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晨曦掠過洪澤湖濕地,成群的東方白鸛振翅而起,潔白的羽翼掠過高壓鐵塔上的人工鳥巢——這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面,正是國網江蘇泗洪縣供電公司“護線愛鳥”行動的生動注腳。
多方聯動,構建護鳥護線“生態圈”
近年來,隨著江蘇洪澤湖濕地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每年吸引近百萬只候鳥遷徙越冬,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的棲息數量顯著增加。然而,東方白鸛在高壓鐵塔筑巢的行為,既威脅電網安全,又危及鳥類自身生存。面對東方白鸛棲息地與高壓線路重疊的難題,泗洪縣供電公司聯合泗洪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洪澤湖濕地管委會、屬地鄉鎮及愛鳥人士,成立“鳥線共生”工作小組,建立多方協同機制。地方政府提供政策支持,濕地管委會推動“全電景區”綠色轉型,供電公司發揮技術優勢,愛鳥人士及社會媒體參與宣傳監督,形成“政府主導、企業行動、全民參與”的護鳥護線生態圈。
圖為2025年5月22日,國網泗洪縣供電公司在洪澤湖濕地公園開展主題為“守護藍天精靈,共建和諧自然”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
遠程協作,借力他山之石“促提升”
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每年遷徙過境的候鳥達600多萬只,被譽為“中國東方白鸛之鄉”。2007年,東營供電公司為推動實現東方白鸛保護和輸電線路安全運行共贏,架設人工鳥巢21個,成功招引東方白鸛筑巢繁殖。在創新護鳥舉措方面,東營供電公司有著豐富的經驗。泗洪縣供電公司與山東東營供電公司建立遠程互動機制,借鑒“東方白鸛之鄉”的護鳥經驗,引入人工招引巢等成熟模式,并結合本地實際優化升級,設立鳥類救助驛站,打造“電力+生態”示范項目。通過系列舉措,東方白鸛在泗洪的生存環境顯著改善,數量顯著增加。電網安全水平同步提升,鳥害跳閘事故大幅減少,企業社會責任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泗洪供電的實踐不僅守護了“白色精靈”,更探索出一條生態保護與能源基礎設施協同發展的創新路徑。
科技賦能,打造全民護鳥“新陣地”
東方白鸛的棲息地附近涉及35千伏、110千伏、220千伏、500千伏多條高壓線路以及2座變電站。其排泄物和筑巢的樹枝以及活動時極易引起線路放電,導致線路故障和危及鳥類自身安全。為減少鳥類活動引發的線路跳閘事故,泗洪縣供電公司在高壓鐵塔加裝防鳥擋板、絕緣護套等裝置,效果顯著,鳥害跳閘事件同比下降超70%。同時,泗洪縣供電公司創新搭建“東方白鸛人工鳥巢”,目前已安裝3處,成功吸引東方白鸛棲息,并同步在巢下設立移動救助站,配備急救藥品、食物水源及太陽能照明設備,為受傷鳥類提供“120”式緊急救助。泗洪縣供電公司成立30人的“護線愛鳥”志愿隊,成員以線路巡護人員為主,聯合縣林業部門及社會志愿者開展常態化巡護。此外,泗洪縣供電公司在東方白鸛棲息地設立“愛鳥護鳥驛站”,倡導社會各界人士增強生態保護意識。
下一步,泗洪縣供電公司將持續深化“護線愛鳥”行動,并聯合縣相關單位開展候鳥巡護及社區宣教,以綠色電網為筆,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畫卷。(丁宏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