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改變命運”“我要當老板”“我要賺夠4680萬,讓爹娘不再彎腰種地!”26年前,山東蘭陵縣后鑾墩村的麥垛上,10歲的劉永剛對著星空許下誓言。如今,他創立的沂蒙山玻璃集團不僅圓了兒時夢想,更讓中國制造的高端工業用玻璃閃耀全球。這個曾睡過公園躺椅的農家子弟,用一片玻璃映照出新時代創業者的精神圖騰——既要有泥土里的堅韌,更要有仰望星空的膽魄。1989年沂蒙山區的蘭陵縣,一個看似平凡的農民家庭孕育了一位不平凡的創業者劉永剛。他的成長歷程,宛如一部生動詮釋草根逆襲的教科書,從負債累累的困頓之境到榮膺“玻璃大王”的美譽,沂蒙山玻璃創始人劉永剛的每一步都充滿了荊棘與鮮花,機遇與挑戰并存。今天,帶著好奇和啟迪走近沂蒙山玻璃,去感知它如何從一片荒蕪中起步,憑借堅韌不拔的努力,逐步成長為引領行業的佼佼者?如何從零到無限破譯其不平凡的成長基因?
(右一:1999年劉永剛和他的小伙伴)
草根的逆襲顛覆了樸實創業者的成長基因
成長在一個毫無顯赫家庭背景、毫無任何資源支撐、祖輩都是農民家庭的劉永剛。2007年服役于消防隊,2009年退役后,他歷經保安、外賣員、地攤小販等多重職業,嘗盡了社會底層的辛酸與不易。然而,正是這些看似卑微的職業經歷,鑄就了他超乎常人的堅韌毅力、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力,以及敢于挑戰傳統的顛覆性思維。
在玻璃加工行業初露鋒芒時,劉永剛并未滿足于現狀,而是選擇切入高難度的車船玻璃制造領域,直面技術壁壘與資金短缺的雙重考驗。當同行們紛紛追逐家用機動車玻璃的短期紅利時,他力排眾議,毅然押注“海陸空高端工業玻璃”賽道,以技術創新為突破口,不斷突破行業天花板。這種“長期主義”的戰略選擇,不僅讓他在多次瀕臨破產負債的困境中絕地翻身,更重新定義了“成功”的價值內核,展現了沂蒙山玻璃的非凡成長基因。
5歲徒步20里走親戚,12歲翻山賣冰棍——別人賺2毛他偏賺1毛,剩下的錢換成糖果分給小伙伴?!按蠡飪阂黄鹛?生意才能長久。”這份刻在骨子里的“共享哲學”,后來化作企業經營的“三不原則”不挖客戶、不搶訂單、不建雙渠道。正如他常說的“種好自家田,不盯鄰家苗?!?/p>
2009年他辭去當時一個月可以拿到3000元“高”工資的工作,開始經商,從賣水果,販賣蔬菜趕大集起步,由于社會經驗不足、人也實在都以失敗告終;2010年他經朋友介紹做光伏行業,從村里到鄉鎮,再到縣城,吃住在車庫,依然也未能成功;2012年寒冬,23歲的劉永剛揣著借來的400元錢,冒雨開著農用三輪車闖進臨沂城。車庫當廠房,辦公桌兼作飯桌,泡面湯里能照見創業的艱辛,最難時兜里僅存一塊五毛錢,結局是再次的失敗;于是,懷揣著成功的夢想南下江南打工,輾轉多家公司,睡過公園的躺椅,后來在同學的幫助下到了在蘇州的日本佳能公司“打螺絲”......“最窮時連三輪車油錢都要借,但想起爹娘在地里彎腰的樣子,我咬碎牙也得挺住?!眻詮姷膭⒂绖偙藭r淚如雨下,訴說著創業的艱辛。
