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硬化癥的診斷已進入“精準影像時代”。2017年McDonald診斷標準將MRI病灶時空分布特征作為核心依據,腦室周圍、近皮質及脊髓病灶的組合可顯著提升診斷效能。動態對比增強MRI能區分活動性病灶與慢性斑塊,其強化程度與血腦屏障破壞程度正相關。
腦脊液分析在鑒別診斷中仍不可替代。除傳統寡克隆帶檢測外,CXCL13蛋白水平升高可預測疾病活動,其敏感度達82%。視覺誘發電位(VEP)P100潛伏期延長在視神經炎患者中具有90%的陽性預測值,但需注意多發性硬化癥患者中15%可能VEP正常。
新型生物標志物正在重塑診斷格局。血液細胞外囊泡(EVs)攜帶的CD31和CD69標志物可在癥狀出現前2-3周預警疾病活動,其檢測成本僅為傳統MRI的1/10。唾液microRNA檢測也展現出早期篩查潛力,miR-150和miR-223組合模型診斷準確率達8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