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體重管理”的時代要來了?
2024年6月,國家衛健委等部門發布《“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
2025年3月9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表示,實施“體重管理年”3年行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強慢性病防治。
體重管理年宣傳海報;圖片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政策端的推動,也有助于消費者的體重管理意識快速提升。
對于忙碌的打工人而言,調整飲食結構正是他們每日進行體重管理的重要途徑,這一變化也為市場帶來了新的需求。
一方面,消費者急需找到適合自身情況的飲食方式,來有效調整飲食結構,控制熱量和糖分攝入量。另一方面,他們也期待有更多健康化的包裝食品飲料帶來便捷的選擇,同時能更標準化地衡量營養攝入。
低GI食品食用場景;圖片來源:卡樂比
“既要又要也要”的消費者,還希望在健康的同時收獲好的口感。調研顯示,63%的中國消費者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有興趣嘗試口味融合/組合”。他們期待食品的風味和質地能帶來“WOW”的體驗。[1]
在此趨勢下,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需求更加細分化、精準化。Innova發布的《2025全球食品飲料十大趨勢》中,第二大趨勢就為“精準養生”。[2]
市場的需求,也推動著低GI的熱度也不斷增長。《2024京東食品飲料健康趨勢白皮書》就提到了低GI的趨勢。據有關數據,近一年,低GI食品飲料的搜索熱度同比增長56%,相關銷售額顯著提升。[3] 在新茶飲賽道,霸王茶姬、喜茶等新茶飲品牌增設了低GI標識。眾多零食烘焙品牌也紛紛布局低GI新品,意圖搶占市場。
本文我們將討論,在“體重管理年”,如何進一步“控糖”?連續11年霸榜日本第一的卡樂比麥片,如今又是如何把握趨勢,來打動“愛吃又怕負擔”的中國消費者?
一、“體重管理年”,如何進一步“控糖”?
當“亞健康”問題引發人們關注,飲食結構改善也逐漸被提上日程。低GI飲食,也成了人們追求健康的新選擇。
那么GI到底是什么呢?
GI 的全稱是Glycemic Index,中文翻譯通常為血糖生成指數。簡單來說,GI就是衡量食物導致血糖水平升高的速度。[4]
GI值高的食物會快速分解釋放葡萄糖,導致血糖迅速升高。低GI的食物則會相對緩慢地將葡萄糖釋放到血液中,血糖也隨之較慢升高。
高GI和低GI的食物對應的血糖上升速度不同;圖片來源:Glycemic I
對于想要進行飲食管理的人們而言,低GI食物消化緩慢,能在保證為人體供能的同時,延長食物帶來的飽腹感和滿足感,從而減少額外的能量攝入需求。
因此,糖尿病患者也會被建議減選擇低GI的食物,維持血糖水平在目標范圍內,防止血糖出現過高或過低的情況。此外,維持低GI飲食,還可能有助于減輕體重、降低血壓、降低總膽固醇水平、降低糖尿病和心臟及血管疾病的風險。[5]
然而,低GI并非直接和健康畫等號。
首先,如果食用低GI食品,卻不控制攝入的總量,仍然可能導致體重增加。
其次,GI值也有潛在的局限性。下文我們還會進一步提到,消費者在關注GI之外還要注重GL(Glycemic Load,血糖負荷)的高低。GL同時考慮了GI值和每份食物實際攝入的碳水化合物量,在預測某些食物對血糖水平的長期影響方面可能比單純的GI值更準確。
GI居中的食物也要注意選擇。例如,巧克力GI值是62為中GI,但GL值達25,為高GL。一份巧克力,就可能含有40克糖。
加拿大糖尿病協會也建議,多選擇低GI的食物(GI值小于等于55),注意減少選擇中GI的食物(GI值在56至69之間)并停止選擇高GI的食物(GI值70及以上)。[6]
低、中、高GI三大分類;圖片來源:加拿大糖尿病協會
此外,值得消費者關注的是,盡管有相關圖表展示不同食物的GI值分類,但是食物的GI值并不絕對。
對于不同消費者而言,個體消化速度、腸道菌群和胰島素敏感性都會影響GI實際情況。同一食物可能對不同人血糖影響不同。
同一種食物的GI值還會因為成熟度、烹飪方法和時間、加工精細度等而有很大差異。例如,把米做成飯和煮成粥,對血糖的影響就有所不同。
因此,進行科學、合理的低GI飲食搭配非常關鍵。注重不同類型食物的攝入量,更全面平衡地搭配才能讓人們從低GI飲食中收獲更多。
低GI飲食金字塔;圖片來源:Pinterest
當消費者對低GI食品的認知度增加,市場也在朝著標準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2024年6月26日,T/CNLIC 0145-2024《低血糖生成指數(GI)食品通用技術要求》團體標準正式發布實施。標準規定了低GI食品的基本要求、GI指標、基本營養素等。[6]
在健康需求的推動下,低GI食品獲得了許多消費者關注,但也逐漸顯現出健康化食品的發展痛點。以純麥片為例,純麥片具有低GI的特點,但仍然難以便捷地烹飪,同時口味單一,在消費者關注的便利性和口感兩大維度都有所欠缺。
這也成為了麥片行業的增長難題——麥片產品如何才能在低GI食品的競爭中更具吸引力?