(居中:劉永剛和美國客商代表)
從負債300萬到市值2.6億“從零到無限”的破局之路
2014年?命運在此刻發生轉折,他開始布局玻璃行業的“沂蒙突圍”。彼時的劉永剛因為一次意外,患上了腰間盤突出趴在床上創業,想想上有老下有小,自己成為一個廢人,深夜里的他偷偷掉眼淚。因幫網友找一塊電動車玻璃配件,意外發現細分市場的藍海。他獨創“聚零化整”模式,將分散的三輪車玻璃需求集中采購,代理商遍布全國,兩年實現“十片玻璃九永剛”的行業神話。
孤勇者執火探路,在無人區烙下第一個腳印,第一片玻璃背后的存亡博弈,2016年注冊“永剛玻璃”品牌。山東臨沂一間簡陋到僅有7平方的倉庫里,劉永剛用凍裂的手掌擦拭著第一塊三輪車擋風玻璃。那時的玻璃行業亂象叢生,價格戰慘烈,質量參差不齊。他每天都要自己包裝,自己發貨,工作18個小時以上,往往都是凌晨2點才入睡。生病打吊瓶,索性就拿回倉庫掛在門框上繼續工作,過度的透支,脖子變“歪”了。市場里他又多了一張名片“買玻璃找歪脖”。但沂蒙山玻璃憑借著對品質嚴苛的把控,樹立起“品質好玻璃,可靠沂蒙山”的品牌影響力,為行業樹立了榜樣,被業界譽為“擋風玻璃大哥大”,一時風頭無兩。
2017年,當同行還在為國內市場份額爭得頭破血流時,劉永剛做了一件“傻事”,把最后僅有的流動資金砸向海外市場?!皣鴥仁谴媪繌P殺,海外是增量藍海。”他在高溫下跑遍每個汽配城,曬脫三層皮換來了第一張中東訂單。
當競爭對手還在用劣質玻璃搶占市場時,此時的永剛玻璃以“零氣泡、零瑕疵、包破損”的軍工標準橫掃全國。巔峰時期,每10輛三輪車就有9輛裝著“永剛牌”,硬是在紅海中撕出一片藍海。創業初期,他面臨著資金匱乏、技術不足的雙重困境。然而,他并未放棄,而是東拼西湊籌集資金,全身心投入到小半徑鋼化玻璃的研發中。這是一次關乎生死的賭注,他憑借突破傳統塑性極限的創新工藝,成功拿下首個美國訂單,實現了從0到1的歷史性突破,為沂蒙山玻璃的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
真正的風暴在2019年降臨,低端市場飽和,價格腰斬,生存是沂蒙山玻璃的關鍵,如何在至暗時刻絕地反彈?技術突圍,正面硬剛國際巨頭。進軍汽車玻璃領域時,部分國外供應商傲慢地斷言:“中國制造只配做車窗,不配做前擋?!眲⒂绖値е鴪F隊吃住在實驗室,用187次失敗換來第188次突破——全球首創的“熱彎冷強化”技術,讓高鐵風擋成本直降40%。當國際品牌聯合壓價時,沂蒙山玻璃卻以“軍工品質+民用價格”殺出血路。一韓國企業高管參觀生產線后驚嘆:“You make art out of glass, but sell it for the price of cabbage!(你們把玻璃做成了藝術品,卻賣著白菜價!)”
