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普通老百姓來說,大家都知道一個人結婚成家的意義,無非就是為了生兒育女,而生兒育女的目的就在于有人養老送終。不過,在現實生活當中可沒有那么多的規律可講,白發人送黑發人的事情屢見不鮮,兒孫滿堂的老人也有可能孤獨終老。
不過,對于一個男人來說,如果自己成家結婚之后,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肯定是會為家庭全部付出的。如果一旦在中年就患病了,導致的結果不是妻離子散,就是給父母帶來了麻煩,不僅不能養老送終,還得老人反過來伺候生病的兒子,這才是最可憐的。
我是“老虎觀社會”,和你一起追蹤社會熱點,感受百姓生活,解讀人間百態。
5月31日,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就有這么一名83歲的老人,竟然17年如一日地照顧自己的腦梗女婿。而且,該名女婿從33歲開始腦梗生活不能自理,到現在已經是50歲的小老頭了。如果不是老人的無償照顧,估計女婿的這個家早就散了。
該名腦梗男子的妻子蘆女士稱,丈夫從2008年突發腦梗之后,由于他是家中的獨生子,而且他的父母都已經去世了,所以才造成了無人照顧的局面。而蘆女士的母親當時才66歲,就負責照顧起了33歲女婿的吃喝拉撒,可謂是女婿的再生親媽了。
一般情況下像這種患有腦梗的男人,即便是自己的親生父母都未必能如此盡心照顧,何況只是一個男女有別的丈母娘。如果不是丈母娘的無私奉獻,真的蘆女士的這個家就沒有了。看在女兒的面子上,老人才照顧起了這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女婿。
我們以前常說的一句照顧病人話就是;“久病床前無孝子。”來證明照顧病人的苦和累,但是如今把身份反過來了,又有幾個親生父母,能照顧一個腦梗兒子17年。何況,對于一個60多歲的老人來說,精力和體力不濟,一下子照顧17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為了防止女性肌肉萎縮,丈母娘每天都要給女性按摩,還推著女婿去做針灸,直到女婿能慢慢挪步了,還需要丈母娘攙扶著慢慢走路。像這種照顧小孩子一樣的工作,竟然能重復17年,丈母娘也從66歲變成了83歲,女婿也從33歲熬成了50歲了。
咱們普通人都說養育之恩是非常偉大的,但是父母養育一個孩子17年,也應該差不多成年了。可對比一下老人照顧女婿17年,真的等于是把女婿從出生照顧到了17歲一樣。都說女婿等于半個兒子,這個岳母可謂是又把女婿從出生到成年撫養了17年啊。
連腦梗男子的妻子蘆女士都說:“83了,我媽60多少就幫我照顧他。其實我媽的那種堅韌勁那個善良勁,我媽真的替扛下了好多好多,真的沒有我媽就沒有我們這個家。”當然,這個前提就是老人的身體棒年齡活得長,耳不聾眼不花,可以照顧腦梗女婿這么多年。
如果家里有一個83歲的老人, 連自己都照顧不了何談照顧生病的女婿?可見,年輕人不要以為自己年輕,就需要照顧老人養老什么的,其實有時候年輕人的身體,還真的不如一個老年人,能不讓老年人伺候年輕人,就算是老人的造化了,看來有的人養兒防老也有可能是養兒子一輩子。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有婆媳矛盾的人,一說起照顧老人就喜歡說,兒媳婦沒有義務照顧公公婆婆,因為自己不是公公婆婆養育大的。那么,換句話來說就是,丈母娘也沒有義務照顧女婿。無論是于人情還是法律,也沒有規定丈母娘必須對生病的女婿擔負起照顧的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規定,父母對自己的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而成年子女又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至于婆媳和丈母娘女婿的關系,肯定是沒有義務的。不過人只管善良就可以了,也別說你撫養對方的父母了,也有可能是父母以后在照顧你。
在現實生活當中,女婿可能會出于道德和家庭和諧等因素,對丈母娘進行照顧和幫助,但這種丈母娘照顧女婿的行為并非法律上的義務,而是基于親情和家庭責任的自愿行為?,所以必須為該名老人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