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年僅36歲的林昭以“反革命罪”被秘密處決。她留在人世間的最后一句話是“歷史將證明我無罪”。而幾十年后,她的話得到了印證。
從人人稱頌的才女到獄中女囚
林昭原名彭令昭,家在蘇州,家里也算得上是詩書傳家。在家人的培養下,林昭成績優異,才華出眾。母親對她是有期望的,在她讀大學那一年,母親要她報考北大。
可林昭卻有自己的志向,她要用筆桿子當武器,將文字化作利箭射入敵人的心臟。林昭選擇進入蘇南新聞學校學習——一所隨軍“遷來”的新聞學校,一個“革命者的搖籃”。
在那里,林昭的文筆是鍛煉得越來越好了,還養出了新聞人該有的風骨。除了在新專的課堂上,最常能遇見林昭的地方就是附近的農村。
她將貧苦大眾的生活問題凝練到筆端,用自己的力量為他們發聲,為他們爭取。新專畢業后,林昭進入報社工作,一如既往地為民眾發聲,“拼命三娘”的工作勁頭讓她獲得了報社上下的一致好評。
沒過幾年,在國家的號召下,林昭重返校園,進入北大新聞系學習。這次她遇到了一個志同道合的知交——張元勛,兩人一起談天說地,日子過得很是快活。但好景不長,“打擊右派運動”蔓延到北大了。
為了在風波中自保,許多北大人選擇了沉默。北大文壇不再有新奇的觀點和分明的善惡觀了。張元勛決定做點什么。他站出來為那些遭受不公平待遇的人說話,可卻因此被打成“右派”,最終被誣陷入獄。
林昭找到“激進派”控告中的疑點,有理有據地為張元勛辯護,“激進派”被辯得一個字都吐不出來。
可這一場勝利卻換不來張元勛的清白,“激進派”反而有了更大的動作——他們將林昭也打成了“右派”。幸好當時的北大領導還有教育者的良心,動用關系保下了她,將她放在檔案室工作。
“歷史將證明我無罪!”
1958年,林昭因身體原因和家里母親的囑咐,離開學校到上海休養。林昭還是沒有放棄新聞人的使命,與幾個好友開辦星火雜志。針對時局亂象,痛心疾首的林昭寫下了兩首詩,刊登到了雜志上。這下,可算點了馬蜂窩,林昭被認為是在傳播錯誤思想,被關進了監獄。
林昭家人在外為她奔走,林昭在監獄內也在爭取她的清白。但一切努力都是白費,沒人愿意相信她的清白。在家人的努力下,林昭獲得了保外就醫的資格。可“激進派”沒準備放過她,發現林昭仍在傳播自己的文章后,他們為她定好了結局。
在他們的精心準備下,林昭1962年再次入獄,這次她被戴上了“叛國罪”“反革命罪”的帽子。林昭托母親送了白床單進來,她咬破手指,鮮紅的幾十萬字擲地有聲。
可在時局的影響下,這一切都是枉然。1968年,林昭被秘密處決。她甚至沒能見家人最后一面,只來得及在最后一刻大聲宣告自己無罪。三聲高呼,響徹天地。
林昭的父親在林昭入獄時就因內疚自己沒能保護好女兒而服毒自盡。而她的母親卻直到有人上門來收子彈費才得知她的死訊,此前一直在為她奔走。打擊之下,林昭母親精神失常,最后凍死在雪地里。
很長的一段時間,林昭的名字根本無人敢提起。直到1980年,在林昭妹妹的努力下,林昭被宣告無罪,紀念她的故事才多了起來。她的聲音似乎穿越過時空,至今仍覺振聾發聵。
參考文獻:
[1]摩羅.圣女林昭復活記——林昭遇難以后被世人逐步了解和闡釋的艱難歷程[J].社會科學論壇,2005(10):119-130+16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