我們關注到,麥片行業中,一直追求兼顧美味與營養的頭部品牌卡樂比,如今也針對低GI的市場需求有所動作。2024年,卡樂比聯合華測艾普,針對在華銷售的富果樂水果麥片、富果樂水果麥片減糖款、混合麥片做低GI測試,并取得了低GI食品認證。
三款麥片都獲得了低GI食品認證;圖片來源:卡樂比
當行業告別爆發式增長,麥片頭部企業卡樂比推出的富果樂是如何直面痛點,切入“控糖經濟”的?我們將繼續分享。
二、11年霸榜日本第一,富果樂如何把握趨勢持續創新?
創立于1949年4月30日的卡樂比Calbee,是日本最大的休閑食品上市公司。卡樂比旨在生產出對身體健康有好處,富含營養的休閑食品。獨具的匠人品質,也讓卡樂比經典一直在延續。[7]
卡樂比公司;圖片來源:卡樂比
富果樂麥片在1991年上市,到如今已有30余年。作為一款穿越周期的產品,富果樂受到了大量消費者喜愛,企業也積累了豐富的麥片品類經驗和扎實的行業口碑。
卡樂比水果麥片的30余年歷史;圖片來源:卡樂比
在FBIF2025,卡樂比(杭州)副總經理兼品牌/商品營銷統籌宮倉裕幸分享到,在日本,富果樂已連續11年位列麥片品牌第一。卡樂比全球年銷售額3000億日元,在日本休閑食品市場中取得第一的成績。
卡樂比(杭州)副總經理兼品牌/商品營銷統籌宮倉裕幸進行分享;圖
為什么富果樂會受到全球消費者喜愛?
在產品方面,富果樂注重在兼顧口感味道的同時,均衡營養元素。一方面,富果樂麥片的口感豐富,有酸有甜,香脆融合軟糯。另一方面,富果樂注重營養搭配,設計了多種谷物和多種果干的食材精心配比,使用非油炸健康烘烤工藝,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膳食纖維。
此外,開袋即食的便捷設計,也讓產品成為許多用戶的輕食代餐新選擇。僅需5分鐘,消費者就能DIY出一份具有社交屬性的高顏值早餐或下午茶。
快速DIY一份高顏值早餐;圖片來源:卡樂比
在營銷方面,卡樂比選擇聚焦早餐場景,集中資源宣傳富果樂。例如,品牌會在酒店舉辦試吃會,還會在鮮奶配送時贈送富果樂......通過此類傳播,富果樂產品的知名度迅速提升,銷售出現了爆發式增長。
就是這樣熱銷的富果樂,也曾陷入停滯期。宮倉裕幸表示,當時消費者放棄富果樂的理由甚至是沒有理由。
在這些消費者看來,富果樂的流行趨勢已經消失了,當時有更加健康的燕麥片可以選擇。對于這個沒有理由的理由,最后卡樂比不得不進行應對,打造了非常豐富的產品線,盡管有一些產品如今已經不再受人關注。
到了最近兩年,富果樂的銷量再次快速增長。宮倉裕幸分享到,團隊把一年分成4個集中資源的時間節點,專門確定了推麥片的宣傳周,每周集中資源,加大投放。這一策略讓消費者能在門店看到富果樂的包裝,看到富果樂的廣告,感受到富果樂的變化。集中營銷成功減少了放棄富果樂的消費者,同時也收獲了新的消費者。最終,富果樂得到了“復活”。
富果樂麥片食用場景;圖片來源:卡樂比
宮倉裕幸指出,日本的一個調查顯示,有40%的日本國民不吃早飯。全球消費者不吃早飯的比例很高,已成為了一個社會課題,卡樂比希望通過富果樂來解決這一社會問題。從今年開始,富果樂在日本投放的一個廣告就是“早飯吃了嗎?”。
那么富果樂在中國的發展,除了全球適用的布局早餐場景集中投放,還有什么特別之處?
