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隨著最后一次掘進,西安至重慶高速鐵路安康至重慶段(以下簡稱:西渝高鐵康渝段)尖山子隧道順利貫通,標志著全線隧道施工進入攻堅階段。(光明網)
秦巴群山深處,鋼鐵長龍正破云而出。西渝高鐵川渝段工程進度過半的捷報,恰似一聲激昂號角,響徹巴蜀大地。這條時速350公里的“天路”,不僅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的關鍵脈絡,更是成渝雙城經濟圈加速騰飛的強勁引擎。昔日“蜀道難”的千年感嘆,正被新時代的“中國速度”改寫為通達四方的壯闊詩篇。
匠心鑿險,穿破地質“千層浪”。在被稱作“地質博物館”的川渝段,建設者直面11條斷層帶交錯的華鎣山隧道,以智能掘進機為“鋼牙”,超前地質預報系統作“慧眼”,單日掘進突破30米,讓千米巖層不再是阻礙;東壩大橋主跨329米的鋼梁上,智能張拉系統以2毫米誤差的極致精度“空中繡花”。38座隧道累計掘進超25公里,162座橋梁拔地而起,每一米延伸都鐫刻著中國基建“敢教山河換新顏”的鏗鏘誓言。
科技賦能,點亮深山“智慧燈”。5G信號穿透大巴山峽谷,為工地注入數字靈魂:BIM技術賦予每根鋼筋“數字身份證”,北斗定位引導架橋機毫米級精準作業,智能通風系統讓千米隧道“自由呼吸”。從高瓦斯治理到巖溶富水難題,科技創新將華鎣山隧道工期縮短6個月,推動中國基建從“人力攻堅”邁向“智驅未來”,讓深山峽谷化作創新實踐的鮮活課堂。
動脈搏動,激活川渝“新引擎”。高鐵未通,發展已至。達州南站旁,物流園區規劃與站前建設同步推進;廣安沿線,電子信息產業帶依軌而生。數據顯示,高鐵沿線30公里內,旅游投資激增17%,農產品電商銷售額攀升23%。這條鋼鐵動脈正重塑區域經濟版圖——3小時直達西安、6小時聯通京津冀的時空革命,讓“川渝制造”走向全國,讓巴渝風情融入世界,更讓千萬民眾在家門口擁抱無限可能。
工程過半,是里程碑更是新起點。當焊花照亮秦嶺腹地,當鋼梁橫跨嘉陵江天塹,西渝高鐵川渝段的每一次推進,都是交通強國的堅實足印。待全線貫通,這條穿越秦巴的鋼鐵脊梁,必將成為西部崛起的“加速器”、區域協同的“融合帶”,在山河之間奏響“人暢其行、物優其流”的時代強音!(劉凌頂、張凱)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