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與多部門協同研討制定的《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行動方案(2025—2027年)》于5月21日正式發布。央視《新聞直播間》近日播出報道《美麗河湖在行動 跨區域協同探新路》,聚焦示范區太浦河(含水鄉客廳)美麗河湖案例。從昔日的“各自為政”到如今的“統一治理”,示范區成功探索出跨界水體共保聯治新路徑。詳見↓
在美麗河湖行動方案發布前,各地都在因地制宜展開探索,目前全國已經推出三批94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其中,跨區域是河湖治理面臨的主要難點之一,很多地方在生態補償、跨區協作上提供了經驗借鑒。
這兩天,位于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的太浦河核心段將迎來一位“新成員”——方廳水院。這座建筑未來將是承載江南文化交流的會客廳,也是跨區域生態合作的智慧樞紐。
太浦河是太湖流域最大的人工河道之一,也是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共保聯治的縮影。滬蘇浙兩省一市共同推進太浦河治理,建立了跨界水體巡河、監測、執法、管護、治理“五個聯合”工作機制,實現了生態環境標準、監測、執法“三統一”,完善了跨區域監測網絡和應急聯動體系,太浦河國控斷面水質已經連續多年保持優良。
滬蘇浙兩省一市五年間投入520億元資金,關停整治1.5萬家污染企業,拆除近3000處非法設施,建成5個排水達標區,并實現農村生活污水全處理。數據顯示,流域內白鷺種群數量增長30%。三地攜手走出的“共保共享共建”新路徑,正成為流域治理的教科書案例。
來源:長三角示范聲
編輯:沈逸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