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時內俄連遭打擊,普京“整夜未眠”?
在5月31日至6月1日短短48小時內,俄羅斯靠近烏克蘭邊境的后方區域以及深入腹地的戰略空軍基地連續遭遇重大襲擊,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裝備損失。
先是當地時間5月31日晚,俄羅斯靠近烏邊境的兩個地區先后發生兩起橋梁坍塌以及火車出軌事件,造成7人死亡和70余人受傷
俄方把此事定義為恐怖襲擊,認為是烏克蘭所為。
克里姆林宮表示,事故發生的當晚,普京“整夜”都在聽取來自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有關報告。
火車事故的第二天,烏克蘭發動了代號為“蛛網”的大規模無人機突襲行動,117架無人機同時出動,對俄多個州的軍用機場實施打擊,
根據烏方的戰報顯示,俄羅斯至少有40架飛機受損,其中包括圖-95和圖-22M3戰略轟炸機,以及寶貴的A-50預警機。
烏克蘭還說“蛛網”行動前后耗時18個月的策劃和準備,這是開戰以來烏克蘭對俄羅斯境內目標發動的規模最大、縱深最遠、戰果最顯著的一次無人機集群攻擊,直接打擊了俄軍戰略打擊能力的核心資產。
烏克蘭特工秘密將一百多架無人機拆解運入俄羅斯境內,深入俄羅斯腹地后重新組裝,藏在卡車里并在同一時間發動攻擊。
這些單價只有數百美元的無人機直接造成俄羅斯的損失超過20億美元。
烏克蘭這一次行動戰略意圖是多層次。
首先削弱俄軍遠程打擊能力,圖-95和圖-22M3是俄軍對烏克蘭縱深目標進行持續導彈轟炸的主力。摧毀或重創這些飛機,能直接減輕前線壓力和對后方的威脅,破壞俄軍的戰略轟炸節奏。
其次打擊俄軍戰略威懾核心: 圖-95是俄羅斯“三位一體”核力量中空基核打擊的重要組成部分。損失大量戰略轟炸機削弱了俄軍的核威懾光環,具有強烈的政治和軍事象征意義。
第三癱瘓俄軍關鍵指揮節點:A-50U預警機是俄空天軍的“戰力倍增器”,負責空情預警、指揮協調和電子戰。摧毀此類高價值、低數量的特種飛機,能顯著降低俄軍在戰區上空的態勢感知和指揮控制能力
烏克蘭此舉還打擊了俄軍士氣,為俄烏談判爭取更多籌碼,證明烏克蘭有能力將戰火引向俄羅斯腹地,打破俄方關于“戰爭僅限于烏克蘭境內”或“后方安全”的敘事,向俄羅斯民眾和精英傳遞戰爭的真實代價。
而烏克蘭這兩次成功的襲擊,尤其是“蛛網”行動的深度滲透,清晰地揭示了俄羅斯在多個層面存在的嚴重問題:
首先俄羅斯縱深防空體系有重大漏洞,俄軍現有的大型防空雷達對低空、慢速、小型的無人機目標探測能力存在固有短板。無人機集群利用地形掩護、低空飛行,成功規避了主要雷達網的探測。
俄羅斯未能有效構建起從邊境到戰略要地的、由不同射程防空系統組成的嚴密、重疊的攔截網。襲擊無人機成功穿越了數百甚至數千公里,說明防御體系存在巨大缺口或反應遲緩
其次俄情報部門恐怕要有一大批人為此背鍋。烏克蘭策劃時間長達一年半,俄羅斯卻一無所知烏方能將117架無人機滲透或運輸至距離前線數千公里的目標附近,甚至到達遠東,必然涉及到在俄羅斯境內的物流、隱蔽或組裝環節。
這暴露了俄國內反間諜和安全部門的嚴重失職,未能有效監控和阻斷敵方的滲透網絡。
48小時內俄羅斯后方遭遇的連環打擊,特別是“蛛網”行動對戰略空軍基地的成功突襲,是一次具有轉折點意義的軍事行動。
它不僅僅是戰術上的勝利,更是對俄羅斯軍事體系深層問題的一次集中暴露。這也難怪普京會整夜未眠。
說實話戰打到今天,俄羅斯還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實在是拉胯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