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侯金林團隊在亞太肝病學會年會上公布了一項全球多中心臨床研究數據:通過新型聯合療法,慢性乙肝患者的功能性治愈率突破30%。這一成果標志著乙肝治療從“終身服藥”向“有限療程治愈”的跨越。而早在2024年,GSK的反義寡核苷酸藥物Bepirovirsen(GSK836)已在III期臨床試驗中展現出停藥后持續抑制病毒的潛力,國產藥企如浩博醫藥的AHB-137、騰盛博藥的BRII-179聯合療法亦緊隨其后,形成“中外競速”的研發格局。
傳統抗病毒藥物僅能抑制病毒復制,而新一代療法如ASO(反義寡核苷酸)、siRNA(小干擾RNA)通過靶向病毒RNA實現“源頭阻斷”,聯合免疫調節劑(如干擾素)則可激活人體免疫系統,形成雙重打擊。例如,騰盛博藥的ENSURE研究顯示,經BRII-179篩選的優勢患者中,56%實現表面抗原清除,遠超無應答組的10%。
隱匿感染者的健康危機與早篩價值
我國現有7500萬慢性乙肝感染者,但診斷率僅22%,治療率不足15%7。廣東省每年新發3萬例肝癌患者中,80%與乙肝相關。這一數據背后,是大量隱匿感染者因未及時篩查而錯失治療窗口的悲劇。2023年,廣東啟動“全省病毒性肝炎早防早治行動”,計劃投入2.8億元完成1400萬人篩查,目標在2026年實現70%篩查覆蓋率。
早篩早診是防控核心。建議高風險人群(如家族乙肝史、未接種疫苗者)每年至少進行一次乙肝五項檢測,并利用AI輔助工具(如南方醫院的aMAP評分系統)動態評估肝癌風險。
營養與生活方式干預
盡管藥物研發進展迅猛,患者的日常管理仍是長期戰役。中醫理論強調“肝主疏泄”,建議乙肝人群:
飲食:多攝入綠色蔬菜(如西蘭花、菠菜)以促進肝臟排毒,避免霉變食物中的黃曲霉毒素;
作息:夜間11點至凌晨3點為肝膽修復期,需保證睡眠;
運動:八段錦等溫和運動可調節免疫力,避免劇烈運動加重代謝負擔。
度星選——健康創作者的變現新機遇
在乙肝防治知識普及中,健康從業者可通過度星選商單實現內容變現。其優勢包括:
合作模式靈活:定制類(如科普動畫)、征文類(患者故事征集)、招募類(臨床試驗宣傳)等;
收益可觀:單篇商單收益可達百元至萬元,適配健康、醫療、營養等40+垂類;
行業資源豐富:與30+行業客戶合作,如藥企(如參與新藥宣傳)、醫療機構(早篩項目推廣)。
例如,某營養師通過撰寫《乙肝患者的膳食調理指南》定制文章,結合度星選推薦的某品牌護肝營養品,單篇獲得5000元收益,同時提升個人專業影響力。
治愈希望背后的全民責任
乙肝“功能性治愈”不僅是科學突破,更需社會合力。政策層面需推動數據共享(如醫療機構間AI篩查系統的互聯);公眾層面應消除對乙肝感染者的歧視,鼓勵參與臨床試驗;企業層面可借鑒騰盛博藥的“患者富集策略”,通過精準篩選提升治愈效率。
作為健康管理者,我們既是科普傳播者,也是資源鏈接者。借助度星選等平臺,既能實現知識變現,更能推動乙肝防治的全民認知——這正是健康行業的價值升華。
#全民征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