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球最大化妝品代工企業之一——科絲美詩(COSMAX)集團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該集團Q1合并銷售額同比增長11.7%至5886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0.8億元),創下歷史同期最高;營業利潤亦增長13%至513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7億元),但受非經營性損失及稅收支出影響,凈利潤同比下跌45.8%至106億韓元(約合人民幣0.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科絲美詩集團合并銷售額達2.1661兆韓元(約合人民幣115億元),同比激增21.9%,首次突破百億銷售規模。過去5年,科絲美詩業績雖經歷了波動,但其始終位于全球化妝品代工前列。
01
新周期的中國區復蘇
韓國區穩健增長
過去一年,科絲美詩中國經歷兩度換帥。去年3月,科絲美詩開拓中國市場的股肱之臣崔京卸任中國CEO,由韓國科絲美詩代表理事沈相培(集團副會長)擔任;12月底,廣州科絲美詩總經理李相仁被調任科絲美詩中國總經理,取代沈相培。
此番中國區換帥,意味著科絲美詩將以全新的面貌開啟在中國市場的第二個20年新周期。最新財報顯示,作為第二大市場的中國地區(含上海、廣州子公司)整體銷售額微增3.4%至1627億韓元(約合人民幣8.5億元),占比總營收28%,處于緩慢復蘇階段。
具體來看,上海公司Q1銷售額同比微增1%至109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7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39%至72億韓元(約合人民幣0.38億元),主要客戶正經歷轉型,基于線下客戶以及新添加的客戶推動了收入增長,集團將強化聯合銷售策略,包括將生產轉移至中國,增強地區和總部之間的協同效應。
廣州公司Q1銷售額增長3%至48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54億元),凈利潤同比大跌41%至39億韓元(約合人民幣0.2億元),主要系主打高性價比的“Loco項目”客戶利潤率較低所致。
作為科絲美詩的大本營,韓國市場Q1貢獻了62%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5%至3628億韓元,營業利潤增長14%至343億韓元,營業利潤率穩定在9.4%,這一表現得益于K-Beauty風潮的全球熱度不減,以及本土獨立品牌的崛起。財報指出,科絲美詩將通過主動投資擴大產能,在護膚、彩妝、防曬等全品類實現均衡增長。尤其是其“市場趨勢引領者”的定位,幫助客戶打造爆款產品,進一步鞏固了行業龍頭地位。
02
泰國防曬訂單井噴
美國市場現隱憂
值得關注的是,東南亞市場成為本季度財報最大亮點。其中,印度尼西亞銷售額增長22.8%至296億韓元,凈利潤錄得27億韓元;而泰國市場的銷售額則是暴漲152.1%至239億韓元,凈利潤由虧損8億韓元轉為盈利21億韓元。
財報分析稱,泰國市場因防曬產品的大規模訂單,銷售額從95億韓元飆升至239億韓元,此外,東南亞消費者對高性價比護膚品的需求旺盛,疊加科絲美詩本地化生產策略,比如,由于緊急訂單需求,印尼承接了第二季度部分訂單的預生產,才推動了區域業績爆發,公司在兩個地區都計劃通過建立新工廠來擴大市場。
不過,科絲美詩美國卻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景象,成為表現最差地區。財報顯示,美國地區的銷售額下降26%至287億韓元,占比總營收5%,該地區的凈虧損仍在持續,不過已收窄至117億韓元,目前,現有客戶訂單下滑,且新客戶尚未開始產生可觀收入。
另據外媒報道,公司正通過擴大生產線,將其國內產能擴大到超過10億單位,同比增長30%,并計劃將其全球產能增加到33億單位。公司負責人表示:“我們將通過創新的產品支持客戶的增長,并加強我們作為全球第一化妝品ODM公司的地位。”
總的來看,科絲美詩在東南亞的井噴式增長印證了區域化布局的成效,集團通過將生產轉移至中國、印尼等地,不僅降低了成本,而且更快速響應了本地市場需求,不過毛利率低迷仍是代工模式普遍的利潤瓶頸,財報提及的“產品組合變化”也表明公司正嘗試向高附加值品類傾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