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短跑運動員李玉婷身高1.72米,是多年來難得一見的身高超過1.7米的短跑運動員,但是她在短跑項目上取得的成績和她的身高不相符,剛剛結束的亞洲田徑錦標賽拿到了200米第三名,成績是23秒27,始終沒有能突破23秒。大概率就是因為訓練的側重點沒有抓住核心的點,成績一直沒有大的突破。假設交給我來帶她訓練,突破22秒5是肯定沒有問題的。
腿長跑200米是有優勢的,后半程的能力對步幅是要求很高的。李玉婷出生于2002年,已經23歲,可以上大力量練習了。她的百米成績只有11秒44,就是絕對的力量上不去。絕對的力量其實就是爆發力,而爆發力就相當于立定跳的能力。立定跳跳越遠,就對爆發力要求更高。這就需要通過深蹲的重量來完成絕對力量的提升,按照體重2.5倍的重量來訓練,達到了就是世界級別的水平。李玉婷的腿部力量還是不夠的,需要從深蹲的重量上去提升,提高腳裸的爆發力。
第二是提升上肢力量。既然是短跑運動員,就要把上肢力量放在重要的位置,不要說自己長得漂亮,要太多的肌肉不好看。荷蘭的短跑運動員希佩爾斯身高在1.75米左右,她的百米成績在10秒8左右,200米的成績是21秒8左右,世界前三的水平。看看她的肱二頭肌,腿部的肌肉,明顯是有非常強的力量的。白種人和黃種人本質上運動能力相差不大,差別的是訓練水平上。李玉婷除了以上兩個力量的提升,還要提高腰腹力量,現在這個階段的訓練安排要更加有針對性,比如一周訓練6天,3天是跑的練習,每天跑的訓練結束后,再加上仰臥起坐的訓練,每天不少于500個。其他3天的時間就要訓練上肢力量和腿部爆發力,仰臥起坐的次數不少于3000個每天。
蘇炳添的身體條件很一般,為什么可以跑出9秒83的亞洲紀錄,十幾次跑進10秒以內,看看他的肌肉發達程度就知道了,非常重視力量的訓練。他也是所有中國短跑運動員學習的楷模,不要光從跑量去訓練,重視力量訓練,才能解決本質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