從社交平臺不難發現,“好吃”已經成為富果樂麥片的標簽,中國的消費者對其產品的口感非常認可。但同時,我們也關注到,有許多消費者擔心富果樂麥片不健康,他們怕攝入太多糖后長胖。
消費者評價;圖片來源:小紅書截圖
在卡樂比看來,“既要好吃又需輕負”既是消費者的痛點,也是麥片品類創新破局的機會點。于是,卡樂比選擇直面問題,關注中國消費者的反饋和需求。
據了解,卡樂比為富果樂麥片制定了一餐50g的食用建議,主打兼顧好吃和營養低GI的飲食體驗。卡樂比表示,一份50g的富果樂麥片熱量≈240大卡,熱量上屬于格蘭諾拉麥片的常規水平,同時其他營養元素亮點明顯:蛋白質9.3g≈300ml牛奶,膳食纖維6.6g≈6根香蕉。
卡樂比還在富果樂減糖款麥片的成分上進行提升,添加大豆蛋白,蛋白質增加1.5倍,膳食纖維增加50%,產品還做到低GI、低GL(GI值為24,GL值為4)。
富果樂水果麥片減糖款;圖片來源:卡樂比
值得特別關注的是,富果樂減糖款麥片不僅做到低GI,還做到了低GL。
GL的全稱是Glycemic Load(血糖負荷)。相比GI,GL的衡量方式更進一步,不僅考慮了葡萄糖的轉化速度,還考慮了一部分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含量(GL計算方式:GL= GI x 一部分食物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克數 ÷ 100)。
換句話說,GL相對更準確地反映食物對血糖水平的總體影響。
要知道,綜合考慮GI值和GL值非常關鍵。高GI的食物在GL值高低方面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西瓜中的碳水化合物會快速轉化為葡萄糖,因此西瓜的GI值相當高。然而,由于西瓜的主要成分是水,絕對碳水化合物含量很少,它是低GL食物。[7]
從下圖可見,巧克力為中GI、高GL,西瓜為高GI、低GL,但一份巧克力含有40克糖,一份西瓜含有6克糖。(低GL:10或更低,中等GL:11-19,高GL:20或以上)。因此,消費者在調整飲食時也需要兼顧GI、GL數值。
巧克力和西瓜的GI值、GL值對比;圖片來源:Medium
卡樂比就考慮到了這一情況,為富果樂水果麥片減糖款打造低GI、低GL的亮點。同時,還對口感研發進行嚴格把關,希望為控糖的消費者帶來美味的體驗。
在原料上,卡樂比富果樂水果麥片精選全球食材。品牌使用澳洲燕麥,來自中國的草莓干、南瓜籽、蘋果干,來自美國的葡萄干、玉米粉,以及泰國生產的木瓜干和多國產黑麥、米粉、椰子粉等優質食材。此后,富果樂對豐富的食材進行精心配比,達到酸甜香脆,口口美味驚喜的體驗。
在生產時,卡樂比還有著獨家麥片制作工藝。首先,工廠會將處理過的原料倒進機器進行混合,并加入糖漿攪拌均勻。接下來,混合攪拌好的麥片會被送入烘焙機。麥片烘焙后會結成板塊,要再將板塊打碎。此后,再按照豐富口感和均衡比例混入果粒物。最后,會稱重檢測是否有異物,再進行裝箱整體檢測。
卡樂比分享到,產品的特別優勢就是健康烘烤工藝,能充分激發谷物的清香,部分谷物受熱膨脹,達到咔嚓咔嚓的美味口感,易消化,減少腸胃負擔。
富果樂麥片制作工藝;圖片來源:卡樂比
此外,為了提升消費者的信任感,在華銷售的富果樂水果麥片、富果樂水果麥片減糖款、混合麥片都做了低GI測試,并取得低GI食品認證。
低GI食品認證;圖片來源:卡樂比
在社交平臺上,也有博主對富果樂減少糖麥片進行了評測,他用50g麥片搭配酸奶食用后,測試血糖得到的升糖曲線比較平緩。
博主評測;圖片來源:小紅書截圖
了解了富果樂減糖版麥片低GI、低GL的特點后,消費者也可以進行低GI的飲食搭配。