品牌戰略,攻守兼備。2020年在商標戰硝煙中,“沂蒙山”完成車輛和玻璃全類注冊。行業這才看懂他的棋局——用“永剛”守住企業基本盤,以“沂蒙山”劍指高端。當競爭對手還在模仿產品時,劉永剛和他的沂蒙山玻璃已構建起“研發-生產-服務”生態鏈,讓后來者永遠差一個身位。在國際玻璃貿易進程中,他當著日德商貿洽談代表的面,用鐵錘猛擊自家玻璃:“碎一塊,我賠十條生產線!”現場雷鳴般的掌聲中,中國特種玻璃第一次登上國際舞臺中央。
2021年,對劉永剛而言是前所未有的“煉獄之年”。遭遇外貿欺詐、開廠失敗等一連串打擊讓他負債累累,近300萬的債務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同時,婚姻破裂、焦慮纏身,他的人生似乎跌入了谷底。然而,正是沂蒙人“吃苦耐勞、永不言敗”的精神基因支撐著他走出困境。他白天奔波于客戶之間,夜間則埋頭研讀技術資料。轉機終于出現在2022年,新型鋼化玻璃的成功研發,讓他成功撬動了中東的巨額訂單,營收同比暴漲,實現了絕地反彈。
全球化戰略與生態重構,展現出“沂蒙山”品牌透明的擔當。在成功度過生存期后,劉永剛開始著手構建沂蒙山玻璃的全球化戰略。他提出了“一體兩翼、雙鏈循環”的戰略框架,聚焦技術、綠色、產業鏈與市場四大核心要素,細化到智能生產線、零碳工廠等實體支撐。同時,他提前三年布局數智化全球供應鏈,鏈接了600家外貿企業,將傳統制造升級為“玻璃產品+咨詢解決方案”的生態體系,滿足國際市場的不同需求,實現沂蒙山玻璃的跨越式發展。如今,從青藏高原的邊防哨所到非洲難民營的摩托車,都能找到刻著“沂蒙山”的玻璃。劉永剛把企業11%的利潤設為“光明基金”,累計讓3000多名山區孩子坐進了窗明幾凈的教室。
有人問這位“玻璃大王”成功的秘訣,他指著車間標語笑而不答。那上面寫著“我們制造的不僅是‘一片有溫度的玻璃’,更是照見未來的窗口?!薄笆袌鰰蕴型稒C者,但永遠會給實干家留一扇窗。”
如今的沂蒙山玻璃完全可以定制出符合國家級玻璃制造標準的產能,其“零瑕疵”品控體系被業界譽為“玻璃界ISO”。劉永剛更是將沂蒙精神注入商業實踐之中,疫情期間捐贈百萬物資支援抗疫斗爭,設立“沂蒙山助學基金”助力教育事業發展,形成了“公益+盈利+納稅”的良性循環。
2025年,沂蒙山玻璃集團市值突破2.6億元大關,產品覆蓋全球52個國家,成為了行業規則的制定者和社會價值的引領者。
(沂蒙山玻璃品牌IP:“蒙蒙”和“山山”)
人性的善注解沂蒙山玻璃商業邏輯與新時代的共振
在負債300萬的艱難時刻,劉永剛獨自承擔起家庭債務的重擔。他住進工廠板房三年之久,用“每天多活一小時”的心理暗示對抗焦慮情緒。值得一提的是,企業IP“蒙蒙羊”寓意著沂蒙精神的純樸與善良;“山山牛”象征著牛氣向上,樸實勤懇、吃苦耐勞。
在資源整合方面,劉永剛創造了“技術換市場”的創新模式,以免費工藝咨詢換取客戶訂單,構建了黏性生態圈。在關鍵決策上,他斥巨資引進AI光譜質檢系統,將產品不良率降至極低水平,從而奠定了沂蒙山玻璃在高端市場的話語權。
劉永剛和他創造的沂蒙山玻璃緊跟新時代步伐,乘“一帶一路”東風在沙特設立海外倉,借RCEP協議降低關稅成本。同時,他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研發高端工業玻璃的綠色生態,降低生產線能耗,展現了沂蒙山玻璃在環保領域的責任與擔當。
從負債者到“玻璃大王”,劉永剛以及當下沂蒙山玻璃的蛻變歷程無疑印證了其商業信條,那就是“追光者終成光”。他以“質量為本、精益求精”的企業精神重塑了行業標準;用“合作、創新、共融”的價值觀凝聚了全體員工的力量;更是以“居善地”的躬身姿態書寫著新時代沂蒙精神的產業注腳。
這片從革命老區升起的玻璃之光正照亮著中國制造的全球化之路。沂蒙山玻璃“變形記”般的成長故事不僅是草根逆襲的傳奇、顛覆性成長的典范,更是人性、商業與新時代共振的生動寫照。沂蒙山玻璃的蝶變經歷告訴我們:只要心中有光、勇往直前追光者終將成為光!(供稿:李鵬 薛會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