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披露的公募基金一季報中,中歐醫療基金經理葛蘭旗下產品的調倉動向與市場觀點引發關注。截至一季度末,葛蘭管理的3只基金(合并份額計算)總規模維持在400億元級別,其持倉調整透露出對醫藥、科技及醫療消費等領域的深度思考。盡管一季度市場呈現結構性分化,但葛蘭對二季度的投資邏輯已逐漸清晰,尤其在創新藥領域的布局思路與政策研判方面。
在醫藥板塊的布局上,葛蘭展現出對創新藥產業的長期信心。其一季度加倉科倫藥業、百利天恒等企業,同時減持部分頭部藥企,這一調倉動作被市場解讀為對細分領域技術突破與國際化潛力的傾斜。葛蘭在一季報中指出,一方面,國內藥企在多抗、ADC等前沿技術上取得進展,并與跨國藥企達成多項合作協議,國產創新藥的國際競爭力顯著提升;另一方面,國家醫保局探索建立丙類藥品目錄、商業健康險規模擴大等政策,為創新藥提供了增量支付空間。她特別強調,二季度仍舊看好創新藥持續突破、消費醫療復蘇與產業鏈關鍵環節國產替代等方向;在創新藥領域,全球合作持續推進及關鍵臨床數據披露值得期待。
對A股市場二季度的整體判斷,葛蘭同樣緊扣政策與產業趨勢的交互影響。她認為,二季度市場驅動邏輯可能從主題預期轉向基本面驗證與政策催化并重。科技成長領域仍為核心主線,人工智能產業鏈的景氣度或向應用端延伸,商業化落地加速的細分環節有望持續受益;機器人產業進入關鍵政策窗口期,技術突破與供應鏈本土化或催生新的投資機會。消費板塊中,政策刺激與庫存周期共振的領域或呈現修復彈性。此外,高股息板塊在利率下行環境中的配置價值、出口替代邏輯下的海外產能布局企業,都被納入防御性策略的考量范圍。
值得注意的是,葛蘭指出,2025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在政策托底與外部擾動中實現弱平衡,但內生增長動能仍需進一步鞏固。二季度市場核心矛盾或聚焦于外部風險傳導與國內政策對沖的博弈,A股預計延續結構分化格局。她仍舊看好供給創新、渠道下沉、消費升級等方面的投資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