主動預防”轉變。同時,與氣象、水務等相關部門建立實時信息共享平臺,實現預警信息即時互通,切實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普光鎮
普光鎮以“三抓三保”打好抗旱保苗攻堅戰。一是抓科學灌溉,保糧食生產。組織駐村干部、駐村農技員、村組干部包保責任地塊,指導農戶科學灌溉,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先節水、后調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則,做好用水計劃和調度方案,合理調配水資源。已鋪設水管3.5公里,架設臨時泵站3處,灌溉農田1500余畝,確保玉米、大豆等苗情穩定。二是抓蓄水增容,保抗旱能力。以保人飲、促夏收、促夏栽作為總基調,動員群眾利用蓄水桶、水缸等工具積極儲水,在村委會購置大型蓄水桶保證應急用水,同時,清理水塘11口、疏通溝渠5千米,新增蓄水容量2萬立方米,結合氣象、農業等部門多渠道發布的氣象信息,雨天及時蓄水保水,為持續抗旱保苗奠定基礎。三是抓組織保障,保產業發展。牢固樹立“抗大旱、抗長旱”意識和底線思維,成立抗旱保苗工作專班,建立“鎮領導包村、村干部包組、黨員包戶”三級責任體系,積極對接幫扶單位,對集體經濟重點扶持的巴山紅杏、藍莓、柑橘等需水作物開展保水供水工作,確保村集體經濟收入不受損。目前,正值紅杏、藍莓采摘銷售階段,預計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50萬元以上。
南壩鎮
南壩鎮全力以赴打響“抗旱保苗攻堅戰”。干群同心齊抗旱。鎮班子成員聯村包片,壓實責任。鎮農技站提供技術指導,因地制宜制定保苗方案;村(社區)干部協調水源,化解群眾用水糾紛;黨員志愿者提供幫耕、幫種、幫收服務,保障弱勞動力家庭水稻及時移栽。科學調配保用水。維修保養14座提灌站,為6000余畝農作物提供穩定農業用水;實行錯峰用水制度,推廣“滴灌+地膜”模式,提高用水效率;投入抽水機、水泵等設備200余臺,最大限度擴大灌溉面積。多向發力固防線。加強病蟲害防治技術指導,降低干旱病蟲害疊加風險;通過噴施“抗旱劑”“葉面肥”等措施,保障農作物正常生長;活用“水改旱”止損,對1200余畝無水源保障田塊,及時改種旱稻、玉米、紅薯等耐旱作物,最大限度降低旱情影響。
馬渡關鎮
馬渡關鎮組織成立抗旱工作專班,組織鎮村干部、志愿者等100余人深入田間地頭、農戶家中,全面摸排旱情。鎮政府統籌調配資源,啟用13座水庫、8口機井,架設臨時輸水管道5000余米,組織送水車輛,累計為群眾送水250余車次、3000余噸,保障了群眾基本生活用水需求。同時,組織20余人的農技人員深入田間,指導農戶科學灌溉、改種耐旱作物,幫助200余戶農戶開展生產自救,最大限度降低旱災損失,全力打贏抗旱保收攻堅戰,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農業生產穩定。
來源:宣漢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