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27日)是我國第七個“全國保膝日”。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之一,承擔著人體行走、跳躍、跑步等活動的重任。由于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膝關節疾病的患者數量不斷增加。如何對患上膝骨關節炎的患者開展針對性治療,從而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一起來看看長寧專家的建議→
多年來,患有小兒麻痹后遺癥的劉女士走路受力不穩,右腿承擔了身體大部分的重量。隨著年紀逐漸增大,右膝關節逐漸出現了炎癥,越來越明顯的疼痛嚴重影響到了她的生活。
5天前,69歲的劉女士在上海市同仁醫院骨科接受了右膝關節單髁置換手術。術后第二天,劉女士便可下地走路,右膝多年的疼痛幾乎消失。
對于劉女士接受的膝關節單髁置換術,同仁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程千介紹說:“該手術是指對膝關節進行單間室表面置換,僅替換受影響的膝關節間室的一種手術方式,主要用于治療單一間室(一般是內側間室)的膝骨關節炎或骨壞死?!?/p>
全膝關節置換術涉及膝關節所有三個間室的置換,而單髁置換只處理病變部位,保留了前后交叉韌帶,能最大限度留住膝關節正常的組織。并且它手術時間短、創傷小、失血量少、切口小、住院及康復時間短,術后膝關節活動度更大、關節舒適感更好。
專家指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多發生于中老年人群,其中女性尤為多見。對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應倡導階梯治療理念,并傳播最新的“保膝”治療方法,延長患者膝關節的使用壽命,提高膝關節炎患者生活質量,是治療膝關節炎的新方向。所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階梯治療,是指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從基礎干預到手術逐步升級的個性化方案,核心包括基礎治療、藥物治療、修復性手術、關節置換手術4個階段,目標是緩解癥狀、延緩進展并改善功能。
此外,程千也建議,由于膝蓋上面沒有脂肪,所以特別容易受寒,在即將到來的夏季,尤其要注意空調房內的保暖;膝蓋功能比較差的人群,一定要注意選擇合適的運動方法,不要參與特別劇烈的運動,膝蓋不好的人盡量不要深蹲、爬樓梯或者長跑,多進行直腿抬高鍛煉,增強大腿的力量,更有效地保護膝關節;身體的重量越大,膝關節所承受的壓力也就越大,磨損的速度也更快。因此程千建議體重指數(BMI)超過24的人群應減輕體重;在飲食方面則可以多吃些鈣含量比較豐富的食物,比如牛奶和豆制品,有利于骨骼健康。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撰稿/攝影:趙 立
編輯:陳 莎
責編:顏文彬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