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房里跑出個 “小仙女”,醫生護士全被圈粉
前段時間刷到個視頻差點被萌化 —— 深圳一家醫院產房里,護士剛給女寶擦完胎脂就忍不住咋舌:“哎呀這孩子長得也太俊了!”
圍過來的醫生一看全樂了:這娃哪像剛生出來的,皮膚白得像剝了殼的荔枝,一點褶子都沒有。
最絕的是那雙眼睛,黑葡萄似的滴溜溜轉,眼睫毛根根分明,小鼻子小嘴巴長得跟畫似的,連頭發都黑得發亮,跟戴了頂小假發似的。
寶媽說當時把寶寶放懷里,小家伙不哭不鬧,就睜著大眼睛瞅天花板,那小樣兒好像在琢磨 “這地方是哪兒啊”。
更逗的是她睡覺的時候,嘴角總掛著點小弧度,像偷著樂似的,護士來查房都得湊過去看兩眼:“嘖嘖,這長相以后不當明星都虧了!”
照片發網上直接炸了鍋。有寶媽留言說 “我家娃生出來跟小猴子似的,這寶寶怕不是在娘胎里偷偷護膚了”,還有人開玩笑 “建議查一下父母基因,這顏值犯規了”。
評論區最扎心的是位爸爸:“我閨女出生時我還嫌丑,現在越看越順眼,原來不是娃丑,是人家起點太高??!”
為啥這寶寶能美成 “天花板”?背后藏著 3 個科學門道
說實話,新生兒里長得好看的不多見。
多數寶寶剛出來要么皺巴巴,要么黃疸臉,像這樣 “零瑕疵” 的確實少見。
但醫生說,這娃能美成這樣,其實暗含了 3 個 “老天爺賞飯吃” 的硬件條件:
1.皮膚白是真?贏在起跑線
一般新生兒皮膚紅撲撲的,是因為血管貼近表皮。但這寶寶皮膚透亮,說明角質層發育好,黑色素沉積少。
兒科醫生說,孕期媽媽如果吃富含維生素 C 的水果(像柑橘、獼猴桃),胎兒皮膚會更細膩。
不過也別焦慮,很多寶寶出生后黃疸退了、胎脂掉了,皮膚也會慢慢變白,我同事家娃出生像個小黑炭,現在兩歲白得發光。
2. 眼睛大≠一定好看,“神態” 才是關鍵
仔細看這寶寶的視頻,她眼神特別 “定”,不像一般新生兒眼神渙散。
眼科醫生朋友說,這說明她視神經發育得好,對光線和物體的追蹤能力強。
而且她黑眼珠占比大,眼白干凈,看起來就特別有神。就像咱看明星照片,有時候眼睛不大但眼神靈,反而更抓人。
3. 頭發濃密是 “營養成績單”
這娃頭發又黑又密,寶媽孕期肯定沒少補蛋白質。胎兒頭發從孕中期開始生長,蛋白質、葉酸、鐵元素夠不夠,直接寫在頭發上。
我表妹孕期狂喝豆漿吃核桃,她家娃出生頭發跟小刷子似的,跟這寶寶有點像。
老人說的 “有福相” 寶寶長啥樣?這 3 個特征其實有科學依據
評論區好多人說這寶寶 “一臉福相”,其實老人常說的 “天庭飽滿”“大耳朵有福氣”,還真不全是迷信。
我查了資料發現,這些特征背后藏著智商和健康的密碼:
額頭寬:大腦的 “豪華別墅”
老人說 “天庭飽滿吃官飯”,其實額頭對應大腦前額葉,這地方就像電腦的 CPU,管著記憶、分析和決策。
美國一項研究跟蹤了 200 個孩子,發現前額葉發育好的娃,上學后數學和語言成績普遍更好。
這寶寶額頭飽滿,說明孕期大腦發育沒受影響,先天底子好。
耳朵大:天生的 “信息接收器”
俄羅斯科學家做過實驗:讓兩組孩子參加創造力測試,發現耳朵大的孩子得分更高。
因為耳朵大的人聽力更敏銳,能捕捉到更多細節。
就像《大耳朵圖圖》里的圖圖,耳朵大反應快,愛琢磨事兒。
而且中醫說 “腎開竅于耳”,耳廓厚實的孩子腎氣足,小時候少生病。
骨架大:藏著運動天賦的 “潛力股”
老家有句俗話 “天生人高,入座當將軍”,說的是骨架大的孩子看著壯實。
其實骨架大意味著骨髓多,造血能力強,運動時爆發力好。
我鄰居家兒子從小骨架大,幼兒園時跑步就比同齡人快,現在小學是校田徑隊的,醫生說這類孩子大腦供氧更充足,上課專注力也好。
看完這寶寶的故事,我特別想跟新手爸媽說:別盯著娃出生時的顏值焦慮。
我家娃出生時皺巴巴像小老頭,三歲時一笑倆酒窩,小區奶奶見了都夸 “長開了”。
每個孩子都是慢慢 “長” 出好看的樣子,就像春天的花,有的早開有的晚開,但都會綻放。
最重要的是,比起顏值,孩子看世界的眼神、探索時的好奇心,才是真正該被珍視的 “福氣”。
就像這走紅的寶寶,就算以后長相普通,憑著這雙 “會說話” 的眼睛,也一定能在生活里發現很多美好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