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汪子軼
通訊員 朱銳 石瑩
“市場監管部門作為市場體系建設、市場制度制定、市場秩序維護的重要參與者,在服務支點建設中使命重要、大有可為。”5月22日,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王世榮表示,要統籌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發展和安全,用好服務“工具箱”、打好監管“組合拳”,重點實施消費環境優化、質量基礎設施強基提能、公平競爭綜合治理等“七大行動”,打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切實挺起支點建設的市場監管力量支撐。
打造放心安心的高水平消費環境
問:市場監管部門肩負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凈化消費環境的重要職責,請問省市場監管局,優環境促消費應從哪些方面發力?
答:省委書記王忠林強調,“消費要激發潛能、擴容增效”,“讓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打造放心安心的高水平消費環境對實施能級跨越戰略、全方位擴大內需至關重要。我們要樹立“保護消費者權益就是保護市場活力”的工作理念,大力實施優化消費環境行動,實現擴內需與惠民生互促共進,以優環境促消費壯大經濟實力硬核支撐。
加力消費示范引領提檔。加強消費品質量、標準和品牌建設,培育壯大“湖北精品”,開展“荊楚放心禮”“荊楚放心游”等系列活動,激活湖北好物好玩好游的“種草經濟”。深入開展放心消費承諾活動,大力發展一批放心消費商店、網店、直播間、餐飲店、工廠等基礎單元及放心消費市場、商圈、景區等集聚區,打造“安全放心、質量放心、價格放心、服務放心、維權放心”的放心消費主體標桿,促進我省消費環境提檔升級。
加力消費糾紛化解提效。大力推廣線下無理由退貨,推進本地購物異地退、線下購物線上退、先行賠付極速退,到2027年發展線下無理由退換貨承諾單位5萬家。推廣“一鍵和解”新模式,改善消費者維權體驗。大力加快消費維權服務站布點擴面,特別是在投訴集中的商場、市場、街區、景區“應設盡設”,打造消費維權一站式服務,方便消費者第一時間就近維權。
加力消費環境共治提能。落實經營者主體責任,積極推動行業自律,引導經營者建立消費者權益保護合規體系,落實消費環節經營者先行賠付制度。加強消委組織建設,開展消費提示警示、消費調查、消費評議,健全公益訴訟機制。強化社會監督引導,充分發揮媒體監督和消費者參與作用。加強消費領域監管執法,強化食品、藥品、工業產品和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和缺陷產品召回監管,開展“守護消費”執法鐵拳行動,整治網購快遞、電信、旅游等行業領域“霸王條款”。
完善高適配更先進的質量基礎設施體系
問:省市場監管局怎樣發揮職能、資源優勢,為提升支點的產業競爭力提供質量基礎設施“關鍵支撐”?
答: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是質量管理的“體檢證”、市場經濟的“信用證”、國際貿易的“通行證”。我們將大力實施質量基礎設施強基提能行動,全生命周期服務我省“51020”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全面升級。力爭到2030年,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準3500項,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100項、國家標準5000項,建成國家級質檢中心36個,實現省級重點產業質量技術服務平臺全覆蓋。
一是完善現代先進的計量體系。瞄準先進制造業高端化,加快優質計量供給,以“測得準”保障“造得精”。推進國家航空動力裝置維修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國家集成電路處理器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等一批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推動北斗、輻射防護裝備等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提質增效。聚焦重點碳排放行業碳計量體系建設,籌建省鋼鐵行業碳計量中心,試點開展水泥、電力行業數字化碳計量審查,促進培育環境友好的綠色生產方式。
二是構建協同領先的標準集群。聯合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成立“標準創新聯合體”,設立智能網聯汽車、磷石膏綜合應用等“揭榜類”標準化試點,推動光電子信息等領域“湖北標準”上升為國家標準、國際標準。
三是提升專業高效的檢驗檢測能力。圍繞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等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實施省級質檢中心籌建“揭榜掛帥”,讓高精尖產品在家門口“體檢”。加快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建設,培育壯大中小檢驗檢測機構,打造中部領先、輻射全國的認證檢驗檢測技術服務高地。
優化要素高效配置的市場公平競爭生態
問:整體提升支點的開放輻射力,必須以維護公平競爭為核心,加快推進以要素配置為重點的高質量市場化改革。在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方面,省市場監管局將采取哪些具體舉措?
答: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是推動資源要素匯集,促進經濟循環暢通,助力發揮九州通衢樞紐功能的有力抓手。我們將大力實施公平競爭綜合治理行動,著力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確保各類經營主體平等參與市場競爭。
用好“一張網”。我們在全國率先建成公平競爭審查“全省一張網”,實現全天候在線監測全省政策措施起草單位4043個,運用DeepSeek實現智能輔助審查,違規線索發現率提高到7.6%,會審時間壓縮50%。要進一步壓緊壓實審查責任,健全會審、評估、抽查、舉報、通報等制度機制,推廣“智慧審查+全面督導”,持續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存量政策,加大招商引資、招投標、政府采購等問題高發領域審查力度,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剛性約束。
落實“一個指引”。推動落實《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深化“個轉企”、企業遷移等“一件事”改革,開展市場準入壁壘清理整治和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等專項行動,依法查處和規制平臺經濟、自然壟斷、技術創新等領域典型壟斷和不正當競爭問題,打通市場準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約經濟循環的卡點堵點。
強化“一項整治”。“內卷式”惡性競爭破壞競爭秩序、扭曲市場機制,成為企業創新發展的阻礙,要綜合施策,堅決整治。強化對企業間過度低價競爭的合規引導和監管規范,大力糾治以資本、技術、規模等優勢地位擠壓中小經營者生存空間的問題。引導平臺企業優化規則、合理收費,糾正“流量至上”“低價為王”等侵犯平臺內經營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加強能源、醫藥、教育、旅游等重點領域價格監管,嚴厲打擊侵權假冒、虛假宣傳、低價傾銷等市場亂象,曝光一批典型案例,營造公平公正、有序有效的良好競爭生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