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北京第八十中學學生李浩榕在當天早晨6點39分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成為中國首位從北坡登頂珠峰的青少年。
根據游美營地(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官方微信公眾號文章介紹,李浩榕成為中國登山史上首位從北坡登頂珠峰的未成年男生,是全球第一個從北坡登頂珠峰的中國中學生,同時獲得國家健將級運動員稱號。
北坡的難度從來不是吹出來的,它用大風、冰裂縫和近乎垂直的巖壁,篩選出真正的強者。
17歲登頂珠峰北坡,這不僅僅是體能和技術的勝利,也是心理和意志的絕對碾壓,更是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家庭實力強大的體現。
很多人覺得珠峰就是個高點的山,爬上去無非是喘幾口粗氣的事。
可實際上,光是站在大本營,海拔5200米的地方,普通人連走路都費勁。
更別說往上走,每升高一米,氧氣就稀薄一分。北坡的起點比南坡更高,適應時間更短,身體沒來得及調整,就得面對更嚴酷的環境。
北坡的路,從來不是給普通人準備的。6500米往上,冰裂縫像一張張咧開的嘴,稍不留神就會吞噬一切。
北坳大冰壁接近垂直,幾百米的陡坡,冰爪踩上去都得打滑。天氣說變就變,上午還晴空萬里,下午就能刮起七八級大風,吹得人站都站不穩。
南坡的昆布冰川確實危險,冰塔隨時可能砸下來,但至少路繩修得結實。
北坡的三大臺階,尤其是第二臺階,以前沒梯子的時候,登山者得搭人梯才能翻過去。1975年架了金屬梯,難度降了點,但8700米的高度,氧氣只剩海平面的三分之一,手腳凍得發麻,腦子幾乎停止思考,能堅持爬上去的都是狠人。
登頂的這小伙子才17歲,身體機能再好,也得面對同樣的極限。他之前登過幾座五六千米的山,但珠峰完全是另一個級別。
8201米的卓奧友峰算是熱身,可珠峰最后那幾百米,才是真正的鬼門關。北坡的審核比南坡嚴得多,沒點真本事,連報名資格都沒有。
南坡的商業化程度高,只要肯花錢,夏爾巴人幾乎能把你抬上去。北坡不一樣,西藏這邊管得嚴,沒8000米登頂經驗別想摻和。費用最少50萬,但這錢真不是白花的。向導、裝備、氧氣,哪一樣不到位都可能要命。
有人說北坡難在技術,南坡難在風險。這話有點道理,但不全對。
北坡的大風口,風速能把人吹飛,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溫,裸露的巖石上冰爪都打滑。南坡的希拉里臺階雖然堵車,但至少沒那么冷。北坡的三大臺階,每一步都是玩命。
天氣也是個大問題。北坡受大陸性氣候控制,說變臉就變臉。
南坡好歹有季風規律,窗口期相對好預測。據說今年北坡的風特別大,氧氣含量比往年還低,能登頂的都是天選之子。
小伙子這次的攀登,不是什么旅游觀光,是實打實的生死考驗。
從大本營到頂峰,每一步都在透支生命。高海拔拉練、冰壁訓練、三大臺階模擬,這些準備缺一不可。沖頂那幾天,暴風雪突然來襲,能見度幾乎為零,全憑意志力硬撐。
北坡的死亡率之所以比南坡低,不是因為簡單,而是因為管得嚴。
西藏這邊不允許瞎搞,南坡有些公司為了賺錢,什么人都敢往山上送。堵車、缺氧、體力耗盡,悲劇往往就這么發生。
17歲登頂,聽著光鮮,背后的付出常人難以想象。每天十幾小時的訓練,凍傷、高原反應都是家常便飯。家里人得全力支持,資金、心理準備一樣不能少。這孩子能成功,絕不是靠運氣。
至于有網友說可以加分什么的,有沒有可能,人家或許根本不在一個賽道上,都不需要加分。
山就在那里,但登頂的永遠只是極少數。北坡用最嚴苛的方式告訴我們,極限運動的真諦不是征服自然,而是超越自己。
珠峰從來不會憐憫任何人。它不管你是17歲還是70歲,不夠強就得留下。北坡的殘酷,恰恰是它最公平的地方。能順利登頂回來的人,都是和死神擦肩而過的幸運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