最近流行的“干噎酸奶”挑戰,就是因其口感口味引發了熱烈討論,許多消費者雖然認可這類酸奶有助于增加飽腹感、控糖減脂,但仍吃不習慣。
對此,消費者可以將富果樂和酸奶作為一對早餐/代餐搭子,果干的天然甜味和谷物酥脆感就能提升酸奶的口感。
隨著夏日來臨,含有富果樂的應季美味酸奶碗也吸引著自律人士享受一段清涼舒適又美味營養的體驗。
此外,消費者還可以嘗試牛奶泡麥片的經典組合,運動加餐僅需一分鐘。選擇低GI飲食的人們,還可以用麥片DIY蔬菜沙拉,或是做更多創意料理和高顏值下午茶。
用富果樂麥片做高顏值下午茶;圖片來源:卡樂比
如今追求健康的消費者,也不想放棄“好吃”的食物。想要在麥片賽道“長紅”,美味是核心競爭力。卡樂比也憑借對美味的追求占據了麥片市場頭部地位,吸引無數消費者復購。
卡樂比一直針對消費者需求進行創新,如今對控糖、低GI的把握也是如此。
在FBIF2025現場,宮倉裕幸也提到,對富果樂麥片來說,它有便利性、美味,有飽腹感,這是消費者認可的價值,所以卡樂比要保護這些消費者眼中的亮點,不斷地深挖他們的需求。另外,富果樂的產品也要進一步的升級,比如更健康、提高營養成分等,用這些附加價值來進一步推廣富果樂。
富果樂水果麥片減糖款在成分上進行了升級;圖片來源:卡樂比
為了和更多的中國消費者溝通產品低GI的亮點,富果樂還開展了一系列營銷活動。
2024年取得低GI食品認證后,卡樂比富果樂又在2025年5月聯動第十一屆全民營養周,與頭部營養、控糖專家合作,專業現身說“控糖”。
卡樂比還透露稱,2025年6月,企業還將與不同低GI健康食飲品牌聯動營銷,推出各種好吃低GI的健康食譜,共同深化“科學控糖低GI飲食”概念。
卡樂比相信,對于長期控糖的消費者而言,飲食結構的調整也并不意味著放棄對美味的追求,選擇好吃且低GI的產品才是“長久之計”。
三、結語
作為一個穿越周期的品牌,富果樂已經有三十多年的歷史了。如果要總結它的成功秘笈,或許就是“消費者的需求在哪,品牌就在哪里”。
品牌洞察到消費者對麥片美味口感的關注,并對健康化的需求迅速響應,加以場景化的宣傳吸引用戶關注,成功塑造了具有差異化特色的富果樂產品。如今,在低GI、控糖飲食的大趨勢下,富果樂也迅速響應升級產品并做低GI相關檢測,打開了低GI食品的切入口。
卡樂比作為日本最大的休閑食品上市公司,堅持持續創新,滿足全球消費者的新需求。在“控糖時代”為消費者提供早餐/代餐新選擇后,卡樂比還將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怎樣的驚喜體驗?我們將持續關注。
參考來源:
[1]《2025中國食品飲料十大趨勢》,Innova市場洞察
[2]《2025全國食品飲料十大趨勢》,Innova市場洞察
[3] 《2024京東食品飲料健康趨勢白皮書》
[4] What Is Glycemic Index?,2019年11月19日,Acada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5] Low-glycemic index diet: What's behind the claims?, Mayo Clinic
[6]標準發布!T/CNLIC 0145-2024《低血糖生成指數(GI)食品通用技術要求》團體標準正式發布,2024年7月2日,GI營養工作室
[7] Calbee官網
[8] Glycemic Load,Science Direct
本文為FBIF食品飲料創新原創,作者:Riri,轉載請聯系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