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經濟非常的差,已經是所有人的共識了吧?當下身邊充斥著下崗、失業、倒閉、官司、35歲中年危機.......這樣的詞語,身邊的朋友們大多都失業了,時常在討論接下來怎么搞錢,我這個年紀的朋友圈全是35歲左右中年人的世界。
網上也充斥著各種教人掙錢的方式方法,在瀏覽了大量關于教人失業后掙外快的文章教程,發現都是一些不靠譜不切實際的臆想,基本不具備可操作性。
口罩之前,“鐵人三項”送外賣、送外地、網約車大部分人都看不上。酒桌上開玩笑說的是,大不了去看滴滴送外賣。
口罩之后,時不時的看到各地官方提醒“鐵人三項”人滿為患的新聞。到現在你會發現已經非常多的女性在送外面送快遞和開網約車了,但凡能有個掙錢且穩定的工作干,女人也不會選擇去跟男人拼體力的。
熟悉我的粉絲都知道,我雖然只是個搞文旅策劃規劃的,但特別喜歡研究國際時政、研究時代背景和經濟發展趨勢。我之前還曾寫過很多閱讀量1000萬+的國際時政分析文章。
大伙要明白,任何的商業行為、經濟發展趨勢都是在時代背景下的具體表現,研究文旅趨勢、鄉村振興發展模式也是一樣,如果沒有系統全面的局勢認知和分析能力,整天閉門造車的策劃這、策劃那;今天講這個成功案例、明天復制那個網紅項目,其實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最后失敗是必然的,網上那些講文旅講商業的“策劃大師”,誰聽信了,誰就是傻子。
我們有句古話: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適時!
“時勢造英雄”這一觀點,強調了外部環境對個人成長和命運的重要影響。在歷史的洪流中,每一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這些背景條件為英雄人物的誕生提供了土壤。
如果說“時勢造英雄”強調的是外部環境的作用,那么“英雄亦適時”則突出了個人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性。英雄人物并非被動地接受命運的安排,而是能夠主動適應時代變化,抓住歷史機遇,實現個人價值。
還有句話叫:寧可順勢而為,不可逆勢而動。
當下的經濟環境,粉絲們口中的創業基本都是在與虎謀皮,也不要以為自己大廠出來、有見識有人脈有資源,隨便開個店子、開個公司就又能回到之前別人口中的李總、王總狀態,那都是想當然,基本一創一個坑、一創一個失敗。經濟好的時候,創業都是九死一生,何況現在?你以為自己會是哪個萬年難得一遇的奇才?
還比方各種加盟生意,可以篤定的告訴各位,當下市場上各種加盟都是坑,什么奶茶、大鍋菜、餐飲、零食等等林林總總的加盟都是坑,沒有例外。
還有擺攤賣各種,基本也是過了能掙錢的時間段,因為這些都是沒什么技術門檻的事,你能做,別人也能做,現在沒事做的人太多了。
那怎么辦?
寫了這么久,該切入正題了。
57年前“知識青年帶農村去”大伙還記得嗎?當時是一個什么樣的時代背景?現在又是一個什么樣的時代背景?
當前我們大家都面臨的核心矛盾是:城市里失業潮和鄉村人才空心化,人才結構性短缺與青年就業路徑單一并存。
說人話就是一邊大量年輕人困于外賣、快遞、網約車“鐵人三項”的體力型職業內卷;另一邊是鄉村因人才流失陷入“空心化”困境。
那么問題就來了,怎么去解決這個擺在眼前的矛盾?
當然,這不光我們知道,上面也都知道,一直也在尋求各種破解之法,任何事物發展見成效需要時間的。只是很多粉絲朋友們不知道,當大部分人都知道了,藍海也就變成了紅海。所以,機會永遠只會留給少數抓得住機會的人。
首先是國家政策支持,未來可期。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精準扶貧、再到鄉村振興,這些年城市對于鄉村的反哺大家都看在眼里的。
現在廣東、浙江、貴州、湖南等等省份都在試點“鄉村CEO”、“鄉村運營師”、“鄉村經理人”等等專業化崗位開始在全國涌現。
像浙江,“鄉村CEO”2025年都培訓三屆了,由最初的100人,到現在的1000人;湖南從長沙望城區試點第一批20余人,到今年整個長沙市招考100余人;重慶53個村同步招聘運營人才.......
這一能人帶村模式對于鄉村振興證明可行!全國現在已經復制開來,接下來幾年,需求只會越來越多。
我自己的學生、我的親戚朋友問找工作,都支持他們多留意這一塊,平日里多學習這一塊的知識。
很多人會說,自己沒從事過鄉村相關工作,怎么能去應聘這樣的工作呢?
其實鄉村振興大背景下,很多新興職業冒出來,鄉村對人才的需求已超越傳統農業范疇,向融合技術、文化、商業的復合型角色拓展。
從各地招募計劃可以看得出來,需要的是產業運營型人才、文化類人才、技術型人才。像項目策劃、文化創意、演藝表演、電商直播、數據化管理、數據編程、農業技術、科技技術等等相關專業人才,都在現在的招考專業范圍內。往后隨著項目的推進,需要各行各業的人才只會更多。
這一塊的待遇都還比較高,值得年輕人為鄉村振興去奮斗。像貴州榕江招聘“鄉村CEO”,薪酬基礎6萬/年+績效4萬/年起;浙江“鄉村CEO”年薪20萬/年;江蘇鄉村運營研修班的“高級運營師”,由村集體企業簽約制30萬/年;湖南長沙招考“鄉村CEO”是財政補助月薪1.5萬.....
走官方招考渠道算是其中一個門路,需要大家關注需求,明確技能賽道,有的鄉村需要文旅策劃、有的村需要電商直播、還有非遺村、演藝村等等,對于運營者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政府每年有很多的免費培訓,像浙江的“鄉村CEO培訓年”、重慶的“鄉村CEO培育計劃”、青海農牧民技能大賽等等,大家要多關注相關的信息,快速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有人說這么麻煩,拜托,為了出社會找份工作,都還要讀幾十年的書好嘛。
對于不走官方招考渠道也想參與到鄉村振興中來的人,可以輕資產創業試水,從細分領域切入。比如有個前段時間網上火的一個叫張潤虎以1萬元創業,做了一個冰上汽車,帶游客玩。大年初一,一天營業額1萬元。還有養寵物鴨、種多肉植物等等方式。大部分人其實可以以這種方式切入,降低試錯成本,逐步拓展至整村運營。
寫在最后,在經濟下行的今天,鄉村振興的核心動能,在于將人才機遇從“政策紅利”轉化為可持續的職業選擇。當鄉村CEO、運營師不再是個別案例,而成為年輕人主動選擇的“新身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