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延安5月27日電 題:路遙為中外讀者開啟了解中國的窗口
中新網記者李愛平
“路遙一直活在中外讀者心中。”在延安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的會議室,厚夫談到路遙的名字時,音量就會不自覺地提高。
厚夫是延安大學文學院原院長,也是路遙的研究者。他出版的《路遙傳》,幾乎成為延安各大酒店內必擺的書籍。
圖為厚夫。(資料圖片) 厚夫供圖
“路遙是陜北的驕傲!”5月26日,中新網記者在參加“北疆文化神州行”走進延安新區城市推介會間隙,聆聽了厚夫眼中的路遙往事。
以《平凡的世界》一書斬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的路遙,是幾代中國人心中的偶像。厚夫告訴記者,《平凡的世界》曾先后3次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直接聽眾達3億之眾;《平凡的世界》書籍首發以來,累計發行達2000余萬冊。
“2021年,《平凡的世界》馬來西亞文版首次出版發行。”厚夫介紹,這部作品出版30余年,被翻譯成多個語種出版,為中外讀者開啟了了解中國城鄉社會的窗口。
因在路遙母校延安大學任教,并負責路遙文學館,厚夫結識了國內外眾多的“路遙迷”。他們認為,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建構了一座“文學燈塔”,照亮了他們前行的道路。
2017年,厚夫在路遙文學館接待了中國南方幾所大學的16位本科生。“他們都是在網上相約的,因為喜歡路遙,便在正月來到陜北游學。”
這些大學生從電視劇《平凡的世界》中“雙水村”的拍攝地出發,每天步行20公里,晚上找地方借宿,再花一個小時討論《平凡的世界》。10多天后他們趕到延安大學,拜謁路遙墓,參觀路遙文學館。這些大學生說,他們在路遙的作品中找到了精神助力。
2018年,曾以《曼哈頓的中國女人》蜚聲海內外的美籍華人作家周勵女士,不遠萬里從美國紐約來到延安,為的是給路遙獻一束鮮花,表達長久以來的深深敬意。
周勵在《從紐約到延安——一瓣馨香祭路遙》一文中寫道,“那一天,我仰著頭依戀地望著路遙,掏出手機自拍了一張合影。好多朋友說我們的神情極像是一對兄妹。是的,在精神上,路遙早已是我的兄長。”
陜西關中農村一位叫劉鑫的小伙子,在村里建起了“黃土鄉舍”的“準鄉村文化沙龍”,他堅持每天用毛筆字謄寫《平凡的世界》片段,用關中方言朗誦并在微信朋友圈推送,他通過這種方式與路遙的許多粉絲建立了聯系。
“路遙的短暫人生迸發出強大的生命光焰,其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影響了千千萬萬普通讀者。”在厚夫看來,作為路遙生前的忘年交,他還原路遙的寫作時代,展現路遙的寫作精神,是自己生命中的自覺行為。
1991年,路遙在第三屆茅盾文學獎頒獎大會上曾表示:“對于作家來說,他們的勞動成果不僅要接受當代眼光的評估,還要接受歷史眼光的審視。”厚夫欣慰的是,這個清醒而冷靜的聲音,已穿越了30多載歲月時空,未來它還會長久地回響。(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