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不出市
看病更省心
回想起見到胡叔叔的第一眼,湘潭市中心醫院腫瘤一科醫護人員至今仍難以忘懷——
他全身皮膚紅腫、水泡,大片大片脫落,像被活生生“揭了一層皮”
從眼瞼到口腔,從胸腹到會陰,黏膜糜爛、體溫飆升、全身滲液
從頭到腳,只有手心和腳底是完整的
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TEN),這是一種罕見卻致命的皮膚重癥。
死亡率,高達30%—50%。
但他活下來了!
近日,市中心醫院腫瘤一科成功救治一例因晚期肺鱗癌接受免疫治療后并發TEN的極重癥患者。經多學科緊密協作和持續40余天的精心治療,患者最終轉危為安,康復出院!
起紅疹、水泡、脫皮,皮膚脆如薄紙
胡叔叔,57歲,湘潭人。今年3月被確診為晚期肺鱗癌,并伴有肝、骨、腎上腺多發轉移,確診后便開始含鉑雙藥化療聯合PD-1抑制劑免疫治療。
治療后不到兩周,胡叔叔的皮膚開始出現狀況。
“先是身上起紅疹,我以為是熱的,或者過敏,就沒在意。結果兩天后,皮疹越來越多,開始起水泡,一撓就破,接著就全是皮掉下來......”為進一步治療,胡叔叔入住市中心醫院腫瘤一科,經診斷確診為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TEN)。
面對如此危急的病情,科室多次組織皮膚科、整形瘡瘍燒傷科、臨床藥學科、重癥醫學科、感染內科、營養科、全科醫學科、血液科、護理部等專家進行多學科會診(MDT)及全院大會診,為胡叔叔制定了精準的個體化治療策略。
一次換藥3小時,最多時一天換3次
TEN患者的皮膚脆弱如紙,一碰就碎。胡叔叔全身上下幾乎沒有“完整的皮膚”,每一次換藥都必須在高度無菌、精細操作、耐心極限下完成。與此同時,護理團隊每兩小時為胡叔叔翻身一次,防止長期壓迫加重皮膚損傷。翻身動作要輕柔細致,稍有用力過猛,都會帶來二次傷害。
一次換藥3小時,最多時一天換3次,一場“人皮保衛戰”就這樣硬生生打了40多天。在醫護人員和胡叔叔的共同努力下,他的皮膚狀況逐漸穩定,紅腫水泡開始消退,剝落的皮膚也慢慢修復!
出院當天,胡叔叔精神煥發,家人將一封情意滿滿的感謝信送到腫瘤一科醫護人員手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皮膚病?
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TEN)是一種極其罕見但嚴重的皮膚過敏反應。
這主要是因為某些藥物刺激了身體的免疫系統,本來免疫系統是保護我們的,幫我們打敗病毒和癌細胞,但有時候它“誤會”了,把自己的皮膚當成敵人,開始攻擊,結果皮膚細胞壞死脫落,就變成了TEN。
在胡叔叔的案例里,是他用的免疫治療藥物PD-1抑制劑引發了這種反應。常見的還有一些抗生素、抗癲癇藥和止痛藥等,但總體來說,發生的幾率非常低:據統計,大約每100萬個人中不到7例會發生,在使用PD-1抑制劑的患者中,嚴重皮膚副作用發生率不足0.1%。當然,具體風險還會受到患者個體體質、用藥種類和劑量等因素影響,但總體風險極低。
因此,絕大多數腫瘤患者使用免疫治療是比較安全的。大家無需因極少數風險而拒絕這類有效治療,關鍵是治療期間密切觀察身體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就醫,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
近年來,隨著腫瘤學科不斷發展,湘潭市中心醫院腫瘤一科也在不斷提升綜合診治能力,努力為患者提供更規范、更精準的個體化治療。胡叔叔的案例正是對科室多學科協作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驗。
未來,科室將繼續提升診療水平,讓湘潭乃至周邊地區腫瘤患者能在家門口得到最專業、最安全的治療服務!
歡迎轉發點贊
文字 | 齊 心
編輯 | 陳沁沁
審核 | 彭秋香
預約電話:58214922 危重癥轉診電話:582141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