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廊坊銀行把榮盛發展起訴到了法庭。
根據榮盛發展發布的關于訴訟事項及債務事項的公告,牽涉兩起金融借款合同類訴訟案,涉案總金額超2億,自身為兩筆借款提供抵押擔保責任。
根據公告,2021年11月,廊坊銀行通過《流動資金借款合同》向南京寧淥建設有限公司借款11160萬。同日,廊坊銀行與榮盛發展子公司赤城縣榮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簽訂《抵押合同》,由后者為南京寧淥做貸款擔保。
類似于此,2021年12月,河北中凱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向廊坊銀行借款9300萬,由榮盛發展旗下南京榮盛盛景置業做擔保。
但南京寧淥和河北中凱均未能按期還本付息。廊坊銀行向廊坊市中院申請判決南京寧淥償還貸款本金、利息、復利及罰息合計11918萬,向廊坊市安次區法院申請判決河北中凱償還貸款本金9296萬及利息、復利及罰息,且要求榮盛發展為上述兩家公司承擔相應的抵押擔保責任。
如今,榮盛發展貌似被“逼急”了,拋出了以物抵債方案,涉及海南和河北兩處酒店資產。
根據榮盛發展發布的《關于以物抵債及對外擔保的公告》,榮盛發展及其子公司陵水駿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將名下兩處資產(抵債資產1和抵債資產2)過戶至廊坊銀行,以沖減南京寧淥和河北中凱在廊坊銀行的債務。
抵債資產1位于海南省,抵債金額為62003.45萬;抵債資產2位于河北省,抵債金額為90078.72萬。兩處資產的總抵債金額為152082.17萬。
不過,兩處酒店資產均存在抵押限制。同時上述以物抵債協議于2025年3月28日-31日簽署,資產過戶截止日為2025年9月30日,協議生效條件需要經過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目前,榮盛發展實際擔保總額434.44億,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292.45%。其中公司及其控股下屬公司對合并報表外單位提供的實際擔保余額66.12億,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44.51%,公司逾期擔保金額為66.74億。
此外,榮盛發展還透露,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發生的其他尚未披露的未達到披露標準的新增訴訟事項主要為借款糾紛、建設工程合同糾紛等,涉及總金額約13.33億,約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歸母凈資產的8.97%。
榮盛發展及下屬子公司發生新增到期未支付的債務本息11.05億,其中包括中期票據“20榮盛地產MTN002”本息合計6.65億。
隨著地產行業下行,這位曾經的“河北王”也難免虧損命運。
2024年,榮盛發展實現營收380.09億,同比減少35.53%;歸母凈利潤虧損84.44億,暴跌2293.07%。今年一季度業績頹勢延續,實現營收69.86億,同比減少37.14%,歸母凈利潤虧損8.95億,減少1846.38%。
廊坊銀行成立于2000年12月,前身為廊坊市商業銀行,早期大股東為廊坊市財政局。2024年末,廊坊銀行一共有2486名員工,已設立分支機構103家,其中廊坊地區64家、石家莊地區24家、天津地區15家。
今年1月,河北金監局批準廊坊市投資控股集團受讓廊坊銀行7.24億股股份,使其持股比例達到19.99%,躍升為廊坊銀行第一大股東。交易完成后,廊坊銀行國有股權占比進一步加強。
除了第一大股東變更,廊坊銀行董事長也在去年底完成了更替。原董事長邵麗萍到齡退休,中國銀行廊坊分行原行長崔建濤出任董事長。
廊坊銀行近年經營狀況不容樂觀,去年末,總資產縮水56.02億,降至3028.36億,是河北省內唯一資產規模收縮的城商行。更嚴峻的是,營收和凈利潤已連續多年下跌,去年營收36.13億,同比減少20.82%,凈利潤2.43億,同比減少57.24%。凈利潤較2017年巔峰時期的15.7億,跌去84.52%。
資產質量方面,廊坊銀行不良貸款率連續5年高于2%,去年末攀升至2.44%,同比增長20.2%,不良貸款40.66億,增長11.15%。
去年末,廊坊銀行貸款和墊款總額1666.19億,同比減少7.72%,而房地產業貸款同比增長13.2%至161.09億,占款和墊款總額的9.67%。
聯合資信在評級報告中指出,截至2023年末,廊坊銀行另有50.11億投向房地產業的類信貸非標產品,投向房地產業的整體資產形成了較大的風險敞口。
而此次兩筆涉訴金額超過2億,接近廊坊銀行去年全年的凈利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