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10日,比亞迪宣布全民智駕戰略,發布“天神之眼”A、B、C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技術矩陣,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買菜車也可以有這樣的高端配置,在贏得贊譽的同時,也迎來了一些質疑,到底是不是真的?究竟行不行啊?會不會只是噱頭?
正好比亞迪發布了4月份的智駕成績,總結起來就是10個字:比亞迪智駕全維度領先。領先在哪兒呢?首先,比亞迪4月國內乘用車銷售300210輛,其中213325輛搭載智駕系統,占比達71%,也就是說在國內市場,比亞迪每賣出10臺車,就有7臺搭載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這個數字超過鴻蒙智行、理想、小鵬銷量總和的兩倍。
其次,很多人覺得比亞迪的智駕會不會只是噱頭?到底行不行啊?十幾萬塊錢的智駕車型,能不能和幾十萬的車型相比啊?畢竟一分錢一分貨嘛。實際上,包括智駕、AI這些新技術,最核心的東西是什么?是算法?還是硬件配置?都不是,是數據庫。
你想想,比亞迪是國內銷量最大的汽車品牌,這就是最大的車云數據庫。正好這里又有一份數據,截至4月底,比亞迪全品牌所有搭載天神之眼和乾崑智駕的車型累計銷售超48萬輛,每天智駕數據生成超3000萬公里。這里面說明兩個問題,一是比亞迪的智能駕駛輔助不僅好用,而且用戶愛用,二是每天不斷刷著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車云數據庫,不敢說比亞迪現在的智駕是最好的,但一定是進化和迭代最快的。
要知道,現在國內汽車智駕,已經迭代到一個臨界點,需要數據來爆發,而比亞迪的車云數據庫,以后可能做到比其它車企大兩個數量級,這就是最大的底氣和信心來源。特別是比亞迪在十幾萬的車上配備“天神之眼”智駕,一方面做到了“智駕平權”,另一方面還可以涵蓋更全面、更豐富的駕駛場景、用車習慣。要知道,截至2024年底,咱們全國有機動車駕駛證的數量達到5.42億人,開大幾十萬豪車和十來萬買菜車的人,他們的駕駛習慣、用車環境,甚至路況,并不是完全一樣的,比亞迪全民智駕戰略,為建立更全面的車云數據庫打下了基礎。
除此之外,比亞迪全民智駕的背后,還有最大的技術團隊,12萬名研發人員,包含5000名智駕工程師,以及感知算法、芯片、域控等軟硬件深度全棧自研和產業鏈協同,出來的東西必然不一樣,特別是后勁,肯定更足。最后,目前所有的智駕,都只是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并非真正的智能駕駛,但是相信把駕駛完全交給車自己的那一天,遲早會來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